whatsapp好友不回复
互联网时代,各种即时通信工具掀起了网络交友之风,而一些所谓私密交友的“新玩法”更放大了网络交友背后的风险。
“网上一个你,网上一个我whatsapp好友不回复,网上我们没有过一句承诺。点击你的名字,发送我的快乐,接收吧接收吧爱的花朵。”几年前,一首《网络情缘》红透互联网,将网络交友形象地展现出来。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即时通信工具受到越来越多网友的喜爱,网络交友甚至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即时通信服务用户已突破8亿。而随着匿名交友软件的兴起,网络交友背后的混乱与风险也正在显现。
去年8月,26岁的陈先生在网上结识了一位名叫乔某某的女子,乔某某自称在合肥从事服装生意。两人在网上聊得颇为投缘,很快便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依乔某某安排,初次见面在一家咖啡店里,让陈先生始料不及的是,两人喝的两瓶红酒,每瓶报价1600元,两杯茶和一盘坚果要价500元,陈先生拒付钱,却遭到了数名男子的殴打。
民警介绍说,陈先生是遇到了被称为“酒托”的网络诈骗。“酒托”“饭托”一般女性居多,在聊天软件上上传比较漂亮的照片引诱网友与其联系,进而“钓鱼上钩”。在取得联系以后,一般的“托”都会非常主动地约网友见面,见面地点就指定在一些咖啡馆、酒吧、饭馆等场所,等待网友“上钩”。网友如果赴约,就会发现一般的饮料酒水或者食品价格极其昂贵,动辄在几千元以上。
网络交友中,骗子的伎俩远不止这些。有些“温和”一点的骗子还会先描述一个悲惨的故事,或者讲述一段让人同情的经历,进而表明自己当时的经济处境非常困难,急需帮助渡过难关。如果正好对方表现出好感或者同情,就有可能跌入诈骗的陷阱。除了诈骗,网络交友还存在被盗窃、抢劫的危险。北京市公安局通报说,2014年9月,独自在京打拼的李女士在网上认识了“他”,那个人每天都会发来问候短信,被感动的李女士约“他”来家中见面,结果手表、手机和银行卡被抢。一个月后,朝阳分局破获该案,嫌疑人供述他用这种方式已抢劫北京市4名女子。
类似的新闻在网络上并不鲜见,不少人以为可以通过网络交友找到安慰,却掉入各种陷阱。有人交友不慎,被缠得身心疲惫;有人以为找到“白马王子”,却发现原来只是个骗局。连最近频繁发生的大学生失联事件,不少也与网络交友有关。互联网作为一个虚拟的世界,正在成为一些不法人员犯罪的通道。
即时通信工具发展到今天,与陌生人结识的方式越来越多样,途径越来越简便,特别是各类匿名交友软件层出不穷,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大,监督管理也越来越困难。
目前很多交友软件都为陌生人交友大开“方便之门”,比如“查找附近的人”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此功能查找所在位置附近的陌生网友的资料,选择感兴趣的网友发出交友信息;“摇一摇”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动手机,寻找同一时间摇动手机的陌生网友加为朋友;“漂流瓶”的功能,用户可以扔出设置一定文字或语音内容的“漂流瓶”,只要捡拾者愿意,双方就能互相表达出交友意向。这种被赋予“浪漫”和“缘分”色彩的交友方式尤其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交友软件注册方式也非常简单,只需要在手机上下载软件,通过注册成为软件用户即可。也就是说,只要用户有一部手机在手,在手机网络覆盖处就可以非常方便地结识陌生人。
“注册门槛低,隐私保护不力是即时通信工具成为犯罪工具的重要原因。”合肥荷叶地派出所一位民警向记者表示。
记者尝试注册成为一款交友软件的用户时发现,只需要输入手机号码,就会收到6位数的验证码,正确输入验证码后,系统就显示注册成功,期间没有经过任何的身份验证信息。记者随意起了一个昵称,就可以以这个昵称添加网络好友了。
由于网络交友时并不需要公布真实的身份,交往双方难以核实对方的身份信息、家庭背景和个人品质等内容,犯罪分子很容易把自己塑造成军官、公务员或成功的企业家等身份迷惑对方。而他们的关注对象,往往是缺乏社会经验、容易轻信他人的在校学生或者涉世未深的青年女性。
据警方介绍,利用此类即时通信工具实施犯罪的作案方式,一般是嫌疑人通过即时通信工具搭讪、结识事主,通过手机聊天骗取事主的好感和信任后,将事主约至指定地点见面,伺机进行盗窃、抢劫、抢夺等违法犯罪活动。
警方指出,此类案件的嫌疑人多为单独作案,犯罪分子只要在一部可以上网的手机上安装交友软件即可就近寻找多个犯罪目标。因作案后不会留下个人真实身份信息,会给预防、监管和案件侦破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去年8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微信十条”提出了“实名注册”的监管要求,但即时通信工具并没有建立严格的实名认证体系,存在很大的漏洞。
2014年8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正式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规范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这份后来被行业称为“微信十条”的规定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要求用户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号。即用户在注册账号时,应提供真实身份信息,但其在前台可以自愿选择是否使用真实身份信息,如可以选择个性化的网名或昵称。
另外,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注册账号时,应当与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签订协议,承诺遵守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公共秩序、社会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等“七条底线”。
专家表示,面对即时通信工具快速发展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国信办适时出台规定,毫无疑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然而实践中这种规定所能起到的作用,尚需要时间的检验。
首先,现有的即时通信工具尚没有建立起严格的实名认证体系,不少软件的实名认证项都可以通过虚假信息注册成功。例如即使要求上传注册者照片,也可以随便发一张他人的照片上去,软件根本无法识别真假。其次,由于即时通信服务行业存在着巨大的竞争,服务商们为了吸引用户注册,往往疏于对注册用户的真实信息进行核查,这样一来,实名认证就显得意义不大,所谓的实名认证机制实则存在很大的漏洞。再有,实名认证往往采取“既往不咎”的原则,之前注册的用户并没有被要求补充提供真实信息。即使真正实现了全面的实名认证,由于使用者并不需要对外公布真实信息,用户在认识陌生网友时,也无法核查对方的真实身份,一样面临着未知风险。
甚至有一些人士担心,如果即时通信工具使用者进行真实身份信息注册,或许会“矫枉过正”,一旦身份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不可避免将影响其个人信息安全甚至人身安全。
尽管如此,“微信十条”的出台还是为网络交友规范化提供了法律途径,只是如果想要真正解决即时通信工具目前存在的乱象,为匿名交友提供天朗气清的网络环境,要走的路还很长远。(记者 陈树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