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ip失效 切换代理ip
接连三天,广东省、市、区各级高质量发展大会相继召开,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赶早抓实部署新一年重点工作。
2月7日,广州市南沙区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与往年不同的是,大会除特别邀请了港澳各界人士代表、企业经营者代表、科技教育界人士代表,还通过视频会议方式,首次实现全区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会全覆盖,当地区镇两级及社会各界超1000人参会。
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刘炜在会上透露,此举就是为了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每个人都是南沙开发建设的主力军,没有旁观者,都是奔赴图南之志的追梦人”,激励全区上下要立志气、生锐气、鼓士气,全力以赴推动南沙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年,对于承载着国家重大战略性平台使命的南沙,是不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南沙将迎来《南沙方案》第一阶段目标中考之年、南沙自贸片区建设十周年、建区二十周年和“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一个高质量发展的大战大考检验之年。
国家、省、市各级对南沙发展更是厚爱有加、寄予厚望。在2月6日召开的广州市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明确指出,要推动南沙开发建设全面展开。南沙还有100平方公里的战略留白,要加快三大先行启动区和重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导入,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和海洋产业,打造大湾区无人体系产业基地,让南沙成为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发展高地。
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南沙也郑重表态,将紧密对接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规划,以产业为核心,特别是以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全面展开为核心,推进南沙开发开放全面展开,以“南沙之进”支撑经济大市挑大梁。
面对不同寻常的一年,刘炜强调,全区上下要充分认识肩上所担的责任,以及使命担当,把紧迫感拿出来,以超常规的举措和力度打一场开发开放全面提速提质的硬仗。
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在广州南沙举办的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灯会持续出圈出彩,吸引着大湾区各城市乃至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日均2.5万人次入园的人流量,让这座湾区之心热力澎湃,新春消费更是节节攀高。
回顾过去这一年,南沙人风雨同舟,勠力同心,稳扎稳打,迈实步子,发展成绩可谓可圈可点。在经济发展上,南沙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企业发展上,南沙为企业扎根发展持续注入强劲信心。在城市建设上,南沙一步一步以绣花的功夫抓城市建设,集中力量打造2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10公里浪漫海岸线。广州南沙(湾区)半程马拉松、广州草莓音乐节、风暴电音节、大湾区灯会火爆全网,让湾区之心频频出圈,南沙的名气逐步远扬。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刘炜表示,当前,南沙全面开发开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从根本上来看,是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还没有全面激活,“已经到了非改不可、不彻底改不行、不抓紧改不行”的历史关口,要在对改革开放再认识中重整行装再出发:
改革从何处入手?从制约部门工作效率的卡点堵点找思路、从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找方向、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找办法,坚决破除一切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改革又从哪里重点突破?在片区开发、服务企业、投融资模式改革等方面提出更多让人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的改革。
把协同港澳这篇大文章做深做透,把港澳创新代理ip失效 切换代理ip、人才、信息等资源同南沙的市场、场景、空间等资源协同起来,达到1+1>2的效果。
此外还要树立“湾区南沙、中国南沙、世界南沙”的视野,南沙将系统推进海港、空港、数港、金融港、人才港“五港联动”发展策略,争取在外资外贸、金融开放、国外人才引进、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率先承接改革试点,提升南沙辐射带动的能级能量,引领带动“黄金内湾”和大湾区“一点两地”建设。
推动南沙成为更多企业的出海首选地,南沙区发改局局长杨帆表示,将以新模式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建设换挡升级,谋划建设新的实体综合服务大厅、线上平台、境外网点,争创国家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试验田。
转变思维、换挡提速,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加快培育原动力。用好用足各类创新资源,要把创新的主战场放在企业上,大力培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真正把创新落到产业上。
刘炜强调,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的南沙开发开放全面展开,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以科技创新“领先一步”塑造各领域竞争“领先一路”的制胜优势,“要树立创新思维,学习DeepSeek(深度求索)团队的创新精神,焕发强烈的求知欲、探索欲,敢于跳出思维定势、抛开常规解法,实现更多‘换道超车’的发展,创造属于南沙的‘科技英雄’”。
紧密对接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部署,2025年,南沙将加快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汽车制造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方向转型,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和海洋产业,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与健康、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绿色石化与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深海空天、全空间无人体系等领域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建立更多产业支柱,实现更多“无中生有”“点石成金”“意想不到”的发展,努力取得超预期的发展成果。
阿达半导体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阿达半导体”)董事长贺云波受邀在会上发言。该公司是一家聚焦集成电路半导体焊线机和先进封装设备的研发制造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产品可填补我国中高端集成电路半导体焊线机及先进封装设备产业空白。
目前阿达半导体已落户南沙,其南沙总部项目正加快建设。贺云波表示,今年将加快新产品、新功能、新工艺的开发迭代,确保国产集成电路焊线机市占率稳居第一,实现年产值超过30%的快速增长。
就在2月7日上午,广州市在南沙区举行了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活动,其中南沙有71个项目集中开工,涉及总投资超374亿元,呈现出开发建设热火朝天的蓬勃态势。
但与以往发展模式不同的是,接下来,南沙将从过去由投资驱动为主加快向投资和创新双轮驱动转型,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孵化新质生产力。
具体而言,除了引育更多创新型企业之外,南沙将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向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企业转型升级,同时引进广州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实现“为我所用”,将这些创新活水不断引导注入到南沙产业创新发展的脉动之中。
在发展空间上,今年,南沙将着力建设6大“区字头”产业园区,全年将新建超10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
会上,南沙定下了“力争今年新引进招商项目超150个,亿元以上项目超100个,其中百亿级项目5个、十亿级项目25个”的年度目标。
“抓产业,核心要抓固定资产投资,而抓固定资产投资,除了要全力抓好招商,也要抓城市建设投资。唯有将城市建设好,城市有人气,才能让更多国际级企业和人才用脚投票,选择南沙。”
刘炜指出,目前,南沙的城市发展骨架已经拉开,各类规划加快落地,湾区之心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与日俱增。今年,南沙将进一步拉高标杆、提升品质,在建设未来城市中营造人人向往之城。
把中心城区建成标杆,南沙将集中力量分步建设2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深入实施未来城市综合实证试点,弘扬工匠精神,从精选优选“一块地砖、一根灯杆、一个树种”等小事做起,持续完善城市功能,狠抓城市精细化治理,加快完善15分钟生活圈,让城市更有品位、更有气质、更有温度。
把美丽城市建成样板,南沙将下绣花功夫擦亮“广州看海最好的地方”招牌,打造10公里美丽海岸线,完善通山达海的徒步步道,建设贯通步道、绿道、廊道的综合慢行系统、骑行系统,把“山海连城、公园融城、绿意满城”做得更扎实。要把青年之城建成品牌。
把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南沙就业创业,作为打造青年之城、活力之城的重中之重,南沙将加快出台相关政策,在住房安居、休闲娱乐、教育托管、就业创业等方面服务青年迫切需求,建设更多的咖啡一条街、酒吧一条街、美食一条街,让青年人才愿意来、情愿干、不愿走,在南沙实现人生价值。
据南沙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陈荣毅介绍,今年南沙将继续冲刺构建“湾区交通中心”,重点协调推动南沙枢纽站启动建设,加快深江铁路、南珠中城际广州段、狮子洋通道等建设;建成通车凤亭大道、万环西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万环西路南延线扩建工程等项目,争取拉通市政道路70公里。
推动产城融合,锚定六大产业园区的土地整备和品质提升,南沙产业园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乐春表示,今年该局将以“细、实、准、落”为导向,全力打造集工业生产、居住生活、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社区。
此外,通过总结吸收马拉松、草莓音乐节、大湾区灯会等持续出圈的成功经验,南沙还将推动每个镇街因地制宜谋划文商旅融合品牌项目,以“一镇一IP”百花齐放之势,持续带动消费稳增长。
把企业和企业家作为发展第一资源,南沙在会上明确指出,要全链条护航企业投资发展,构建“没有最优,只有更优”,真心诚意服务企业家的营商环境。
具体来讲,包括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南沙”理念,坚持把企业评价为第一评价、企业满意为第一标准,引导各级干部多进企业、进车间、进园区,确保企业诉求“有处说、有人管、有回音”;对吃拿卡要、故意刁难的,要严肃处理;对把企业家当“自家人”、为企业家当“店小二”、真心实意为企业解决问题的,要给予奖励。
同时深入实施各项惠企政策,强化政策制定、实施、兑现、评估全链条闭环管理,为企业发展实实在在谋福利。
强化国资国企支撑,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加快盘活存量资产,带头降低厂房、商业楼宇整体租金和物业管理费,少算企业经营的小账,多算服务南沙开发建设的大账。
在优化企业服务方面,南沙区工信局局长李淑臻表示,今年将继续落细“优化企业服务16条”工作要求,优化提升“易企行”平台功能,用好企业服务常态化工作机制及8个工作专班,强化对企业诉求办理工作的统筹调度,高效解决企业发展难点痛点问题。并持续组织各类供需合作对接活动,助力企业拓展销路。
“镇街第一线是看得见炮火、听得见枪声的地方,只有让镇街充分‘动起来’,把基层一线的活力爆发出来,南沙高质量发展才能找到新的突破口、增长点。”刘炜说。
2025年南沙区委一号文明确,将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土地开发利用、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赋予镇街更大权限,在人员编制、财政资金等方面给予镇街更多支持。
南沙开发区投促局局长杨康表示,将抓好与镇街联动招商,组建专门服务镇街招商队伍,发挥结对工作机制,推动资源进一步向镇街倾斜,向六大重点产业园区尽快导入落地一批优质项目。
“各镇街要配强经济工作力量,大胆地干、坚决地干,10个镇街要像‘小老虎’一样虎虎生威,扑向经济发展第一线。”刘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