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app视频勒索
在TikTok和Instagram上,这款面向Z世代的应用相关视频观看次数达到几千万,给年轻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aze的创始人是纽约连续创业者Simons,他告诉媒体,“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款功能齐全的即时通讯应用,与iMessage、WhatsApp等产品竞争,同时还保留一系列真正有趣且富有创意的功能。”
Daze究竟有什么魔力,能吸引上千上万的用户?又有什么底气,能向iMessage、WhatsApp等成熟的社交平台叫板?
我们大部分人都用着微信,还有部分人用过iMessage和WhatsApp。不管是语音条还是文字条,聊天界面基本上都是排列整齐、白底黑字的消息气泡,或者是绿底黑字气泡。
尤其是当在线社交充斥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变得跟吃饭喝水一样平常时,如果能让在线聊天变得更有趣,无疑也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意思。
从它发布的演示视频来看,聊天不再局限于蓝色和绿色的消息气泡,相反多彩的消息可以漂浮在界面上,并辅以照片、图形、贴纸、GIF、图画、装饰背景等多样的视觉元素,这跟用户使用各种字体、样式、图形等创建Instagram Story非常相似。
这也让笔者想到,此前瞄准Z世代的初创社交公司noplace,也没有跟Facebook等社交平台一样采用白底黑字的单调颜色,而是在主色调上采用了Z世代普遍喜欢的「多巴胺」配色。界面色彩更为鲜艳和明亮,更符合Z世代张扬的性格。用户可以自由配色,因此noplace看起来像是个“万花筒”。
另外,在Daze上用户还可以使用自由式界面编写文本,快速输入消息并按下发送,也可以将文本放置在他们想要创建图案的任何地方,相当于把聊天对话框组合成了一个完整图案,非常自由和不受约束。
总的来看,Daze所谓的自由风格的聊天,其实就是相当于社交平台给用户提供了一张白纸,用户可以在上面任意挥洒创意,将消息,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放置在界面的任何位置,自由定义自己的聊天界面。
Daze正在用AI来驱动其开发的一些创意工具,并利用AI进一步优化消息过滤系统,特别是在匿名消息功能中,AI可以有效检测潜在的负面情绪、仇恨言论和欺凌行为。这一功能的初衷是减少社交平台上常见的恶意互动,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积极的社交环境。
目前,Daze在科技达人一代中很受欢迎,他们对这款应用赞不绝口。据TechCrunch报道,目前Daze正在Beta测试中,受邀用户大多数是年龄在13至22 岁之间的Z世代。Simons则指出,毫不奇怪,这种自由形式的社交应用的用户群体越来越年轻。初步数据显示,发送过消息的用户在60天后的留存率超过50%,这个数字意味着Daze的用户黏性挺高的。
不过,让不少人担忧的是,真正让Daze火起来的不是它实际的操作体验,而是视频化的营销。因为目前并没有大量用户真正上手体验Daze,只是被TikTok和Instagram上的产品演示视频挑起了兴趣。
固然,全球社交媒体用户依然在增长,给初创企业带来了机会。2024 年1月,全球社交媒体活跃用户数量突破50亿大关,相当于约 62.3%的全球人口经常使用社交媒体,且一年内增加了2.66亿,增幅为5.6%,远高于全球人口增长幅度。
数据显示,WhatsApp 拥有20亿月活跃用户,仅次于Facebook和YouTube,超过Instagram,这些用户要换到新的社交平台上会面临巨大的迁徙成本。因为社交平台的本质依然是关系网络,用户基数越大关系网络价值越大。用户一旦离开这个网络,就会带来非常大的不便。
举个简单的例子,其实QQ很早推出消息的气泡样式、文字样式,这些的确让QQ聊天界面看着更有趣了。但是,QQ依然没落了,微信用户也没有大量迁徙到QQ上。
在创立Daze之前,Simons曾与其他两位合伙人共同创立了Muze。这也是一款以自由形式通讯为特色的应用,允许用户在聊天过程中进行创作,包括绘画、拼贴、编辑图片等。与Daze不同,Muze更注重创作工具的多样性,而非社交本身。
虽然Muze在初期获得了不俗的人气,但是由于技术难度和用户规模的限制,最终没有能够突破早期的发展瓶颈。因此,对于这次Simons创立Daze,一些投资人抱着观望态度。
不过,这些资源跟社交巨头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了。截止2024年,WhatsApp的员工数量尚未有官方公布的确切数据,只知道在2021年员工数量已经接近1000人whatsapp视频勒索。另外,WhatsApp背后有Meta这样一个科技巨头作为支撑,能够获得的资源跟Daze不是一个级别的。Daze要跟WhatsApp这样的社交巨头抢用户,无疑是蚂蚁踩大象。
目前来看,Daze要对标的不应该是WhatsApp,而是其他对手。毕竟,它不是*瞄准Z世代的社交媒体平台,Bereal、Wizz、Yubo、Purp等社交平台的实力也不俗。
不过,创业这片天地总是诡谲多变的。前些年,社交赛道涌现出很多创业新星,但很多最后都昙花一现,或者后续发展没有早期那么强劲。比如,BeReal就出现创新不足、增长放缓的颓势,Simons此前也有过折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