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 免费代理 ip
《哈里波特》魔法学校、通往霍格华兹的特快列车、哈里波特的魔杖和猫头鹰海德薇,会说话的魔法帽……这些电影里的细节,总是令人回味无穷,收割众多麻瓜的钱包和心智,近期上线的官方授权的手游《哈利波特》也掀起不小轰动,即使多年过去,哈利波特的热度依旧不减。英国文创的实力从此处可见一斑,但哈利波特仅仅是英国文创产业的一小部分。
英国文创产业辐射着全世界的全年龄段。从年轻时尚女性关注的时装周到小说电影迷的《福尔摩斯》,到网红打卡点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再到文艺青年狂热的各种大英博物馆联名……
2011-2018年,在英国整体就业增长10.1%的情况下,英国文创行业的就业人数增长了30.6%,远超同期互联网产业的220万人。发展到2016年,英国文创注册企业高达28.44万家,平均每8家企业里就有1家做文创,其中还有18%参与国际贸易。
在1994年,当时的澳大利亚总理保罗·基廷想将澳大利亚打造为一个“文化创意国家”,“文创”一词就此诞生。1997年5月,英国工党上台,托尼布莱尔成为英国首相,一帮工党大佬都在鼓动借鉴澳大利亚的方式发展文创。
二战后的英国各方面发展实属落寞,但在文化方面有富含文学底蕴的莎士比亚和狄更斯,音乐上有风靡全球的披头士、皇后乐队,虽是零散开花,但也为英国后期的文创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当时经济萧条的英国政府想要发展其他行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文创”属于低投入,于是工党上台后立刻将此排上日程,并下发一系列文件如《1998年创意产业政策蓝图文件》,其中提出广告、艺术、传媒、设计、电影、音乐、表演等13个行业,全都归于创意产业。
英国从文创产业入手,提出“三三制”,支持中小企业全力发展文创产业——文创企业需要的资金中三分之一由政府支持,三分之一来源社会资金,只有最后三分之一由企业自身出国外 免费代理 ip,其政策大大鼓励文艺创业,减轻企业压力。据英国艺术协会的统计,英国91%的文创组织都接受慈善援助。
除此之外英国政府也有一笔基金专门支持大项目。其参与孵化的内容包括广受世界观众喜爱的《权力的游戏》、《神奇动物在哪里》等。
以上是仅从政府支持这一项中分析英国文创的崛起之路,与之配套的还有英国教育系统,英国从小学起就安排每周5个小时文化艺术课,看歌剧、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学习乐器和写作训练,其艺术文化培养到大学,还有一整套与当前英国文创现况发展紧密结合的文创教育体系,这也增加了应届毕业生的文创就业几率。
由于中国历史发展阶段以及国情原因,比起韩国的K-POP偶像文化洗脑世界的程度和日本超级IP、各类动漫、游戏的成功塑造,还是差了一大截。
中国在文创产业以及文创方向培养的素质人才对比其他国家而言欠缺许多,人口大国也承载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在孩子有限的成长时间里将艺术教育几乎撇开,同时多数家长认为将精力放在艺术上是“不务正业”;另一方面,高校里开设的艺术专业与就业结合不高,很多专业学习的人才在毕业后只得另谋出路。
一些做文创的人们,在自己职业生涯的路上,面对的可能是家人的不理解、冷嘲热讽,而不是鼓励与支持——这就是中国文创从业者的现状。
中国想要发展文创,首先得从改变大众对艺术的刻板印象开始,让大众对“成功”的定义更为广泛,不管是电竞选手还是公务员,不管是自由职业的壁画师还是科研人员,只要能做一份自己开心且养得起自己的工作,都算成功。
软实力的对外输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也是极为重要的,认识你,了解你,才能喜欢你、认同你,爱屋及乌,同时也带动国家其他产业的发展,正如喜欢韩国的偶像而爱上韩国,喜欢日本动漫而爱上日本文化,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软实力的提升正如给世界分发一张领略东方文化的门票,先输出文化再加上包装和宣传将世界吸引住,才有兴趣去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爱上中国,并爱上中国制造,拉动中国其他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