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用whatsapp时间不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就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中国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中华文化日益走向世界的今天,中国急需建立同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话语体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是一项重要举措和关键抓手。
高校是立德树人、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也是文明互鉴、文化交流的传播窗口。在高等教育中讲好中国故事则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应有之义,是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大局的使命所在。高校师生是数智时代国际舆论格局的参与者和塑造者,是“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传播中,大学肩负着促进中外青年学生友好互信、打造更广泛的知华友华朋友圈的重任。当今,来华留学生群体日益壮大,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身份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何在尊重他们个人思考方式、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使其自觉自愿参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实践,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的重要议题。
“留学中国”热度的持续攀升,为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广阔空间。2010年,教育部出台《留学中国计划》,规划到2020年,全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2011年,北京市启动《留学北京行动计划》,规划到2020年在北京高校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人员超过6万人。2023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访问美国时宣布,为扩大中美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交流,中方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这一系列举措为加快发展留学生教育带来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
在数量日益增加的同时,来华留学生获取和传递中国故事的独特优势也不容忽视。他们具有文化背景、文化语境的异质性,又有着在中国本土的切身体验,是中国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能够了解、走入真实的中国。“双栖”身份的独特性使他们不仅能够成为中国故事的受众,更有可能成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和承担跨文化交流任务的“民间大使”。因此,分析来华留学生的群体特征,把握来华留学生在国际传播上的特殊优势,是高等教育应有的重要关切,对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重要意义。
从年龄上看,来华留学生同Z世代群体高度重合,一般在18-30岁之间。由于Z世代青年深受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影响,因此又被称为“网生代”。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Z世代人口已占据世界人口约三分之一。由于其生活社交和信息消费都高度依赖互联网,Z世代留学生的视野更为开放多元,青年性和国际性体现得更为明显,他们不仅是网络传播的有生力量,更是国际传播和文明对话的深度参与者,愿意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见闻,能够就热点问题发表个人观点。相较于官方媒体,他们在媒体平台上真实、生动的个人抒发和经历讲述有助于消除认知误解大陆用whatsapp时间不对、增进友好交流,提升中国故事的可信度。
根据《数字2022:全球概览报告》(Simon Kemp,Digital 2022:Global Overview Report)最新统计数据,2022年全球社交媒体用户高达46.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8.4%。根据思科公司(Cisco)2020年9月发布的《互联网报告白皮书(2018-2023)》(Cisco Annual Internet Report[2018–2023] White Paper)预测,到2023年,互联网用户将占据世界人口的66%;移动网络设备持有者将超世界人口的70%,视频将占所有互联网流量的82%。从留学生的媒介选择上来看,受语言、朋友圈、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其日常获取信息、新闻、资讯的媒介为中英文并举,而从具体形式上来看,移动网络设备的普及,为短视频在新媒体端口的传播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根据《全球传播生态发展报告(2022)》,在全球用户使用最多的社交媒体排名中,位列前6名的分别是WhatsApp、Instagram、Facebook、WeChat、抖音和TikTok。值得注意的是,短视频在留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在视频平台强势崛起的压力下,社交媒体也开始追击发展短视频领域,以赢得更多用户的关注。在自媒体不断兴起的背景下,部分来华留学生在母国、中国的媒体平台开设个人账号,将在华生活体验、对华认识作为讲述中国故事的素材。其中的网络达人、意见领袖更具有不容忽视的号召力、影响力,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资源。
对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本质上是高校国际传播能力的体现。从传播学的理论来讲,首先要明确传播的核心内容:高校讲述的中国故事,文化内容是核心。高校不仅需要充分认知中国文化的核心和底蕴,还需要对如何在高等教育中“以文化人”有着清晰的认识和规划。其次要明确传播的对象:要充分了解留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文化特征,在中国故事的讲述过程中充分考虑Z世代群体的特点和跨文化交流的难点。再次要充分拓展传播的路径:高等教育进行国际传播的路径是多元立体的;在高校“三全育人”的前提下,高校应将文化叙事和国际传播融入育人的全过程,不仅仅在课堂上介绍中国,还要引导留学生在实践中感知中国,为他们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不断丰富在大学进行国际传播的内涵和外延。以上认知,在具体的育人和传播实践中可以转化为四个方面的着力点。
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善用基于全球视野的叙事线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该讲话对优化话语表达和创新叙事方式明确提出新的要求。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首先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费孝通提出的“文化自觉”是指充分了解自己的文化并在多元文化世界中确立自己的位置。对来华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是在阐释自我、认识世界的互动状态下进行的。阐释好自我的文化,着力建设系统的“中国学”课程体系,需要高校协同发力,不仅要优化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还要促进学科交叉,让留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中国在世界中的角色、定位和贡献。
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还需要做到开放包容,具有全球视野。文化自信不是文化自大,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做到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全球视野是“开阔的而不是封闭的,是温暖的而不是生硬的,是韧性的而不是脆弱的”。打破思维的自我性和封闭性,用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了解、倾听、接触传播对象,在传播之前先倾听。通过多维度文明交往打造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超越纷争、消除偏见。
对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切不可自说自话,空洞的、说教式的表达很难在受众中激起传播的涟漪。真正了解传播受众的思维逻辑和兴趣所在才能够让中国故事真正入耳入心。
从年龄来看,绝大部分来华留学生属于Z世代青年群体,具有独特的关注点和敏感性。在海外社交平台上,相比意识形态比较或大国政治博弈,这部分人群更倾向于关注全球性议题。因此,在对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时,应适当突出关于文明冲突与争端、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种族歧视和性别平等、科教文卫等全球性议题的“中国主张”和“中国方案”,由此淡化政治文化不同带来的差异和隔阂,从而更多地引起关注,增进共识。
发挥高校独特优势,从全环境育人到全环境叙事。要激发来华留学生传播中国故事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就要最大程度丰富他们的在华体验。在以优势学科和专业为基础打造“留学中国”的品牌课程体系之外,要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扩大来华留学生与中国经济社会的接触面,引导留学生在中国大地上“读懂中国”。上好国情课程,让留学生系统理解中华文明。不断健全完善面向留学生的中国相关课程体系,依托高等教育的丰厚师资力量,组织全学科、多领域教授联合授课,聚焦各专业领域有深度的前沿问题,探讨中国的现状与未来,向留学生充分展示中国的发展成就和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引导他们在中国看世界、从世界看中国。根据各高校的生源情况,倡导促进中文教育。持续完善从入学到毕业的服务支持网络,构建针对来华留学生的特色育人体系,实现全员覆盖、全程培育。
丰富学生活动,向留学生充分展示文化魅力。高校不仅要在课程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打造更生动形象的“中国文化符号”,还要通过创新的方式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留学生的美育教学和学生活动中,为留学生提供文化交流空间,真实领略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助力审美素养的提升,鼓励留学生在文化交流中碰撞文明火花,认识多彩中国,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2023年11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度中华文化符号国际传播指数(CSIC)报告》指出,根据综合国际传播指数,排在前10位的中华文化传承符号依次是中国春节、中国茶、中国国画、元宵节、中国功夫、汉服、中医、陶瓷、京剧、刺绣。这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新的内容借鉴。激活传统文化资源,在文明的交流与互动中推动文化创新,有助于彰显文化自信、引发更多共鸣。
开展社会实践,引导留学生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高校和国家、社会联动,为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引导留学生在行走基层中刷新固有认知,感受多元文化,见证繁荣发展,在近距离接触中读懂今日中国。只有真正行走在乡野大地,留学生们才能加深对中国道路的理解,才能打破海外媒体和网络上歪曲事实的谣言,成为中国故事的“第三方”讲述者。
紧跟时代发展创新叙事形态,依托数字技术赋能国际传播。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更新迭代,人们通过技术体验世界、了解世界。对于提升国际传播效果而言,技术赋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来华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文化背景各异,在理解中国语境的叙事时存在固有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对其进行国际传播时,可以通过运用情境化、强互动、高智能的新媒体技术手段,运用视频、音频等非语言符号的传播方式,增加叙事形态的动态化和体验感,从而减弱跨文化传播中的隔阂感和距离感,增强传播力和感染力。就当下的新闻传播生态来看,短视频是最常见也是传播效果最佳的视听叙事手段。它依托于社交媒体平台,不仅是一种拥有完整生态的互联网信息类型,也日渐成为全部互联网信息生产和流通的一种底层架构(彭兰,2019)。短视频在中国故事的传播中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已经成为传统传播方式的重要补充。国际短视频平台TikTok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数据统计显示,该平台与中国相关主题标签下的短视频内容观看总量次数约416亿次。同时,来华留学生群体以青年人为主,他们对于网络传播和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十分熟练,是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深度用户。他们不仅依赖互联网获取信息,还习惯用短视频、vlog或网络直播等交互性更强的形式分享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国故事借此被加工,进行二次传播,进而产生更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因此,对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打通传播路径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利用好短视频这一传播形式,从留学生周边学习生活的细微处着手,用生动、真实、鲜活的镜头语言讲述每一个中国青年、中国学生的故事;另一方面,也需要充分依托新媒体和传播技术赋能国际传播,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建立传播反馈机制,了解不同受众的兴趣点、关注点和话语习惯,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传播话语重组,真正做到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讲述青年留学生喜闻乐见的中国故事。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迭代,人工智能、AR、VR、裸眼3D技术成为备受全球青年人关注的科技关键词。高校也需要重点考虑上述科技手段在对外传播的内容创作阶段如何发挥独特作用——通过数字技术手段赋能,高校可以在科研成果转化的前沿阵地,围绕校史资源、人文历史、传统文化等方面,以更直观、更灵动、更沉浸、更具有冲击力的叙事形态实现中国故事的要素重组,达成中国故事要素的跨文化、跨时空传播,充分展现中国故事的科技创意和时代美感。
重视个体讲述者,依托他者视角进行二次传播。全球超半数人口为社交媒体用户,其中就包括许多长期在中国生活、学习、工作的外国青年。他们在自媒体账号讲述的中国故事往往是对日常生活的解构与评说,真实、感性、随性、多样,通过细节化、生活化、个性化的转述形式提升了中国故事的“延伸感”和“纵深感”(段鹏、张倩,2021),更容易同西方受众形成“情感链接”,并且在跨文化交流的网络空间中,他们天然具备他者的身份和他者的视角,源于他们的叙事能够提高海外受众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因此,对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还需发挥好自媒体的叙事力量,善用他者视角进行二次传播。对于高校来说,首先要不断丰富拓展留学生在中国的文化生活体验,扩大他们同中国社会的接触面,以自信开放的心态,为他们的自媒体传播提供多种多样的原始素材,调动个体传播的主观能动性,用个体的视角自然地展现中国的人文环境、高校生活、教学科研和青年人的精神风貌,从而形成生动且鲜活的中国故事。
其次,综合利用校内资源,促进留学生同校园媒体的合作,为留学生自媒体提供发展平台。高校应鼓励有创作热情和兴趣的留学生加入校园融媒体中心运营团队,提升其创作水平和实践能力,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挖掘中国故事的多元视角和多元叙事;还可在微博、微信、抖音、B站等校园新媒体账号上转载留学生或留学生校友自媒体账号的优质内容,为留学生自媒体发展提供更广的传播空间。
再次,要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和既有影响力,在重要的传播节点,主动策划具有海外影响力的留学生“网红”自媒体账号和传统媒体、数字平台的联动传播,特别是利用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传播平台,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更多的个人优质作品,同时用好大数据算法工具,根据平台用户的习惯与偏好作出内容区分,实现精准传播。
处于当今的时代变局之中,关于“何为中国”,亟需强有力的多元叙事。高校在增进中外人文交流、对外传播中华文明方面承担着天然的职责和使命,在讲述中国故事方面具有其独特的场域优势。以高等教育为阵地,对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持续以新的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实践来应对层出不穷的国际舆论挑战,是新时代发挥大国影响力、促进Z世代青年群体的交流与沟通,增信释疑、培养更多知华友华国际人才的必然要求。
在来华留学教育中讲好中国故事,需要高校充分发挥自身所长,不断强化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同全球青年对话;将国际传播力建设和来华留学教育有机结合,培养更多兼具全球视野和中国情怀,愿讲、能讲、善讲中国故事的“全球传播青年使者”;依托数字技术发展,持续赋能校园媒体传播,实现视域交融、感知协同的沉浸式叙事;多元化构建传播主体,注重发挥个体叙事力量的独特作用,建设形成“1+N+X”校园媒体和国家媒体、自媒体交相呼应的国际传播矩阵。
行稳致远,进而有为。国际传播能力的增强和中国故事的生根发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传播者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不惧风云的气魄。高校肩负着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世界文明搭建沟通桥梁的时代使命,自当胸怀天下、以文化人,以高等教育为阵地,开辟跨文化的多元叙事,共同推动中国故事从校园传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