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代理ip手机怎么用
仪器信息网奈多罗米钠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奈多罗米钠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奈多罗米钠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奈多罗米钠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奈多罗米钠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奈多罗米钠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奈多罗米钠相关的解决方案。
p 超强超韧和超耐疲劳性能的材料在航空航天、军事装备、防弹衣、大型桥梁、运动器材、人造肌肉等众多领域都面临巨大的需求。碳纳米管是典型的一维纳米材料,也是目前已知的力学强度最高和韧性最好的材料,其宏观强度和韧性均比目前广泛使用的碳纤维和芳纶等材料高出一个数量级以上。然而,由于其小尺寸特性以及难以被测试的特点,单根碳纳米管的疲劳行为以及疲劳破坏机制研究是该领域长期未能搞清楚的难题。由于疲劳可以在应力水平远低于静态断裂强度的情况下发生,探究疲劳行为和潜在的破坏机制对于新材料的应用和长期可靠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p p 清华大学化工系魏飞教授和张如范副教授团队首次以实验形式测试了厘米级长度单根超长碳纳米管的耐疲劳性。相关成果以《超耐久性的超长碳纳米管》Super-durable Ultralong Carbon Nanotubes为题,于北京时间8月28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上。论文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化工系魏飞教授和张如范副教授,第一作者为清华大学化工系2016级博士生白云祥,其他参与研究的作者包括清华大学化工系硕士生岳鸿杰、博士生申博渊、孙斯磊,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李喜德教授、徐志平教授、王海东副教授以及博士生王进、王识君。 /p p 为开展单根厘米级长度碳纳米管的疲劳力学行为测试,研究团队设计搭建了一个非接触式声学共振测试系统(non-contact acoustic-resonance-test免费代理ip手机怎么用,ART)。与基于电子显微镜的纳米材料测试系统相比,ART系统具有多方面优势,该系统不仅避免了电子束导致的样品损伤,也使得厘米长度的一维纳米材料的疲劳测试成为可能,同时还解决了小尺寸样品夹持以及高周次循环载荷的施加问题。 /p p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src= 图片-修改尺寸.png alt= WPS图片-修改尺寸.png / /p p 图1. 超长碳纳米管的结构和疲劳测试方案 /p p 研究人员发现,碳纳米管具有十分优异的耐疲劳性。碳纳米管的耐疲劳性受到温度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p p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src= 图片-修改尺寸(1).png alt= WPS图片-修改尺寸(1).png / /p p 图2. 室温下的超长碳纳米管的耐疲劳性 /p p 同时,研究人员还对疲劳破坏的机制进行了探究。结果发现,与一般传统材料的疲劳损伤累积机制不同,其疲劳破坏呈现出整体破坏性,未发现损伤累积过程,初始缺陷的生成对碳纳米管的疲劳寿命起主导作用。 /p p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src= 图片-修改尺寸(2).png alt= WPS图片-修改尺寸(2).png / /p p 图 3. 不同温度下的碳纳米管耐疲劳性 /p p 这项工作揭示了超长碳纳米管用于制造超强超耐疲劳纤维的光明前景,同时为碳纳米管各领域相关应用的寿命等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p p br/ /p
肿瘤的耐药性是国际上抗肿瘤药物研究的难题。根据美国国家癌症协会发布的研究数据:90%以上肿瘤患者治疗失败都与耐药相关。因此研究肿瘤耐药的机制、寻找新的抗肿瘤靶点以及研发新型抗肿瘤药物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MRP(Multidrug Resistance associated Protein,多药耐药相关蛋白)是ABC转运体家族的一员,也是第一个被发现并确定与耐药相关的ABC转运体,因此具有尤为重要的作用。MicroRNAs(miRNAs)则是近年来RNA生物学领域中的重大发现。在人类中表达的miRNA有1000多种,人体中60%的基因都可能被其调节,它是一类平均长度只有22个核苷酸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其对靶基因的调节参与了个体发育、细胞分化与增殖、凋亡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在肿瘤、代谢紊乱等人类疾病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其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和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安全评价中心(以下简称“安评中心”)博士研究生高曼在研究员任进、副研究员戚新明的指导下,经过多年潜心研究,采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最新技术和方法,发现miR-145可以通过不完全碱基互补配对作用于ABCC1的3’UTR的结合位点,在转录后水平来下调靶基因MRP1的表达这一重要新机制。进一步体外、体内研究证明:miR-145可以下调MRP1,减少细胞内阿霉素的外排,升高细胞内阿霉素的累积量,增强乳腺癌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因此首次发现了miR-145可通过直接靶向抑制MRP1而增强阿霉素对耐药的三阴性乳腺癌的作用,为抗肿瘤耐药研究提供了新靶点、新机制和新的治疗手段。该研究工作于2016年7月在线发表在Oncotarget上,是继今年3月在国际期刊BBA-Gene Regulatory Mechanisms上发表首次发现了非编码miRNA具有双重调控作用的全新分子机制之后,再次发表新研究成果。安评中心关于非编码miRNA相关的研究此前已有多篇文章相继发表,从发现的非编码miRNA双重调控作用的新机制,到非编码miRNA抗肿瘤耐药的新功能,建立了非编码miRNA的发现、筛选、优化、功能和机制确证等一系列研究体系,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获得了国外同研究领域的广泛认可。该项研究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以及中科院先导专项的支持。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革兰氏阴性细菌,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世界上有约一半的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但很多没有临床症状。幽门螺杆菌及其患病率在某些人群中高达80%。幽门螺杆菌可能通过接触感染者的唾液、呕吐物或粪便传播,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也会感染。大多数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都是在儿童时期感染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PUD)、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胃肠道疾病。它还可能与非消化系统疾病有关,如口臭、身材矮小、营养不良和儿童难治性缺铁性贫血。根除幽门螺杆菌有助于治疗慢性胃炎、PUD 和其他相关疾病,并降低患胃癌的风险。 近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主任李中跃老师课题组在欧洲儿科医学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Pediatrics》上发表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solated from children in Chongqing, China的研究论文,研究团队对重庆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耐药性进行了分析。 研究背景幽门螺杆菌 (H. pylori) 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细菌感染之一,作为幽门螺杆菌的一线治疗方案,标准的三联疗法包括一种质子泵抑制剂(PPI) 和两种抗生素: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如果对青霉素过敏,可以用甲硝唑代替阿莫西林)。首次引入该疗法时,它达到了很高的根除率( 90%)。然而,近年来该方案在世界许多地区的疗效一直在下降,根除率156例疑似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进行胃活检,在调查前的最后2个月内,所有儿童均未服用任何H2受体拮抗剂、PPI、铋和抗生素。通过上消化道内镜在胃窦处采集胃黏膜活检标本,样本经处理培养后,对疑似透明菌落通过革兰氏染色和脲酶、过氧化氢酶、氧化酶活性试验鉴定,然后确定幽门螺杆菌。抗生素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幽门螺杆菌菌株对六种抗生素(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四环素和呋喃唑酮)的耐药性。将幽门螺杆菌悬浮液接种到含有5% 羊血和临界浓度的单一抗生素的培养板上,然后在微需氧条件下在37°C 下孵育 3 至 5 天。抗生素折点(breakpoints)为克拉霉素≥1.0 μg/mL、甲硝唑≥8.0 μg/mL、左氧氟沙星≥2.0 μg/mL、阿莫西林≥2.0 μg/mL、四环素≥2.0 μg/mL、呋喃唑酮≥2.0 μg/mL。试验中ACTC11637用作对照菌株。23S rRNA 和 gyrA 基因的突变分析:提取分离菌株的DNA,设计引物用于扩增23S rRNA 和 gyrA 基因。使用 BIO-GENER PCR 扩增仪进行PCR扩增,最后对PCR 产物进行鉴定,并进行 Sanger 测序以检测 23S rRNA 中 2143、2142 位、gyrA 基因中 87 和 91 位密码子的突变。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组和内镜检查结果的耐药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χ2 检验),概率(p)值≤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基因扩增实验中用到的PCR扩增仪来自柏恒科技。 结果研究显示,共分离出112株(71.8%)幽门螺杆菌。有56名男孩和56名女孩,所有儿童的平均年龄为9.6±3.0岁,范围为3.0至17.9岁。112例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77.7%),内镜下主要表现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86.6%),仅有15例患者出现十二指肠溃疡。在 112 个样本中,102 个菌株检测到 23S rRNA 和 gyrA 基因的突变。A2143G突变率为48.0%(49/102);没有发现任何 A2142G 突变。gyrA基因突变率为16.7%(17/102),在17株菌株中,对应Asn87和Asp91的突变率分别为9.8%(10/102)和6.9%(7/102)。研究人员还发现11株同时具有23S rRNA和gyrA基因突变。没有观察到 Asn87 和 Asp91 突变之间的 MIC (最低抑菌浓度)值有显著差异(p0.05)。讨论许多国家都报道了儿童对克拉霉素的耐药性,其患病率从 16.0% 到 50.9% 不等。在该研究中,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为47.3%,高于中国其他地区以往报道(16.4-31.8%),但低于北京(84.9-96.6%)。欧洲的一项多中心研究分析了门诊社区中抗生素使用与抗生素耐药性之间的关系,以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并表明长效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使用与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的耐药性相关。在大环内酯类中也观察到强烈的交叉耐药性。因此,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对克拉霉素的高耐药性可能归因于大环内酯类药物在呼吸系统和其他疾病中的频繁使用。 在临床实践中调节和限制大环内酯类的给药可能有利于降低高耐药性。重庆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儿童对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大多数克拉霉素耐药菌株均检测到A2143G突变,而gyrA突变点的Asn87和Asp91在左氧氟沙星耐药菌株中常见。在临床实践中,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个体化。 在今天的介绍中,我们了解了关于幽门螺杆菌耐药一些情况及背后分子层面机理,对于我们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提供了不少信息。分子层面研究可以用到的PCR仪简介如下,欢迎咨询了解更多。 PCR仪产品简介 RePure系列智能二维梯度PCR仪本系列PCR仪具有二维梯度摸索功能,多种梯度摸索模式;自适应压杆式热盖,合盖紧盖一步到位;前进后出式风道,机器可并排放置,节约实验空间; Q3200系列荧光定量PCR仪本系列荧光PCR仪采用四通道双16孔模块设计,可实现一机多用;最大升降温速率8℃/s,大大节约实验时间;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
p 1月16日上午,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与耐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建热分析联合实验室。苏州纳米所所长杨辉、耐驰公司总经理杨大中分别代表双方在合作协议书上签字,并共同为联合实验室揭牌。签约揭牌仪式由所长助理、先进材料部主任李清文研究员主持,相关科研人员出席签约仪式。 /p p 杨辉希望耐驰公司继续提供优异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杨大中表示,耐驰公司非常重视与苏州纳米所的合作,希望以共建实验室为依托,不断拓展热分析在纳米材料领域的应用。 /p p 目前,苏州纳米所先进材料部热分析联合实验室中有耐驰公司提供的以下设备:热重分析仪TG,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机械分析仪TMA,动态分析仪DMA,激光热导仪LFA,且已安装调试完毕。此外先进材料部工程中心还配有旋转流变分析仪Rheometer,显微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万能材料试验机等设备,均已对所内外开放,接受预约测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324px alt= src= 会议现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333px alt= src= 签约 /p
时间 日期:2017年6月7日时间:下午3点研讨会概述 纳米诊断治疗学是指应用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对多种疾病将诊断与治疗相结合的学科(诊疗学)。 纳米诊疗技术有望在医学领域带来的一些益处包括降低成本,准确可靠的疾病检测和早期疾病诊断,这将显著增加成功治疗的可能性。 在本次网络研讨会上,我们将听取上海交通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系纳米技术专家张春雷博士的演讲。张老师将为我们介绍他在开发肿瘤成像多功能纳米探针方向的研究工作。今天,科学家对早期癌症检测的分子成像技术越来越感兴趣,张老师将介绍他在开发基于纳米颗粒的造影剂方面取得的进展,这将有望扩展这些技术的适用范围。 另外,在本次网络研讨会上,我们还将听到来自布鲁克临床前成像部门的技术专家王蕊在线介绍布鲁克的活体Xtreme II光学/ X射线系统及其广泛的多模式光学成像特性。 听众此次网络研讨会主要是针对已经在使用布鲁克公司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客户或打算使用光学成像系统并成为客户的人。进行癌症研究,纳米材料和神经科学的研究人员可能会特别关注,但也会有来自各种不同研究背景的研究者会对此议题感兴趣。 演讲者 张春雷博士 - 纳米技术专拣, 仪器科学与工程系,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王蕊博士 - 布鲁克临床前影像部门王蕊博士将在网络研讨会上首先介绍布鲁克光学成像系统的最新功能和升级,随后将介绍与癌症研究,神经科学,纳米技术和药代动力学的相关应用。布鲁克最新升级的光学成像系统,In-Vivo Xtreme II,可以提供共定位的五种成像模式,包括生物发光成像(BLI),从可见光到近红外的多光谱荧光成像(MS-FLI),独特的直接放射性同位素成像(DRI ),切伦科夫成像(CLI)和X射线成像。接下来,张博士将会谈论他研究的主要焦点,关于开发金纳米材料作为多功能纳米颗粒的造影剂进行多模态癌症诊断。他将探讨这些成像剂的功能,影响和作用。张博士和他的团队最近开发了一种简单而省时的方法,用于合成适用于不同成像模态的带有几种造影剂的纳米结构,以提高癌症诊断的准确性。研究人员设法将金纳米簇(GNCs)在水溶液中组装成单分散球形颗粒(GNCNs),这增强了肿瘤的多模态成像。 张博士认为,这种研究开发可能被用在癌症诊断中其他超小型纳米粒子组装的指导方法或依据。 注册请点击以下链接Register for this webinar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Surfaces and Interfaces》报道了中科院海洋所和中科院物理所合作,制备出七星瓢虫状银纳米颗粒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在模拟高压下实现10-6 M磷酸乙醇胺分子的检测,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耐压性,为未来深海原位检测低浓度的微生物代谢产物提供了新手段。由于深海环境极端复杂,深海原位探测面临巨大挑战。研究组在之前的工作中,利用自主研发的深海拉曼探针系统,成功实现了高温热液喷口流体温度、成分、矿物和上覆生物群落水的物理化学参数的原位检测。但是缺乏对深海原位一些大分子,特别是深海极端环境下生存的各种微生物的相关代谢产物和中间体的检测手段。同时,在国际上深海微生物细胞外代谢产物也无原位检测方法,传统的检测方法耗时久、成本高、灵敏度低。因此深海细胞外代谢产物的原位探测十分困难,面临巨大的挑战。研究团队利用高温退火工艺对镀银膜的石英进行热处理,成功制备类似七星瓢虫斑点样的银纳米颗粒SERS基底材料。该基底材料具有强抗氧化性,且可耐受深海高压环境,保障了2022年南海冷泉生态系统原位探测航次的成功,在满足深海原位探测需求的同时,也适用于极端工业环境的检测。
罗姆仪器(LUM)邀请您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奶业盛会第十二届中国奈叶大会暨中国奶业展览会和2021中国奶业20强(D20)峰会将于2021年7月17日-19日(周六-周一)在合肥湖滨国际会展中心来开帷幕,罗姆仪器(LUM)诚邀您莅临展位M.F65,指导交流!公司介绍:罗姆(江苏)仪器有限公司(简称罗姆中国或LUMChina),是德国LUM公司在华分公司,是生产分散体系分析仪器及表征仪器的行业领先者,并拥有多项技术专利及高端研发人才。其产品系列之LUMiFlector乳品分析仪器能为您时时或在线检测您需要的乳脂乳蛋白等指标,为您乳品检测提供解决方案。 应用领域 • 量化悬浮或乳液产品规格 • 实验室和在线版本 • 自动生产监控 • 量化悬浮或乳液产品规格 • 牛奶标准化 • 快速质量评估 • 各种液体和半液体产品:乳制品/肠内营养/饲料产品/淀粉/大豆制品/细胞、酵母等。悬浮液/饮料/辛辣酱汁、蘸酱、番茄酱等/浆料 • 生物技术 • 分散、均质、稀释 • 确定产品规格:脂肪、蛋白质、干物质、总固、液滴和粒径 欢迎转发!
如何沉积纳米粒子——纳米粒子单层膜沉积实用指南 纳米颗粒的二维致密单层膜沉积是多种技术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例如,纳米粒子单层膜可以作为传感器上的功能层,也可以用来生产用于纳米球光刻的胶体掩模。但是,怎样才能高效、可靠地得到具有三维自由度的纳米颗粒溶液,并将这些颗粒限制在横跨大基底的(二维)单层中呢?传统的纳米颗粒沉积技术纳米颗粒沉积技术种类繁多。一些相对简单和快速的方法包括溶剂蒸发、浸渍镀膜和旋涂镀膜。然而,这些技术可能会浪费大量的纳米颗粒,并且无法有效控制纳米颗粒的密度和配位结构。溶剂蒸发溶剂蒸发容易产生所谓的咖啡渍圈环效应,这种效应是由马朗戈尼流动引起的。这将导致不均匀沉积,中心的纳米粒子沉积稀疏,而边缘则形成多层纳米粒子沉积。 浸渍镀膜另一方面,如果只是用纳米粒子覆盖基底,浸渍镀膜将是一种很好的技术。然而,使用这种方法沉积纳米颗粒单分子层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同时,浸渍镀膜需要大量的纳米颗粒,这在处理昂贵纳米颗粒材料时将成为一个大的限制因素。 旋涂镀膜旋涂镀膜也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方法,因为它易于规模化放大,而且在半导体工业中是一种众所周知的技术。然而,使用这种方法,薄膜的质量和多个工艺参数紧密相关,如:自旋加速度、速度、纳米颗粒的大小、基材的润湿性和所用溶剂。这使得对薄膜属性的精确控制变得非常困难。而且,一般旋涂镀膜需要大量的纳米颗粒溶液。 气液界面的单层镀膜在这里,气液界面沉积纳米颗粒单层提供了一种高度可控的沉积方法,可以将其沉积在几乎任何基底上。纳米颗粒被限制在气液界面,界面面积逐渐减小,使得纳米颗粒更加紧密地聚集在一起,从而可以实现控制沉积密度的目的,因为单位区域面积沉积的纳米颗粒的数量很容易计算,这样对纳米颗粒的需求量就会大大降低。 单层薄膜形成后,可以通过简单的上下提拉基底即可将界面上的薄膜转移到基底上。 在线网络研讨会报名如果您对如何制备纳米颗粒单分子膜感兴趣,想获取更多这方面的知识,请报名参加由伦敦大学学院的Alaric Taylor博士举办的题为“纳米颗粒单分子层薄膜沉积实用指南”的网络研讨会。报告人Alaric Taylor简介:Alaric Taylor博士是伦敦大学学院工程和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EPSRC)研究员,他在纳米光子材料的制造,尤其是通过在气-液界面开发胶体单层自组装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报告内容:? 详细讲解纳米颗粒沉积的具体操作? 指出需要注意的事情? 讲述纳米颗粒沉积的技巧 报告时间:2018年9月13日下午3:00(北京时间)报名联系:如需参会,请填好下列表格中的信息发送至,邮箱:lauren.;姓名单位邮箱电话特别提醒:因为可能会涉及电脑、系统、耳机等调试问题,建议大家提前5-10分钟进入链接。
采用原位反应法在碳纳米管(CNTs)的管内合成CoFe2O4纳米颗粒,制备了管内填充磁性碳纳米管(IF-MCNTs),建立了管内填充磁性碳纳米管/磁性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IF-MCNTs/MSPEGC/M S)测定土壤和水藻样品中7种多环芳烃(PAHs)的分析方法。通过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研究了IF-MCNTs的结构性能。考察了萃取条件对萃取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IF-MCNTs能够有效富集萘(NAP)、苊(ANE)、芴(FLU)、菲(PHE)、荧蒽(FLA)、芘(PYR)和苯并荧蒽(B(b) FL),对应饱和萃取容量分别为197.2,247.8,293.5,387.1,488.5,504.2和43.6 ng/mg。方法线 ng/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6.8%。将所建方法应用于分析实际环境样品中7种PAHs,加标回收率在73.5%~97.2%之间,RSDs为3.4%~9.5%。方法可用于环境样品中多环芳烃的检测。管内填充磁性碳纳米管固相萃取_气_省略_谱_质谱法测定环境样品中多环芳烃_周婵媛.pdf
图注:&ldquo 夕阳下的干草垛&rdquo ,1891,克劳德· 莫奈 喜欢莫奈作品的人们总有这样一个习惯,当他们看到任何自己中意的画作时都会利用莫奈作品的标准去评价,比如&ldquo 那幅画好有莫奈作品的感觉!&rdquo 。莫奈会在自己的作品角落处签下自己的名字,这也成为后人用来辨别其作品的主要线索。 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数学信息科技学院日前正式宣布,确定一幅名为《余晖下的干草垛》的绘画作品出自法国著名印象派大画家克劳德· 莫奈(Claude Monet)之手。《余晖下的干草垛》创作于1891年,在此之前各方都怀疑其是莫奈的作品之一,但一直没有找到相关的证据。 于韦斯屈莱大学数学信息科技学院的研究团队为了证明《余晖下的干草垛》出自莫奈之手,其采用各种办法试图寻找藏在画面角落上的莫奈签名,而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之后莫奈的签名早已被画布上的其他物质所掩盖。 《余晖下的干草垛》是一幅彩色蜡笔画,自上世纪50年开始该幅作品一直收藏于芬兰塞拉基乌斯美术基金会。于韦斯屈莱大学艺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使用高光谱镜头检查画作表面的元素,这种镜头能够捕捉到画作表面近红外区域256种不同波长的光线,而上述光线是人类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 研究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ldquo 高光谱镜头在使用过程中发挥了扫描仪的作用,其每次对于画布上的一条线进行扫描。在扫描过程中镜头可以记录下不同波长的光线,而经过预先特殊设置的摄像头可以记录下设置者需要的光线的波长,这样我们就能够掌握画面上一些肉眼看不到的图样颜料数据。&rdquo 在利用高光谱摄像头对画面扫描完毕之后,其获取了大量有关画面表面的颜料图样数据,这是研究人员将莫奈本人签名图样的数据同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比对,两者的结果显示吻合,这也就意味着《余晖下的干草垛》画面上有莫奈的签名,也就证明了《余晖下的干草垛》是莫奈的作品。 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1872年,莫奈创作了扬名于世的&ldquo 日出· 印象&rdquo 。这幅油画描绘的是透过薄雾观望阿佛尔港口日出的景象。直接戳点的绘画笔触描绘出晨雾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种色彩赋予了水面无限的光辉,并非准确地描画使那些小船依稀可见。真实地描绘了法国海港城市日出时的光与色给予画家的视觉印象。由于它突破了传统画法的束缚,有位批评家就借用词画的标题,嘲讽以莫奈为代表的一批要求革新创造的青年画家为&ldquo 印象主义&rdquo ,这一画派以此得名。
6月26日,罗氏公司表示,投资纳米孔测序公司Stratos Genomics,拟在纳米孔测序方面展开新一轮的战略合作。 上个月,Stratos Genomics曾公开表示已经进行B轮融资,融资金额在1000万到1610万美金。而近期罗氏方面表示在Stratos Genomics融资额内贡献了一部分资金,而是否会进一步增资则有待看完两公司接下来的合作。 现在,罗氏公司的研究员已经与Stratos Genomics公司的研究人员在扩增序列(Sequencing by Expansion,将DNA分子扩增成更大的分子)方面展开合作,然后采用蛋白纳米孔技术读取Xpandomers。 具体来说,罗氏的团队将提供蛋白质设计、聚合酶突变、核苷酸化学修饰、罕见的试剂的设计与制造设计等专业知识,旨在采用&ldquo 高效、低成本的样品制备方法&rdquo 进行DNA Xpandomers。 这是罗氏与测序公司在近期内达成的第二个交易(6月初,罗氏公司斥资3.5亿美金收购DNA测序公司Genia Technologies)。 &ldquo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与Stratos Genomics以及最近收购的Genia Technologies展开研究合作,让罗氏在测序市场上创造潜在的颠覆性技术,&rdquo 罗氏测序部(Roche Sequencing Unit)主管Dan Zabrowski如是说。 分析人士表示,纳米孔测序器仍然是一个早期产品,无论是业内的测序公司,还是罗氏的合作者,都很可能在市场上竞争&ldquo 牛津纳米孔技术。 据称,尽管Illumina公司年初已经上市了&ldquo 千美元测序服务&rdquo ,但是其仍在与来自华盛顿大学和阿拉巴马大学的研究者开发纳米孔测序技术,目前正在开发自己的纳米孔测序器。
2016年12月11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项目“纳米尺度多场物性与输运性质测量及调控”启动实施工作会议在深圳召开。南京大学祝世宁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院士、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何丹农教授等10余位项目咨询专家、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代表、以及项目和课题承担单位的负责人和研究骨干参加了会议。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联合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共同承担。项目旨在揭示光电、热电、磁电材料和器件的微观结构、局域响应和宏观性能的关联,分析铁电极化对光电转换的调控作用,界面和缺陷对热电输运的影响,以及微纳结构和磁电耦合的相互作用,发展基于多功能扫描探针的纳米测量与调控技术,在纳米尺度综合定量测量调控材料电学、光学、磁学、力学和热学多场物理及输运性质,并以此解决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的一系列关键科学问题,进而形成一系列原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思想(如宏观微观协同调控测试)、新技术(如多功能扫描探针激励和多场原子力显微样品加载)、新方法(如跨尺度实验测试、数据采集、和计算模拟)和新发现(如光电、热电、磁电多场物性和耦合新机制),推动纳米技术、高速低能耗信息处理与存储、微电子器件、高效清洁能源以及精密仪器等产业和领域的发展。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代表对项目的执行和管理提出要求,强调了纳米科技重点专项项目“重立项、重过程、重验收”的基本原则,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和研究人员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项目组织实施,加强课题间的交流,立足学科领域发展前沿,力争在重大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问题上取得原创性突破。项目负责人李江宇教授介绍了项目的整体情况,各课题负责人就课题的具体研究目标、实施方案、研究难点以及如何突破、下一步工作计划等进行了详细介绍。项目咨询专家就项目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等给予指导,对项目的执行和管理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希望通过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功能扫描探针的纳米测量与调控技术,为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方面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工具。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罗氏(Roche)近日宣布,已收购纳米孔测序开发商Stratos Genomics以进一步开发用于诊断服务的DNA测序。目前,该交易的财务细节和其他细节尚未披露。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通过对个体DNA测序产生的基因组学见解在未来的个性化医疗和临床诊断中将发挥关键作用。罗氏致力于开发一种纳米孔测序仪,旨在为医学界和最终的患者提供更快、更准确的医疗信息,以预测风险和检测疾病。这项投资补充了罗氏纳米孔技术的开发,其目标是提供从患者样本到诊断结果的端到端测序解决方案。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Stratos Genomics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是一家早期阶段的测序技术公司,开发了一个名为扩展测序(Sequencing by Expansion,SBX)的技术平台,这是一种快速的纳米孔DNA测序技术,能在60分钟内产生结果,只需15分钟的动手时间。SBX技术可用于肿瘤靶向检测和全基因组检测,以快速诊断疾病。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据悉,SBX是第四代DNA测序技术,它可在纳米孔检测器分析之前,利用简单的生化反应将DNA序列编码为一种高度可检测的替代聚合物,称为“Xpandomer”,每个DNA碱基的信号被放大了50倍。Xpandomer聚合物在高信噪比报告器中编码序列信息,从而可在低成本纳米孔仪器中进行单分子测序。这一过程消除了其他测序技术所需的许多样本前处理工作,有望在不到一小时内帮助进行快速诊断和治疗。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src= 测序技术.jpg alt= sbx测序技术.jpg /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SBX技术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该技术消除了其他测序技术所需的大量样品制备程序,整个过程很快,不到一小时,使得快速诊断和治疗成为可能。罗氏方面表示,SBX方法仍在开发中,罗氏计划利用SBX方法,开发一种从患者样本到诊断结果的端到端测序解决方案。未来开发的纳米孔测序仪将结合电子和生物成分对DNA进行测序,以用于临床诊断检测。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此次收购,将为罗氏提供获得Stratos Genomics独特化学技术平台SBX的途径。罗氏纳米孔测序仪一经开发,将采用一种结合电子和生物成分的新方法对DNA进行测序,以实现快速、灵活、廉价的临床诊断测试。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罗氏诊断(Roche Diagnostics)首席执行官Thomas Schinecker表示:“罗氏致力于采用针对个人基因和疾病特征的技术,为最具挑战性的临床疾病创造创新的诊断方法。这些解决方案将满足研究和临床实践的需求,实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的承诺。我们期待着在迈向下一代医疗保健的同时,进一步推进我们的测序技术,并欢迎Stratos Genomics公司世界级的科学家和员工加入罗氏公司。”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SBX化学的加入,一旦完全开发,将实现全外显子和全基因组测序及多目标临床应用,有望为医疗界提供一个负担得起的、快速、灵活的结果。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Stratos Genomics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ark Kokoris表示:“我们很高兴加入罗氏家族,这将使我们能够将我们独特的SBX化学与罗氏的纳米孔测序仪结合起来。凭借我们的专业知识和互补技术,我们完全有能力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可扩展的、高性能的测序服务。”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Stratos Genomics将继续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运营,此次收购协议的财务细节未披露。 /p
蓝宝石盘上生长的腺癌细胞,可观察单细胞内纳米药物的三维空间分布,图片由蔡司冷冻光电关联解决方案拍摄 纳米药物作为一个新兴的药物领域,有别于传统药物,在延长药物半衰期、药物靶向、提高药物稳定性和作用效率等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为药物研究提供了全新的领域。 纳米创新药物的研发过程离不开显微成像技术在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的多重应用,其中重要的纳米颗粒的形貌与结构表征和药物的功能性评价上,都需要显微镜将其可视化,助力以攻克相关研发难题,加速产业化进程。 负载金颗粒的 SiO2 球,图片由蔡司场发射扫描电镜GeminiSEM拍摄 从实验室到临床,纳米药物创造“看不见”的微观奇迹,蔡司显微成像提供多模态跨尺度的完整成像解决方案,见证每个微观瞬间,助力纳米药物研发的方方面面: l 药物颗粒表面形貌,内部结构及其在三维空间的分布情况分析l 纳米药物在亚细胞水平,3D 细胞团,类器官模型中的高分辨率观察l 作用机制研究及靶标生理功能的表现l 药物对细胞活性及毒性,健康活力的影响l 药物生产管理的可追溯工作流程 干粉吸入剂颗粒,图片由蔡司高分辨3D X射线显微镜拍摄 会议信息 显微成像赋能生物制药系列网络研讨会:纳米药物专题时间:7月26日 星期二 14:00-15:00 扫描二维码报名参会 显微成像赋能生物制药系列网络研讨会:7月 纳米药物专题8月 肿瘤免疫专题9月 制剂工艺专题10月 细胞治疗专题 本系列网络研讨会由蔡司显微镜与广州千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举办
据致道资本官微消息,近日,致道资本已投项目——苏州光舵微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光舵微纳)完成由国投创合投资的近亿元B+轮股权融资。 作为国内领先的纳米压印技术完整方案提供商,光舵微纳经过多年的研发及市场应用推广,制造出了多款研发型纳米压印设备及全自动量产型纳米压印设备,实现了设备、耗材及工艺的全方位突破。纳米压印技术是微纳加工领域的一项关键底层技术,在国际半导体蓝图(ITRS)中,该技术被列为下一代半导体加工技术的重要代表之一。光舵微纳在LED图形化衬底产业(LED-PSS)处于绝对的技术及市场领先地位,纳米压印设备及耗材已在客户端实现超过4000万片LED-PSS的大规模稳定量产,在此应用场景上实现了对尼康光刻机的产业化替代,并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同时,积极拓展纳米压印技术在高端半导体、AR衍射光波导、生物检测器件、消费电子等诸多重大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并取得了重要进展。此次融资完成后,光舵微纳将继续提升其核心研发团队的技术实力,积极研发应用于多个重要场景的高端纳米压印设备并进行广泛的市场开拓,进行产线扩充,推进纳米压印技术在更多应用领域的导入,打造从产品、系统到整体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助力我国半导体制造产业的高速发展。
光纤通信因其具有高带宽、低损耗、重量轻、体积小、成本低、抗电磁干扰等优点,已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支柱。同时,传统的微波无线技术也展现出了有效的泛在感知与接入能力。而将上述两种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则诞生了微波光子学。微波光子学为电子传感和通信系统提供了上述优势,但与非线性光学领域不同的是,到目前为止,电光器件需要经典调制场,其变化由电子或热噪声而不是量子涨落控制。从理论到实际的量子通讯不仅需要用于量子纠缠的组件,而且还需要一个低损耗和鲁棒性很好的网络来做进一步的数据分发和传输。超导处理器与光通信网络的接口问题是量子领域的一个开放性问题,也是目前面临的大挑战。近期,奥地利科学技术研究所(位于奥地利克洛斯特纽堡)的约翰内斯芬克小组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解决办法。他们通过使用纳米机械传感器将双向和芯片可伸缩转换器的超导电路集成到大规模光纤网络中开辟了一条道路(如图一所示)。文章中介绍了一种可在毫开尔文环境下工作的腔电光收发器,其模式占用率低至0.025± 0.005噪声光子。其系统是基于铌酸锂回音壁模式谐振器,通过克尔效应与超导微波腔共振耦合。对于1.48 mw的大连续波泵浦功率,演示了X波段微波到C波段电信光的双向单边带转换,总(内部)效率为0.03%(0.7%),附加输出转换噪声为5.5光子(如图二所示)。10.7兆赫的高带宽与观测到的1.1兆赫噪声光子的非常慢的加热速率相结合使量子有限脉冲微波光学转换触手可及。该装置具有通用性和与超导量子比特兼容的特点,为实现微波场与光场之间的快速、确定的纠缠分布、超导量子比特的光介导远程纠缠以及新的多路低温电路控制和读出策略开辟了道路。图一: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二:转换噪声与模式布居结果在10mK温度下,实现转换的关键是:光纤与微波芯片的对准和稳定连接需要一套用于x、y和z精密移动的位移台。实验中使用了attocube公司的 ANPx101/RES/LT-linear x-nanopositioner,ANPz101/RES/LT-linear z-nanopositioner,ANPx101/ULT/RES+/HV-Linear x-Nanopositioner和ANPz102/ULT/RES+/HV-linear z-nanopositioner系列mk环境兼容的位移台。attocube公司是上著名的端环境纳米精度位移器制造商,已为全科学家生产了4000多套位移系统,用户遍及全球著名的研究所和大学。它生产的位移器设计紧凑,体积小,种类包括线性XYZ线性位移器、大角度倾角位移器、360度旋转位移器和纳米精度扫描器。图三 attocube低温强磁场位移器,扫描器,及3DR旋转台低温mK纳米精度位移台技术特点如下: 参考文献:[1] Nature Communications 11, 4460 (2020) [2] PRX Quantum 1, 020315 (2020)
金纳米微粒(左)在一组光镊子中的运动被用来探测由周围其他纳米微粒的膨胀所触发的声波。图片来源:Ohlinger等,《物理评论快报》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病毒听起来像什么,或者一个细菌在宿主之间游走会发出什么噪音?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由于世界上最小耳朵的发明,你或许很快就有机会搞清这一切。“纳米耳”——被一道激光束俘获的金微粒——能够探测到仅为人类听觉阈值一百万分之一的声音。研究人员认为,这项研究将开启“声学显微术”的一个全新领域,后者是利用生物体释放的声音对其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 纳米耳的概念起源于1986年被称为光镊子的一项发明。这种镊子利用一个透镜将一道激光束聚焦到一点,从而能够抓住微粒并移动它们。光镊子已经成为分子生物学和纳米技术的一种标准工具,帮助研究人员向细胞内注入脱氧核糖核酸(DNA),甚至在DNA注入后对其进行操作。光镊子还能够用来测量作用于微观粒子上的极小的力 一旦你用激光束控制住你的粒子——而不是由你来让其移动,你便只须用一台显微镜或其他合适的观测设备观察它是否在自动地运动。这也正是纳米耳遵循的道路。 声波随着它们经过的介质粒子的前后移动来传播。因此为了探测声音,你需要对这种前后运动进行测量。德国慕尼黑大学光子学与光电学研究团队的光物理学家Jochen Feldmann和同事将一个直径60纳米的金微粒浸入水中,并用光镊子夹住了它。 Feldmann的研究团队记录并分析了该粒子响应声振动所产生的运动——这种声振动由在附近水中的其他金纳米粒子的激光感应加热所导致。除了具有前所未有的敏感性外,他们的纳米耳还能够计算声音来自于哪个方向。研究人员提出,使纳米耳的三维阵列一道工作将能够用来监听细胞或微生物,例如细菌和病毒,随着运动和呼吸,它们都能够释放出非常微弱的声振动。Feldmann表示:“这里显然存在着医学上的可能性,我们可以用其来研究适当的人群,但我们首先必须搞清它是如何工作的。” 丹麦哥本哈根市玻尔研究所光镊子实验室的生物物理学家Lene Oddershede对此印象深刻,并推测这篇论文会激发该领域的其他科学家在研究微生物时寻求声波的帮助。她说:“这真是一个有趣的想法,并且我们很容易做到这一点,但我们之前从未进行过任何尝试。”然而Oddershede警告说,“我只能说这篇论文从这个意义上将是很鼓舞人心的”,但在超声显微镜变为现实之前,这项试验的设置还需要显著细化,以改进其区分来自随机分子运动的声波的能力。但她对此表示乐观:“我相信他们能够相当快地改进这一设备。” 研究人员在最新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PRL)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近期,南京大学陆轻铱教授&高峰教授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强磁场中心、中国科大合作,依托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SHMFF),发现一种晶体结构中微妙的竞争和协作关系,在螺旋和解旋产物晶体结构之间建立了微妙的能量平衡,首次实现了纳米线与纳米螺旋之间的多重可逆变化(图1)。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纳米螺旋的可逆变化是自然界、生命过程中最精致和最重要的现象之一。然而,纳米材料扭转形成螺旋晶体通常比较困难。目前已报道的纳米螺旋生成的驱动力通常是不可逆的,其反向过程(解旋)难以实现,纳米螺旋经解旋后再重新螺旋则更加困难。因此,化学反应的两个稳定晶态产物之间的多重可逆扭转变化是超低概率事件,需要在它们之间建立非常微妙的能量平衡。长期以来,这种纳米螺旋的可逆变化一直被认为难以获得。本项研究中,电子顺磁共振(ESR,包括高场ESR)(图2)证明纳米螺旋中Co(II)配位环境的变化以及对称性的降低。固体核磁共振谱和太赫兹谱表明π-π相互作用是螺旋生长中的关键作用力。研究人员结合理论计算和各种验证实验,推测出螺旋机制来源于缩合反应和π-π堆积过程之间的竞争作用(图3),这种独特的竞争生长机制以及生长方式的微观可调性,是构建细致可调的能量平衡体系、实现螺旋可逆变化的关键。针对性地设计改变分子间作用力,精细调控不同方向生长速度,使整体结构保持不变,能量平衡方向定向改变,成功实现了纳米结构的螺旋、解旋和再螺旋。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晶体可逆变化设计的新概念,这种基于调控分子间相互作用促成晶体多重可逆转化的精细调变技术,为晶体学带来一个全新视角,丰富了晶体学理论,使多重复杂可逆过程的实现成为可能。 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杜薇为文章的第一作者,南京大学陆轻铱教授和高峰教授、中国科学院强磁场中心陆轻铀研究员和王俊峰研究员、中国科大江俊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的经费资助。
本文作者:Aileen Sammler 作为德国耐驰60年发展回顾的一部分,本文将介绍德国耐驰总经理Jürgen Blumm博士在其论文中对膨胀计的研究,以及已获专利的纳米眼测量系统是如何彻底改变膨胀计的。1995年,Jürgen Blumm在耐驰应用实验室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通过与维尔茨堡大学合作的烧结优化研究项目,他将他的论文专注于“烧结过程前后高性能陶瓷的热特性”这一主题。测量方法扩展并结合了他的博士论文,为烧结过程的分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动力学模拟计算为陶瓷材料烧结过程的优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Jürgen Blumm是最早利用膨胀计(DIL)研究多步烧结动力学的人之一。图:在2002年NGB成立40周年之际展示膨胀计——左起:Jürgen Blumm博士、Dagmar Schipanski教授、Hans Peter Friedrich博士和Wolf Dieter Emmerich博士(1974年至2005年任耐驰总经理)Jürgen Blumm博士论文节选:“在高性能陶瓷的生产中,在大多数情况下,粉末状的原材料会被添加剂(粘合剂、烧结添加剂)抵消。然后,粉末通过模压工艺(如压制)转化为坯体。”然后,通过烧结过程使材料凝固,凝固过程中粉末颗粒粘合在一起,孔隙率降低。烧结通常是热处理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对陶瓷的结构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在当今许多工业领域,材料和部件都采用了计算机辅助建模和制造工艺优化的方法。例如,多年来,铸造技术中优化凝固过程的模拟程序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陶瓷元件的生产中,这些方法尚未建立。通过膨胀计测量长度变化,并随后对测量数据进行热动力学评估,可以深入了解烧结过程中的复杂过程和反应过程,而仅仅通过膨胀测量是无法实现的。此外,热动力学分析的使用还提供了通过计算机辅助模拟优化陶瓷材料致密化的可能。”获得专利的纳米眼测量系统:膨胀计的一场革命谁还记得?过去,长度变化是通过感应式位移传感器检测的。这种模拟测量原理表现出不便的非线性,必须反复手动校准。现在,德国耐驰的专利纳米眼测量系统具有100%的线性。由于校准是在测量系统的制造过程中进行的,因此不再需要校准。2015年,德国耐驰通过DIL Expedis® 系列引入了膨胀计测量系统的革命性新概念。当时新集成的纳米眼测量系统基于光电测量传感器和力的施加的相互作用,其在致动器的帮助下被精确控制。从那时起,无论样品的膨胀或收缩如何,都可以施加10mN到3N之间的恒定力。在此之前,不可能在保持相同分辨率的同时增加测量范围。纳米眼测量系统提供了以前无法实现的分辨率,在高达50 mm的整个测量范围内,分辨率高达0.1 nm,且具有完美的线性。耐驰(NETZSCH Gerätebau)机械开发负责人Fabian Wohlfahrt博士解释说:“已获专利的测量系统的其他重要技术特性包括无摩擦膨胀、力控制回路,以及通过自动样本长度测量提高测量范围,同时提高分辨率和减少操作员影响。”自2012年以来,Fabian Wohlfahrt博士一直在耐驰工作,他撰写了关于纳米眼膨胀计测量系统开发的博士论文。但耐驰不仅使膨胀行为的测定更加准确,还简化了在开始测量之前正确插入样品的过程。多点触控软件功能可帮助用户在插入样本后正确安装样本。此外,不再需要手动确定样本长度。如今,纳米眼膨胀计测量系统自动处理所有这些任务。照片:纳米眼测量单元示意图点击直达:热膨胀仪专场德国耐驰展位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左)等研究人员利用MinION设备在南极泰勒谷测序微生物DN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图片来源:Sarah Johnso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Christopher Mason有一个喜欢在会议上展示的技巧。通过从志愿者手机上收集的化验样本获取DNA,他和同事能在一个小时内现场进行谱系分析,甚至详细描述出捐赠者一天的生活细节。“我们能从手机上的残留物预言谁刚吃了一个橘子或者谁吃了猪肉。”美国纽约威尔康奈尔医学院计算生物学家Mason表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他通过利用一种由英国牛津纳米孔技术公司(ONT)研发、名为MinION的手持测序设备实现了这种快速分析。MinION会让DNA长链穿过被称为纳米孔的小孔,并且探测由DNA的4个核苷酸组件引发的电流微小变化,从而阅读序列信息。虽然Mason的展示是对该设备性能的轻松说明,但早期用户也积累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科学成就。MinION在监控2015年埃博拉病毒爆发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乘船到达过南极甚至进入了太空轨道。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不过,大小和一幅扑克牌相当的MinION仅在全球测序市场上占据了一小部分份额。这个市场仍由位于加州圣地亚哥的启迪公司主导。虽然启迪领先了近10年,但ONT及其用户也正在努力克服技术挑战——最突出的挑战是较高的出错率。与此同时,竞争的企业希望对这种概念上很简单但技术上很复杂的测序策略稍加创新,从而超越ONT。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strong 在传染病研究人员中最受欢迎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事实证明,MinION在传染病研究人员中尤其受欢迎。例如,伯明翰大学微生物基因学家、MinION早期采用者Nicholas Loman同全球病毒“热点区域”的同行合作,共同监控埃博拉在西非以及寨卡在巴西的传播。“他们基本上能在48小时内建立一个测序实验室并使其运行,并且可以把设备打包装到能携带的行李箱里。”加州大学生物物理学家Mark Akeson表示。Akeson开展了纳米孔测序法方面的一些基础性研究,并且是ONT咨询委员会成员。Loman表示,这种可携带性是一种巨大的优势,但大量的数据输出可能会难以掌控。“我们在巴西几乎要成功了,但因为设备过热,我的苹果电脑崩溃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一些团队正在探寻临床微生物学应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生物信息学家Lachlan Coin开发了实时数据分析算法,以便检测血液样本中的耐药细菌。在利用培养细菌开展的早期测试中,Coin团队能在10个小时内辨别出一个样本中的所有抗药基因。Coin介绍说,现在的技术能让这一时间减半,但利用真实样本(人类DNA会将细菌DNA淹没)的做法正在令这一过程复杂化。“我认为,再过一年左右,我们将能在6个小时内辨别出病人样本中的抗药基因。”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其他研究人员正在探寻宏基因组学,目标是全面描述样本中的所有生物体。原则上,流动细胞中的每个纳米孔都能被用于同时检测不同的基因组。“你可以获得存在的任何物种——细菌、病毒和人类DNA的完整基因图谱。”Mason介绍说。他利用纳米孔测序对因肮脏出名的纽约地铁系统开展了宏基因组学调查,并且雄心勃勃地计划对更加荒凉的环境——包括火星进行分析。Mason同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合作证实,MinION在国际空间站零重力条件下表现良好。他和同事希望,有一天能将该技术用于研究火星,并且为正在进行的寻找地外生命提供帮助。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回到地球,佛蒙特大学遗传学家Scott Tighe在南极麦克默多干河谷运行了MinION。在那里,他的团队用了两个多小时对微生物样本进行了测序。“设备停止运行的原因在于外面太冷了:电池到最后没电了。”同Tighe就若干项目有过合作的Mason解释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strong 瞄准哺乳动物基因组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诸如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所长Adam Phillippy等纳米孔方面的资深专家将微生物基因组组装视为“一个已经解决的问题”。如今,他们有了更高远的目标:含有数十亿个而非几百万个核苷酸的哺乳动物基因组。今年,一个包括Phillippy、Loman和加拿大安大略癌症研究所生物信息学家Simpson在内的研究团队报告称,他们仅利用达到很高准确度的MinION数据便组装了完整的人类基因组。Simpson介绍说,平均的重叠群大小达到百万碱基级别,精度值最高为99.44%。搭配使用启迪公司的短序列技术,该团队将准确度提升至99.96%,尽管这仍落后于99.99%的金标准准确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不过,在人类基因组分析的其他方面,纳米孔要更加擅长。例如,目前的人类基因组组装仍不完整,因为高度重复的区域对短序列分析“并不感冒”。一个由加州大学基因组学研究人员Karen Miga领导的团队证实,纳米孔能帮助研究人员填补这些空白。Miga团队利用150千碱基对序列重构了人类着丝点,即真核生物染色体上高度重复的基因组。对该领域的研究此前是一片空白。同Miga开展合作的Akeson预测,离组装出真正完整的基因组序列可能仅有几年时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纳米孔分析还非常适合绘制外基因标记——对单个核苷酸进行的微小化学修饰,会影响基因表达。大多数测序平台利用的是清除这些标记的样品制备方法,但纳米孔平台可直接分析修饰的DNA。Simpson和来自约翰斯· 霍普金斯大学的Winston Timp证实,他们能训练软件区分甲基化胞苷酸和正常胞嘧啶的电信号,准确度约为90%。Akeson也实现了类似的成功。“我们能探测到任何试图看到的修饰。”Akeson表示,“它甚至能区分两个氢原子之间的差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strong 更多期待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不过,一些用户发现,纳米孔样本准备工具具有不可预知性。例如,一些DNA样本需要广泛的优化。“一些人做得非常好并且获得了惊人的成果,但其他人仍在挣扎。”位于马萨诸塞州的药物研发公司Warp Drive Bio首席科学家Keith Robison 表示。在去年12月的一次演讲中,ONT首席科技官Clive Brown宣称:“公司正在投入很多努力,为人们提供针对特定样本类型的调试协议,从而帮助他们优化获得的样本。”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诸多问题为竞争者带来了机遇。跟得最紧的是位于瑞士的罗氏公司。2014年,该公司并购了总部位于加州的纳米孔初创企业——珍妮亚技术公司。虽然罗氏公司对它的系统秘而不宣,但珍妮亚公司在2016年公开的一份文件中描述了“通过合成开展纳米孔测序”的策略。该技术将DNA合成酶同蛋白纳米孔配对。这种酶会读取目标DNA,并且利用带有化学标签的核苷酸建立互补序列。在每个碱基被包括进不断延长的DNA链时,它的标签被释放并穿过纳米孔,从而产生不同的电信号。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不过,ONT并未止步不前。和此前的模型相比,其两个最新的桌上型系统能传送大很多的数据量。在今年3月发布的GridION基本上可并行运行多个MinION设备。相比之下,PromethION利用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流动细胞,并且面向的是人类基因组规模的项目。“很明显,他们想让该系统在输出量方面同启迪公司的平台相媲美。”Loman表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虽然该领域取得了很多进展,但不容否认,纳米孔测序占据了支配地位。其低成本、可靠测序的前景令研究人员兴奋不已。“作为计算机科学家,我总是非常渴望数据。”Phillippy表示,“所有微生物学实验室和大学课堂都能产生测序数据的想法非常诱人。”& /p
导读随着药学与合成化学的发展,以载药颗粒为代表的药物控制释放体系逐渐成为了提高药物利用率、安全性以及有效性的利器。在载药颗粒的制备过程中,如何确保载药颗粒正确承载对应药物并避免外源颗粒混入是研究的重中之重。在众多分析方法中,红外光谱因其专属性强(几乎每种药物都有自己的特征红外光谱)、整体性突出(可提供整个药物的结构信息,而非某一药物的某一功能基团)成为了药物鉴别普及率高且应用广泛的一种方法。而传统红外光谱存在空间分辨率不足、制样要求颇高等问题,很难进行高精度无损的药物鉴别,尤其是对溶剂中的药物分析更为困难。 创新性mIRage红外针对现存问题,美国PSC公司基于创新性的光学光热红外(O-PTIR)技术研发推出了全新非接触亚微米分辨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mIRage。该系统不仅具备传统FTIR的所有特性,还将分辨提高至500 nm,可在亚微米尺度上实现药物载体与药物的观测,有助于研究药物载体的化学性质与药物在载体上的分布,排除外源颗粒的污染。mIRage还能够在不接触样品的情况下进行检测,极大的简化了样品制备过程,全程对样品无污染,并且没有米氏散射问题,可在不平整的表面上取得良好的谱线。其特有的检测机制能够很大限度上避免水的干扰,真正实现多种环境下对载药颗粒的检测。非接触亚微米分辨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mIRage 为助力国内在药物等前沿领域的发展,2020年,Quantum Design中国与美国PSC公司达成协议,成为其在中国的独家代理,携手将非接触亚微米分辨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mIRage系统引入国内。设备引入至今,已助力中国科研工作者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突破: 一、治疗2型糖尿病的利拉鲁肽缓释微球研究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马光辉院士团队研发了用于治疗 2 型糖尿病有效期长达1个月的利拉鲁肽缓释微球,并利用mIRage对利拉鲁肽微球的药物与载药颗粒的化学成分与空间分布进行了鉴定,该成果以《Development of 1 Month Sustained-Release Microspheres Containing Liraglutide for Type 2 Diabetes Treatment》为题发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利拉鲁肽被广泛地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但其药物半衰期为11~15小时,需每日服用,患者依从性较差。该团队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了W1/O/W2法结合预混膜乳化技术,研制出了可以缓释1个月的利拉鲁肽微球,获得了8%的载药量和85%包封率,验证了利拉鲁肽微球有效降低了空腹血糖 (FBG) 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水平,有效提高了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如下图所示,该团队使用mIRage对利拉鲁肽微球的药物与载药颗粒的化学成分与空间分布进行了鉴定。图A为特征峰为1657cm-1波峰(代表酰胺I峰)的利拉鲁肽在缓释微粒的横截面中的分布,图B为特征峰为1755 cm-1波峰(代表C=O)的PLA材料在缓释微粒的横截面中的分布。由图可知,在利拉鲁肽缓释微粒中可以明显地检测到利拉鲁肽与PLA在1657cm-1与1755 cm-1波段的特征峰,表明该颗粒的确载有利拉鲁肽药物,且该药物在缓释颗粒内均匀分布。该研究成果表明利拉鲁肽缓释微球在 2 型糖尿病临床的应用中有着巨大潜力,并为克服患者依从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二、基于益生元的阿托伐他汀纳米无定形载药颗粒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王璐璐团队研发了一种基于益生元的阿托伐他汀(AT)纳米无定形载药颗粒(PANA),该团队借助mIRage成功实现对载药颗粒的原位成分分析。该结果以《Prebiotic-Based Nanoamorphous Atorvastatin Attenuate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by Retrieving Gut and Liver Health》为题发表于Small Structures上。该团队构建了一种基于益生元的AT 纳米无定形载药颗粒(PANA),通过恢复肝脏和肠道健康来提高 AT 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NAFLD)的疗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 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和复合性的,其中脂质代谢紊乱引起的脂毒性是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阿托伐他汀 (AT)是使用较为广泛的降脂药物,然而,AT在肠道中的吸收率较低且该药物会对肠道菌群造成破坏。与口服AT相比,构建PANA载药颗粒在肝脏组织中表现出更好的药物积累。此外,PANA干预有效恢复了肠道健康,重建了肠道菌群,并改善了肠道免疫力、屏障完整性和炎症。如下图所示,该研究团队使用mIRage对PANA的化学成分与空间分布进行了鉴定。下图为菊粉(益生元主要成分)、AT、PANA的红外光谱图。PANA中随机选择的样品的红外拉曼光谱如图C(左)所示。AT中1523 cm-1处的羰基吸收在菊粉样品中没有信号为AT的特征峰(菊粉无此吸收峰)。按照 1523&thinsp cm-1(绿色)和 1036&thinsp cm-1(红色)的映射,活性 AT和益生元基质的图像在扫描区域(黄色)显示出相同的分布,这意味着 AT 和菊粉在颗粒中均匀混合。此外,在 PANA 颗粒中可以观察到 AT 在 1580&thinsp cm-1的苯吸收、1457&thinsp cm-1的强 C-C 吸收和菊粉在 1164&thinsp cm-1 的 C-O 拉伸。这些数据清楚地证实了活性药物在益生元基质中的封装和相对均匀的分布。该研究表明,与口服AT相比,PANA 治疗可显著抑制体重增加和脂肪沉积,降低血浆脂质水平,并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和肝脏炎症。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前瞻性的治疗 NAFLD 的策略,即利用纳米技术与功能性生物材料协同作用。 三、药物干粉气溶胶的纳米化学研究悉尼大学的陈克俭(Hak-Kim Chan)团队借助mIRage等设备,探究了光学光热红外光谱法用于药物干粉气溶胶的纳米化学分析。该结果以《Optical photothermal infrared spectroscopy for nanochemical analysis of pharmaceutical dry powder aerosols》为题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上。在本研究中,该团队旨在分析药物和辅料在不同大小的固态药物干粉吸入(DPI)气雾剂颗粒中的分布。对颗粒化学成分进行常规湿法测定,无法区分复杂DPI制剂中颗粒的空间分辨形态和化学成分,该团队使用了基于光学光热红外技术(O-PTIR)的mIRage表征了从微米到纳米级的药物 DPI 制剂颗粒的化学成分。这些制剂是通过喷雾干燥溶液或悬浮液制备的,该溶液或悬浮液包含吸入皮质类固醇丙酸氟替卡松、长效β2-激动剂沙美特罗辛萘酸酯和辅料乳糖。活性成分丙酸氟替卡松和沙美特罗辛萘酸酯广泛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该团队通过mIRage光谱证实了与丙酸氟替卡松 (1746cm-1、1702cm-1、1661cm-1 和 1612cm-1)、沙美特罗辛萘甲酸酯 (1582 cm-1) 和乳糖 (1080 cm-1) 相关的峰的存在(见下图)。在从溶液喷雾干燥的各种粒径颗粒中,药物与乳糖峰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表明气雾剂配方中的药物和乳糖含量均匀。相反,悬浮喷雾干燥配方显示从级联撞击器第1至第7阶段收集的颗粒中的药物含量增加,而乳糖含量降低,表明药物-赋形剂分布比率不均匀。该研究表明,O-PTIR 的定性化学成分与各种尺寸分数的传统湿化学分析相当,表明mIRage采用的O-PTIR技术适合用作筛选固态 DPI 物理化学性质的宝贵分析平台。mIRage的特有优势:&bull 亚微米空间分辨的红外光谱和成像(~500 nm);&bull 与透射模式相媲美的反射模式下的图谱效果;&bull 非接触测量模式—使用简单快捷,无交叉污染风险;&bull 很少或无需样品制备过程(无需薄片), 可测试厚样品;&bull 可透射模式下观察溶液中的样品;&bull 实现同时同地相同分辨率的IR和Raman测试;&bull 荧光显微成像实现荧光标记样品快速定位。 O-PTIR光谱测试原理mIRage-LS应用领域1. 环境微塑料微塑料颗粒(~600 nm)的O-PTIR光谱及成像分析(引自Microscopy Today, 2022, 17, 3, 76-85)2. 高分子材料1210 cm-1处采集的PP/PTFE的O-PTIR光谱和显微图像(引自Materials & Design, 211 (2021), 17, 110157)3. 半导体薄膜晶体管显示器中污染物的O-PTIR分析器件表面缺陷的红外和拉曼光谱同步(同时间、同位置)分析(引自Microscopy Today, 2020, 28, 3, 26-36)4. 生命科学脑组织的明场显微图像、O-PTIR光谱及成像分析无荧光标记条件下单个细胞的O-PTIR显微光谱及成像分析(引自Nanomedicine: Nanotechnology, Biology, and Medicine, 43 (2022) 102563)5. 文物鉴定柯罗19世纪绘画作品中锌皂异质性的O-PTIR显微光谱及成像分析(引自Anal. Chem. 2022, 94, 7, 3103–3110) mIRage国内部分发表文章一览南京大学借助mIRage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塑料表面亚微米尺度化学变化表征方法。该工作发表在知名期刊Nature Nanotechnology上。中国农业大学借助mIRage成功实现对玉米粉中痕量微塑料的原位可视化表征。该工作发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借助mIRage研究微塑料。该工作发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样机体验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客户,Quantum Design 中国子公司在北京建立了专业的客户服务中心,引入了非接触亚微米分辨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欢迎各位老师垂询。相关产品1、非接触亚微米分辨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mIRage(生物领域)2、非接触亚微米分辨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mIRage(材料领域)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刘健华教授课题组在质粒介导多重耐药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食品科学期刊 FOOD CONTROL (IF=6.652)。文章基于齐碳科技纳米孔测序平台联合二代测序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在新鲜蔬菜中发现了2种新型的介导blaNDM-5基因转移的p0111和IncHI2/ST2型质粒。发现了同时携带tet(X4)和 blaNDM 基因的大肠杆菌,并证实携带blaNDM-5基因的多重耐药IncHI2/ST3型质粒在动物、食品和人等不同生态位中广泛传播。 提示携带blaNDM-5的IncHI2质粒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对全球公共卫生可能构成潜在风险,这一点值得进一步关注。 背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被认为是抗击多重耐药(MDR)的革兰阴性病原体的最有效药物。然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的出现和快速传播对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威胁。其中,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是碳青霉烯酶的主要类型,可水解几乎所有β-内酰胺类药物,并已在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目前已经发现59种NDM酶,其中NDM-5是大肠杆菌中最主要的NDM酶。blaNDM-5基因可以被多种质粒介导转移,其中IncX3型质粒是最重要的传播载体,而blaNDM-5阳性多重耐药IncHI2型质粒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blaNDM-5基因在不同生态位菌株中的传播。新鲜蔬菜被认为是耐药基因(Antibiotic-ResistantGenes,ARGs)重要的“储存库”。日益上涨的即食蔬菜消费量需求也增加了人类通过食物链接触抗生素耐药细菌(Antibiotic-ResistantBacteria,ARB)的可能性。目前,已在蔬菜源肠杆菌科细菌中发现了多种重要的ARGs,包括blaCTX-M、mcr-1、tet(X4)、blaKPC和blaNDM。鉴于蔬菜通常未经加工或加工程度极低,ARB/ARGs有可能从蔬菜直接传播给人类,并对人类构成威胁。因此,持续监测新鲜蔬菜中的CRE对保障食品消费者的健康至关重要。成果概述在中国,CRE已经在医学临床、食品动物、环境、零售肉类和伴侣动物中得到了很好的研究,但蔬菜源CRE仅有零星的研究,且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而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华南地区蔬菜源CRE的流行情况尚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旨在调查华南地区即食蔬菜中blaNDM-5阳性肠杆菌科细菌的检出率,研究人员从广州菜市场采集的185份蔬菜样本中获得8份(4.3%)blaNDM阳性样品,阳性率高于之前在华东地区的研究(2.4%),但低于缅甸蔬菜中的阳性率(28.1%)。随后,研究团队基于齐碳纳米孔测序平台长读长优势并结合二代测序对阳性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对携带blaNDM-5基因的菌株和质粒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了blaNDM-5基因出现在p0111和IncHI2/ST2型质粒中,并对blaNDM-5阳性IncHI2/ST3型质粒特征进行分析。成果亮点1.细菌分析与鉴定从8个(4.86%)蔬菜样本中共分离获得9株blaNDM基因阳性菌株(7株大肠杆菌和2株葡萄牙柠檬酸杆菌),其中8株携带blaNDM-5基因,1株携带blaNDM-1基因(表S1)。进一步的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表明,9株blaNDM阳性菌均呈现多重耐药性,包括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等多种药物耐药。Table 1 Characteristics of blaNDM –positive Enterobacteriaceae isolates from vegetables, ChinaMLST分型结果显示,两株葡萄牙柠檬酸杆菌不可分型,7 株blaNDM-5阳性大肠杆菌属于不同的ST型,包括 ST10、ST93、ST206、ST746、ST6736、ST7058 和 ST7458。ResFinder分析显示,所有blaNDM阳性菌均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或重金属耐药基因簇(表 1)。2.质粒鉴定与特征分析9株blaNDM阳性分离株中,有8株blaNDM 基因可通过接合试验转移至受体菌中,其中4株菌中blaNDM基因位于在IncX3质粒上,另外4株菌中位于在IncHI2质粒上,仅有1株大肠杆菌(GDSC2239PM)中blaNDM-5基因不可水平转移。利用齐碳纳米孔测序平台结合二代测序平台获得了9个blaNDM基因阳性质粒的完整序列,包括4个IncX3型质粒(pHN1BY3H-1、pHN2BY3H-1、pHNGDSC2239TM-1、pHNGDSC2241-1)、3个IncHI2/ST3型质粒(pHNBY4H-1、pHNGDSC2227-1、pHNGDSC1999-1)、1个IncHI2/ST2型质粒(pHNBY4G-1)和1个p0111型质粒(pHNGDSC2239PM-1),并通过BLAST对上述质粒做进一步的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IncX3型质粒与其他已报到的质粒结构相似。3个blaNDM-5阳性IncHI2/ST3质粒均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其结构与中国广东鸭源大肠杆菌质粒pNDM33-1、安徽省鸡源肺炎克雷伯菌质粒pHNAH212836K、广东省人源大肠杆菌质粒pEC6622-1高度相似。IncHI2/ST3质粒中blaNDM-5的基因环境均高度相似,都是在转座子Tn7051的结构基础上,通过多种插入序列的插入、缺失、倒置后形成。HI2/ST2型质粒pHNBY4G-1与美国牛肉源和越南鸡源质粒的序列相似度最高,但未检索到blaNDM基因阳性的IncHI2/ST2质粒。质粒全序列分析,推测质粒pHNBY4G-1中blaNDM-5基因可能是通过IS26、ISKpn19、∆ Tn2、∆ Tn3等多个插入序列和转座子的同源重组事件后获得。类噬菌体质粒p0111质粒pHNGDSC2239PM-1中可变区结构与IncHI2/ST3型质粒pHNGDSC1999-1中的相似,推测可能是由2个同向的IS26产生的环状中间体介导整合至p0111质粒中。plete sequence of blaNDM-5-carrying IncHI2/ST2 plasmid pHNBY4G-1(b)Genetic environment of blaNDM-5 in pHNBY4G-1.Fig. 3 Comparison of plasmid pHNGDSC2239PM-1 with p0111 plasmids and blaNDM-5-carrying-IncHI2/ST3 plasmids.为了进一步明确蔬菜源blaNDM-5阳性IncHI2质粒的来源,课题组将研究中发现的4个IncHI2质粒与从NCBI的nt和Assembly数据库中获得的50个blaNDM阳性IncHI2质粒,基于核心基因组的SNPs构建进化树,并通过hierBAPS对质粒进行分类,结果显示54个blaNDM阳性IncHI2质粒分为三个支系(1级聚类)(图4)。3个蔬菜源blaNDM-5阳性IncHI2/ST3质粒均属于3d亚支系,该亚支中所有IncHI2质粒均携带blaNDM-5基因,首先在中国广东省鸭大肠杆菌中检测到,并主要在广东省食品动物源肠杆菌中检出。2020年后,在中国安徽省的鸡和浙江省的零售鸭肉中也出现了blaNDM-5阳性IncHI2/ST3。另外,从广东病人源大肠杆菌中也检测到了类似的IncHI2/ST3质粒(pEC6622-1,CP096588),这意味着携带blaNDM-5的IncHI2在人类、动物和食物链中广泛传播。Fig. 4.Gene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blaNDM-carrying IncHI2 plasmids.讨论新鲜蔬菜是耐药基因重要的储存库,是耐药基因向社区传播的重要途径。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在蔬菜中检测到CRE的存在。在这项研究中,从185个蔬菜样本中鉴定出8个(4.3%)携带blaNDM基因的样品,高于之前中国东部地区的蔬菜中blaNDM基因的检出率(2.4%),但低于缅甸蔬菜源blaNDM的检出率(28.1%)。该研究分离获得1株同时产Tet(X4)和NDM酶的大肠杆菌,虽然这种菌株在我国食用动物中广泛存在,但在蔬菜中还是首次报道。这项研究发现,IncX3和IncHI2型质粒是blaNDM基因的主要载体。IncX3作为blaNDM-5基因重要的传播载体,已经广泛分布于世界范围内的人类、动物和环境中。值得注意的是有3株菌中blaNDM-5基因位于在多重耐药的IncHI2/ST3型质粒上,尽管类似的质粒已经在鸭、猪、鱼、零售肉、鸡和零售鸡蛋中报道,但这种质粒在蔬菜中尚未报道。携带blaNDM-5基因的IncHI2质粒可能已经从中国广东省的鸭源大肠杆菌向不同来源的菌种以及中国其他地区(安徽、浙江)扩散。此外,课题组之前的研究发现,在中国安徽省的养鸡场中,IncHI2质粒甚至取代了IncX3质粒,成为blaNDM基因最主要的传播载体。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必须加强对IncHI2质粒的监测,全面评估IncHI2质粒在blaNDM传播中的作用。与IncHI2/ST3和IncHI2/ST1型质粒是多种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的载体不同,目前尚未在NCBI数据库中发现携带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的IncHI2/ST2型质粒。IncHI2/ST2型质粒可携带多种ARGs,如blaCTX-M-55、floR、qnrS1、mcr-3和tet(X4)等(表S3),主要在美洲、亚洲和大洋洲的食品动物、食品和人类来源的沙门菌属和大肠杆菌中检测到。IncHI2/ST2质粒捕获blaNDM-5基因可能会促进blaNDM-5在沙门菌属中的水平传播和有助于blaNDM-5基因的进一步传播。结语该研究成果是刘健华教授课题组在耐药菌传播方面研究取得的新进展。研究团队利用齐碳纳米孔测序平台长读长测序技术优势结合二代测序,首次在蔬菜大肠杆菌菌株中发现了携带blaNDM-5的IncHI2/ST3质粒,并报道了新型blaNDM-5质粒载体IncHI2/ST2和类噬菌体p0111型质粒。blaNDM-5阳性的IncHI2/ST3型质粒在环境、食品动物、人等不同生态位中的广泛传播令人担忧,对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刘健华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提示我们,尤其是在新鲜蔬菜中应进一步加强对抗菌药物耐药病原体的全面监测,以践行保护消费者从农场到餐桌健康的“OneHealth”理念。特别鸣谢刘健华教授课题组的专业指导。课题组简介:刘健华,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广东省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长期从事细菌耐药性研究,在β-内酰胺类、多粘菌素类、替加环素等重要抗菌药的耐药性产生和传播机制、耐药质粒进化及适应性调控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并发现了质粒介导的黏菌素耐药机制MCR-1,推动了多个国家黏菌素管理政策的调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专项项目等 10 余项。在Lancet Infect Dis、Nucleic Acids Res、mBio、J Hazard Mater、Emerg Infect Dis、Food Res Int等著名期刊发表 SCI 论文 70 余篇,被引用 6000 多次,有三篇论文被F1000Prime 推荐和点评。
p & 纳米材料广义上是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者由该尺度范围的物质为基本结构单元所构成的超精细颗粒材料的总称。由于纳米尺寸的物质具有与宏观物质所迥异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和量子限域效应,因而纳米材料具有异于普通材料的光、电、磁、热、力学、机械等性能。纳米材料被广泛的也能用于各个领域之中,例如建筑界、医学界、化学界、食品界、工业。 /p p & & 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于11月9日举办“纳米材料检测技术”网络主题研讨会,邀请陈春英 研究员(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刘玲(北京化工大学)、任凯亮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罗俊杰(PerkinElmer)、孙昊(布鲁克纳米)等5名老师从多方面为大家介绍纳米材料相关的最新检测技术及研究成果。 /p p & & 本次会议的视频已上线,具体报告可参考下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本次会议视频地址为: /p p a href= “纳米材料检测技术”网络主题研讨会 近期会议推荐: /p p “化妆品质量安全评价及检测技术”网络主题研讨会 a href= “RoHS相关政策及检测进展”网络主题研讨会 a href= “精准医疗与即时检验POCT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发展”网络主题研讨会 a href= “大气/烟气挥发性有机物技术”网络主题研讨会 a href= “润滑油检测技术”网络主题研讨会 & /p p a href=
2021年8月25-26日,由仪器信息网主办的第四届“纳米材料表征与检测技术”主题网络研讨会成功举办,会议吸引领域内近千位听众报名参会。本次会议开设“纳米材料与能源”、“纳米材料与半导体”、“纳米材料与医药”、“纳米材料表征与测试”4个分会场,共邀请到20位纳米材料领域科研、应用嘉宾围绕会议主题作线上报告。部分嘉宾的报告视频可回放,目前,可回放视频已经全部上线,对应回放链接整理如下,欢迎点击学习。8月25日上午 —— 纳米材料与能源报告题目报告嘉宾回放链接高镍层状化合物锂电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构效关系褚卫国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实验室主任/研究员不回放光电材料与器件中载流子输运性质的表征与调控陈琪 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研究员不回放固态电解质层成膜机理的显微学分析谷猛 南方科技大学 研究员不回放电沉积制备高性能电解水催化剂及原位拉曼表征严振华 南开大学 讲师回放链接8月25日下午——纳米材料与半导体半导体纳米材料原子尺度结构性能关系的定量透射电子显微学研究李露颖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回放链接宽禁带半导体原子尺度缺陷的加工、模拟与光谱表征徐宗伟 天津大学 副教授回放链接无铅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的掺杂调控发光性质研究周伟昌 湖南师范大学 副教授回放链接Wadsley相氧化钒的制备与光电性质谢伟广 暨南大学 教授不回放8月26日上午 —— 纳米材料与医药报告题目报告嘉宾回放链接磁性纳米药物赋能生物磁效应及潜在医学应用孙剑飞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 研究员不回放单颗粒/单细胞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技术(SP/SC-ICP-MS)在纳米医学中的应用梁少霞珀金埃尔默 原子光谱技术支持回放链接纳米钻石载药、成像和靶向抗肿瘤效应研究李英奇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教授回放链接口服纳米载体的形状效应戚建平复旦大学药学院 副教授回放链接脂质纳米药物的构建及特性调控及其生物学效应的研究曹志婷中国药科大学 特聘副研究员不回放8月26日下午——纳米材料表征与测试基于单分子荧光显微技术的纳米材料活性测量方法及应用张玉微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教授不回放基于单分子荧光显微技术的纳米材料活性测量方法及应用刘阳 布鲁克纳米表面量测部 售后应用科学家回放链接多铁/铁电材料原子尺度局域结构的电子显微学研究邓世清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 副教授回放链接基于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微观谱学和磁成像仪器及其应用代映秋国仪量子 高级应用工程师回放链接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及其表征郝国林湘潭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副教授回放链接纳米界面吸附与原位检测陈岚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副研究员回放链接双束电镜-二次离子质谱联用技术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何琳上海交通大学 副主任/副研究员不回放
尊敬的客户: 您好!非常感谢您长期以来对德国耐驰仪器公司的支持与信任!我公司定于2012年10月16至18日上海国际博览中心参加Analytica China展览会。希望通过此次机会能与您共同探讨和交流技术,加深彼此的了解。诚邀您的参加,我们不胜荣幸!NETZSCH 市场部参展时间:2012年10月16-18日展览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龙阳路2345号展位号:N2,2346 前言: 在热分析与热物性测量领域,耐驰公司拥有无可争议的崇高地位。我们有着六十多年的热分析研发与应用经验,宽广的热分析品线,以及专业的技术支持力量。针对您的各项需求,能够提供给您超出预期的完美解决方案。我们的专家团队将竭诚为您服务! 展品简介: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204F1测量单元为圆柱状加热银炉体,以确保炉内样品的均匀受热。其气密性的结构设计则使得炉体出口端可连接到FTIR、GC-MS以及MS用于逸出气体的成分分析。作为DSC204F1核心的传感技术,其中τ型传感器的时间常数仅为 0.6 秒;μ型传感器拥有比普通传感器高出十几倍的灵敏度。此外,可更实际需求选配特别的功能与选件。 同步热分析仪通过选择合适的炉体、安装高性能传感器、配以最恰当的附件,耐驰同步热分析仪几乎可以满足所有的应用。各种 TG-DSC传感器可以提供真正的 DSC 测试;各种特制的TG、TG-DTA 传感器则可满足特殊的测试要求。通过适当的配置,仪器的测量温度范围可达-150...2400℃。 热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开发一种独特的 TG/STA-GC-MS 联用解决方案,使用事件驱动或温度相关的触发。新方案突破了传统联用技术的瓶颈,可以确保热重数据和GCMS数据的准确对应,从而使该技术成为真正实用的强大分析工具。 激光导热仪代表了当代激光闪射测量技术的最新进展。仪器为桌上型,温度范围 -125 ... 1100℃。为了覆盖这一温度范围,提供了两种可自由切换的炉体。仪器既可使用内置的自动样品切换器在一次升温中对多个较小的样品进行测量,也可单独测量较大的样品(最大直径 25.4mm)。 介电固化监测仪耐驰的DEA是市场是唯一可以实现在线、实时监测大型制件固化过程的设备。DEA288包括实验室版本、车间版本、工控版本,满足不同工作环境需要。仪器最大可接16个外部通道,可实时监测样品(制件)不同部位的固化行为。根据需求还可选配紫外灯,湿度发生器、热压机等。 热机械分析仪TMA402F1拥有独特的模块化设计,提供多种可更换的炉体,覆盖宽广的温度范围。配置真空密闭恒温系统,可在纯净气氛中工作;可精确控制作用力,轻松测量纤维、薄膜类材料;可以控制力以步进或线性的方式改变,方便测试蠕变和压缩模式;还提供额外附加功能,包括多种脉冲可选,如矩形和斜坡形的单频或多频的震荡力。 多模式量热仪 MMC274结合了DSC与绝热加速量热仪ARC这两大类仪器的优点,拥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范围。MMC274可以用于测量反应热,反应速率,吸热效应,热容,相转变,气体生成速率,蒸气压等。 有奖竞猜: 欢迎您参加有奖竞猜活动,点击此处下载并打印试题作答,现场我们将安排专门人员批阅,按答题得分不同换取对应的小礼品。名额有限,先到先得,不容错过啊!小提示:题目答案可在耐驰官网寻得。我们期待您的光临!
安东帕落球式黏度计Lovis 2000 M/ME,可根据Hoeppler落球原理测量滚球滚过透明和不透明溶液的时间。测量只需100 μL样品量,即可提供准确度最高达0.5%的测量结果。给出特性黏度、运动黏度或动力黏度结果。Lovis 2000 M/ME小巧经济,可节省实验室的空间。 作为安东帕AMVn自动微量黏度仪的后续产品,Lovis 2000 M/ME微量落球黏度计配置选择上更具灵活性,为满足不同需求提供更多选择。其中,一款全新推出的PCTFE(氯乙烯)进样毛细管,对腐蚀性样品具有最高的耐化学性。基于这一特性,Lovivs 2000 M/ME可以用于测量几乎所有液体,无论是腐蚀性的、侵蚀性的还是危险性的样品,甚至可以用来测量氢氟酸。 由于测量毛细管非常小,仅需十分之一毫升的样品就可保证测量需求,从而获得可获得高价值的结果。 此外,由于具有良好的韧性,这种新型的毛细管还非常适合于做演示。PCTFE毛细管和完整附件箱可用于手动进样、流通式进样和低样品量进样。更多Lovis 2000 M/ME产品信息,请登录:关于安东帕(中国)奥地利安东帕有限公司(ANTON PAAR GMBH)是工业及科研专用高品质测量和分析仪器的全球领导厂商。公司成立于1922年,总部设在奥地利格拉茨,在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公司直接提供销售和售后服务,并在其它主要地区设有代理销售、服务机构。作为世界上第一台数字式密度计的发明者,安东帕公司的产品占全球浓度、密度测量仪器仪表行业市场份额的70%。 安东帕公司的密度仪、黏度测量仪、流变仪、旋光仪、折光仪、固体表面Zeta电位分析仪、 SAXSess 小角X光散射仪、闪点与燃点测定仪、微波消解与合成设备等产品作为分析与质量检测工具,已广泛应用于啤酒饮料,石油,化工,商检,质检,药检等诸多领域和研究机构,并且已作为许多国家行业标准及计量校正仪器。我们的用户包括了一级方程式赛车队,炼油厂,和几乎所有的世界知名饮料制造商。
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与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联合组建的“生物梅里埃示范实验室”11月3日在津成立。这是国内首个耐多药结核快速检测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建成对提升我国结核菌检测水平,有效控制结核病尤其耐多药结核病的蔓延具有重要意义。天津副市长张俊芳会见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总裁阿兰梅里埃一行,并出席揭牌仪式。 据知名结核病防治专家王撷秀教授介绍,我国肺结核病人中耐多药结核发生率为8.32%,每年新发耐多药结核患者12万,耐多药结核的出现严重阻碍了我国结核病防治的进程,已成为比一般结核病更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生物梅里埃示范实验室具有多种国际先进的结核病分子生物学检测系统,可将耐多药结核的检测时间由传统的3至4个月缩短至3至6小时,为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减少耐多药结核传播争取了宝贵时间。这一全新的检测技术将以本市生物梅里埃示范实验室为传播平台,逐步向全国推广,以全面遏制耐多药结核的传播。 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是致力于开发医用和工业用体外诊断产品的国际集团,其医用产品主要用于传染病、心血管病、肿瘤等领域,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产品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本市结核病控制中心参比实验室综合实力居全国领先地位,去年在全国省级“结核参比实验室”考评中获全国唯一“菌株盲样时间质控考核100%合格”的佳绩,为“国家优秀结核病参比实验室”。
纳米药物载体热点应用#本文由马尔文帕纳科GPC应用专家冯慧庆供稿#2022 PNP聚合物纳米药物载体纳米药物载体可实现靶向药物治疗。靶向给药治疗是指供助载体、配体或抗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在特定的导向机制作用下,纳米药物载体输送药物到特定靶点,发挥治疗作用,可达到药剂用量少、毒副作用低、药效持续、生物利用度高、长时间保持靶目标的有效药物浓度的效果。常见的纳米药物运载体系在药学研究中,正确定位小分子药物的给药位置和控制药物释放曲线是一个关键的挑战。通过小分子药物与聚合物纳米载体偶联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细胞内精准靶向给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较好的效果。该方法既可用于控制药物释放曲线,又可用于控制药物释放位置,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的副作用。阿霉素(Doxorubicin)阿霉素(Dox)是一种高效抗肿瘤抗生素,对肺癌、急慢性白血病等多种恶性肿瘤都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其机制是:通过将自身插入细胞的DNA碱基对中,破坏DNA的双螺旋结构,阻断DNA复制和RNA转录。通常是通过血液循环导入肿瘤细胞实现其抗肿瘤功能。聚谷氨酸(PG)是一种以氨基酸谷氨酸为基础的具有生物相容性的聚合物。试验结果表明Dox和PG的偶联,可以实现靶向给药,提高药物在靶体内的聚集度,延长体内循环时间,降低毒副作用。在本文中我们展示了马尔文帕纳科OMNISEC多检测器SEC如何对PG、Dox 和两个PG-Dox 偶联样品进行表征。这种先进的分析技术可用于研究药物加载效率和药物加载后发生的聚合物结构变化。研究方法 PG和PG-Dox偶联物溶解在在pH7.4的PBS缓冲液中,通过OMINISEC进行样品的分离和检测。OMNISEC是一个多检测器SEC系统,包括示差检测器(RI)、紫外检测器(UV)、光散射检测器(LS)和粘度检测器(IV)。流动相为PBS pH 7.4,含30%(v/v)甲醇水溶液;采用马尔文A6000M和A3000色谱柱分离。OMNISEC多检测器SEC检测结果与讨论 测试PG样品和两个PG-Dox偶联物样品色谱图如图1所示,PG的数值结果见表1。PG样品分离显示一个单峰,测得其平均分子量(MW)约为13KDa。再看两个偶联样品,都分离出和PG具有相似保留体积的多峰。较早洗脱的光散射色谱图(绿色,12-14mL)表明存在一些大的聚集体。而且,这些峰包含明显的紫外吸收信号,表明Dox的存在成功地偶联到聚合物上。图1 PG(A)、PG-Dox 1(B)和PG-Dox 2(C)多检测器色谱图表1 PG测试结果在图2 A中可以看到,在不同进样量下检测游离Dox的UV色谱图,可以看到游离的Dox从柱上洗脱得很晚,实际上已经在整个柱体积之后。这清楚地表明了Dox与色谱柱发生了显著的相互作用,延迟了Dox的洗脱。但从图2 B所示浓度响应曲线可以看出,尽管存在相互作用,回收率仍然接近100%。该校准曲线用来测量存在于PG-Dox样品中的Dox的量。图2 A:不同进样量Dox在UV(490nm)色谱图;B:Dox浓度校准曲线mL处的峰为游离Dox,这样PG-Dox样品中的相同位置峰也能确定为游离Dox。如图3所示,可以清楚地确定偶联样品含有PG-Dox偶联物和游离Dox。图3 UV色谱图显示偶联样品含有PG-Dox偶联物和游离Dox使用图2 B中的浓度校准曲线,可以计算偶联样品中存在的Dox量。如表2所示,两种PG-Dox偶联物都含有游离的Dox。在一次注射体积中,PG-Dox 1的偶联物中含有大约11μg的Dox,而PG-Dox 2的偶联物中含有大约39μg的Dox。然后,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注入的总Dox质量和Dox浓度。然后,可以根据溶解物质的质量计算出近似的总样品浓度。这样就可以计算每个PG-Dox偶联物中Dox的近似负载量。由此可以近似地看出,样品2的偶联物中含有的Dox是样品1的三倍。表2 计算两个偶联样品中Dox的负载量我们可以对PG-Dox偶联物进一步表征(其中dn/dc假设分析),计算偶联聚合物的近似分子量、特性粘度和结构数据,如表3所示。表3 PG-Dox偶联物测试结果结论 本文展示了如何将多检测器SEC用于高分子聚合物
台湾洛科仪器北京办事处-北京卓信宏业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於日前落幕的 analytica china2016 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中,洛科儀器以臺灣展團一員精彩亮相,展出 2016 獨創新品及各式洛科 rocker 品牌產品。除了剛獲得美國發明專利的mf系列磁式過濾漏斗,2016年上市的 new rocker 300 實驗室無油真空幫浦也是洛科在此次展會中的強力主打新品。洛科儀器洪國展經理向諮詢者介紹 rocker產品rocker 產品一覽榮獲美國發明專利的 mf 系列磁式過濾漏斗主要利用磁性相吸原理,將過濾膜穩固且快速夾在過濾漏斗之間,針對各項使用者需求開發長版及短版(下圖) 兩種不同款式,獨特側邊接頭可變化銜接各式真空瓶、過濾瓶或血清瓶等,讓使用者快速又簡單地就能達到過濾目的。mf3/mf5, 300ml及500ml 兩種尺寸磁式過濾漏斗含蓋子–適用矽膠塞式過濾方式mf3a/mf5a ,300ml及500ml 短版磁式過濾漏斗含蓋子–適用各式過濾瓶 根據洪經理介紹,這款 mf 系列磁式過濾漏斗在今年剛獲得美國發明專利,該產品主要有兩處創新,其一是獨特磁力設計,利用磁性相吸原理做過濾;其二是獨創外接軟管接頭設計,讓過濾漏斗可以直接透過真空軟管銜接真空幫浦,不會受限於真空瓶的搭配,亦可利用瓶蓋搭配連續真空過濾操作。此外,mf系列過濾漏斗採用聚醚碸(pes)材料製作,其堅固耐用、能高溫蒸氣滅菌,並可耐多種有機溶劑。 mf 磁式過濾漏斗搭配 watervac100 抽水幫浦應用值得一提的是mf系列過濾漏斗,搭配 rocker 抽水幫浦,小巧便攜,而且可以外接充電寶,按下開機鍵,即可開始過濾,方便用戶帶到野外做水質分析。new rocker300 實驗室無油真空抽濾幫浦rocker實驗室無油真空幫浦,是洛科儀器的主力產品,newrocker系列實驗室無油真空幫浦為今年全新的改款,不僅在外觀上作了全新的突破,結構上達到ip30防護等級,亦獲得 rohs國際認證。設計輕巧方便,質保兩年。在創新性上,可以做ptfe 塗層,具備防微腐蝕性功能。洛科儀器的系列產品主要面向使用者多數為實驗室分析操作人員。洛科儀器針對使用者便利性將產品設計的十分輕巧,目的為讓實驗室操作人員使操作更為得心應手。洪經理表示,此次推出產品也獲得使用者廣大迴響,我們在創新、獨創產品設計及各項服務上未曾停下腳步,洛科儀器的研發團隊和售後服務團隊一直以來以“一直被模仿,永遠超不過”的核心競爭力穩定向前,也將持續拓展洛科產品在全球國際市場上穩定成長。
罗氏公司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是全球最大的医药公司之一。据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报道,11月下旬,罗氏宣布退出RNA干涉(RNAi)研究领域,这一决定是该公司计划裁减6%的人力即4800人的计划的一部分。 RNA干涉是一种分子生物学上由双链RNA诱发的基因沉默现象,其机制是通过阻碍特定基因的翻译或转录以抑制基因表达,阻断导致疾病的蛋白合成,因此,这种现象也被称为RNA干涉。由于在基因沉默方面具有高效性和简单性,RNA干涉有潜力应用于疾病的基因治疗,2006年的一项诺贝尔奖便授予了小RNA分子关闭特定基因的研究。 2007年7月,罗氏宣布与美国一家生物制药公司Alnyam签订总值为1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联合开发以RNA干涉技术为基础的新药,同时,罗氏收购了Alnyam在德国的研究基地,即罗氏RNA干涉技术开发中心,获得Alnyam公司的RNA干涉技术平台的独家使用权,在4个领域开发新药,分别为肿瘤、呼吸道疾病、代谢疾病和肝脏疾病。过去3年中,罗氏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投资超过了4亿美元。 《科学》的文章指出,尽管大型制药公司紧缩财政的现状并不少见,但罗氏退出RNA干涉研究的决定仍然令人震惊,因为这一领域正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虽然RNA干涉能关闭特定基因,科学家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用恰当的剂量将它们送入生病的组织。罗氏发言人克劳迪娅施密特说,这一领域令人着迷,但不幸的是,药物的发送点是一个障碍。她指出,罗氏位于德国库尔姆巴赫的RNAi“杰出中心”有50多位雇员,绝大多数是科学家,他们一直未能克服这个绊脚石。 最近几年,RNA干涉已成为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以该技术为基础的新药上市。与其他制药公司一样,罗氏也曾处于紧要关头,担心RNA干涉研究不会成功,而且,即使成功了,也不可能在一两年内赢利。去年,一项用于黄斑变性治疗的大型临床试验在最后阶段失败,但仍然大约有十多个临床研究在进行之中,所针对的疾病包括癌症和哮喘等。斯坦福大学的基因治疗专家马克克莱说:“人们都在看着罗氏……大家对RNA干涉的热情减少了。”他认为,罗氏的这一决定是基因治疗领域的一个挫折,但RNA干涉依然是一个有希望的领域。 虽然科学家们在努力推进,但将RNA发送到靶标组织仍十分棘手。通过化学方法改变小RNA分子双链中的一个链,可以减少非靶标效应,但这也会导致另外的问题:这取决于RNA分子的包装和它们的“运输车”会共同以危险的方式刺激免疫系统。克莱说,这一领域的研究正步入困境,问题需要时间来解决。 目前,包括默克、诺华和武田制药等在内的大型制药公司,仍在投资RNA干涉技术的研究。
第一届电镜网络大会(iConference on Electron Microscopy,iCEM2015)
2014光谱网络会议(iConference on Spectroscopy,iCS2014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