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怎样上whatsapp
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芯片(AP+基带)领域不乏热点,4G、8核、大屏等新品层出。但是,伴随整个产业的成熟,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利润趋于下降,同时从业企业更加集中。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手机芯片出货量达4.37亿颗,预计2015年整个市场将趋于饱和,出货量增速将放缓至16%。随着海外巨头不断退出,华为海思、展讯通信、大唐联芯等国内芯片厂商有望取得进一步的发展机会。
市场前冷后热,4G市场驱动。作为4G元年,LTE无疑是2014年的最大驱动因素,虽然LTE带动了整个手机市场的增长,但3G产品需求却有所冷却,整体出货量并未如预期爆发,而是呈现缓步增加的态势。根据DigiTimes Research数据,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芯片出货量约为4.37亿颗(其中第四季度数据为本报告根据增长趋势预估),其中因为多数厂商将上半年推出平价4G智能手机的计划推迟到下半年,使得整体市场出现前冷后热之势,其中上半年出货量约1.94亿颗,下半年出货量约为2.35亿颗。
2015年智能手机芯片市场将伴随整机市场走势趋于饱和,出货量将进一步放缓。不过,多数中国手机厂商将加大力度开拓海外新兴市场。
竞争格局两强并举,中国军团强势崛起。2014年随着手机芯片产业走向成熟,利润率下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出局者越来越多,爱立信、英伟达、博通等老牌芯片厂商或退出或转型,市场上的厂商只有高通、联发科、Marvell、展讯通信、华为海思、联芯科技等。除了苹果、三星这样的垂直厂商,手机芯片市场基本呈现高通和联发科两强并举、中国军团强势崛起的局面。
市场的成熟、价格的走低以及国际龙头企业的竞争也给了中国手机芯片企业发展的机会。2014年每隔几个月就有一家芯片巨头宣布退出。2014年中国芯片厂商新品频发,不断拉近与国际先进水平距离,如华为海思的8核、64位麒麟620,展讯的4G、SC9830等。2015年全球手机市场酝酿重新洗牌,此时也许正是国产芯片厂商的机会。
拼64位,比制造工艺。目前手机芯片处理性能已经能够满足用户需要。也就是说,在普通应用环境下,1.7GHz和1.9GHz的差别不是很大,受芯片尺寸限制,进一步提高核数已不容易,手机上的大型游戏更多的是依赖GPU(图形处理)的性能。与此同时,应用处理器进化的路线不是在主频,而是在更低的制程技术、64位支持等方面。因此2015年手机芯片厂商竞争的焦点是4G、64位和工艺。
目前,主要手机芯片厂商高通、联发科、三星、MARVELL、海思均已发布64位处理器。预计2015年下半年,64位手机将登陆中国市场。手机芯片市场继“核战”之后将上演64位之战。
在基带方面,受限于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建设进程,目前厂商的选择多以4G CAT 4为主。不过,随着网络建设的进一步拓展,支持更高上下行带宽,2015年终端芯片有望进一步发展到CAT 6。
在工艺方面,目前的智能手机最佳工艺选择是28nm。2015年28nm工艺仍将是智能手机芯片的绝对主流。不过随着64位处理器的出现,特别当前手机芯片厂商在开发64位方案时多采用8核A53的设计方式,而非采用4颗A57+4颗A53的big。LILLTE架构设计方式,明显是受制于过大的芯片尺寸和过高的功耗。20nm工艺(甚至更低至14nm/16nm工艺节点)成为厂商下一步发展的优先选择。但这将受制于新工艺的稳定、成品率的提升和产能的提高。
未来格局不会大变,竞争更加激烈。预计2015年高通将在高端市场布局64位平台,同时加大在中、低阶手机芯片的开发力度。联发科在2014年下半年连续推出MT6595、MT6732与MT6752等单芯片LTE方案,扩大了市场接受面。2015年联发科将会继续在4G手机芯片解决方案产品、技术、成本及市场上发力。至于展讯,在推出3模LTE单芯片产品后正在加快推出5模单芯片产品。如果5模单芯片推出顺利,将有望达成较快的增长态势。
2014年,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表现和全球稍有差异。总体上看,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基本同步,细微的差异是Android在中国得到了几乎所有本土手机厂商一致的拥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在中国市场上,2014年Android系统的份额增加至86%,iOS系统的份额也因为iPhone 6和iPhone6 Plus的出货量而上涨。但是同期在其他8个国家和地区,iOS的市场份额猛增,Android系统有所下降,表现出与中国市场不同的趋势,其原因就在于中国市场有大批实力强劲的本土Android手机厂商,例如华为、小米、联想等都是Android系统的强力支持者。
2014年,Android和iOS所受到的应用支持远超其他几个平台系统。支持这两大平台的APP分别都超过了120万个,而排在第三的WP仅有24.5万个。应用越多,说明系统受欢迎的程度越高,市占率也会越大。但是iOS的市占率远小于Android,而应用数量却几乎相当,原因在于使用iOS平台的用户会更愿意掏钱购买APP服务,所以也刺激了开发者更倾向于开发iOS平台的APP。
2014年,排在第三的微软WP一直在努力扩大自己的份额,也在四处结盟,寻找与之合作的OEM厂商。除了2014年之前合作的诺基亚、三星、HTC外,微软在2014年上半年公布了新晋14家WP的OEM厂商,其中包括中国厂商联想、华为、中兴、金立、天语等。值得注意的是,后来新增的厂商中中国厂商占据了较大比例,来自印度的厂商也有4家,表明微软对于新兴市场的兴趣更加浓厚。另外,还有一些一直在和WP传绯闻但是到现在并没有实质合作的智能手机厂商,例如黑莓手机、小米手机、一加手机、索尼手机、酷派手机等,这些传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WP手机差异化的需求。
2014年,黑莓BlackBerry系统处于持续下滑的趋势,其他只占不到1%份额的操作系统包括火狐FireFox、乌班图Ubuntu、Tizen等。这些系统或定位在低端、或者在中高端市场,分别打出差异化市场牌,在小众市场寻找合作者。
2014年,国内智能手机厂商和前两年一样,无一例外仍主打Android系统,在此基础上做深度定制系统。最早做安卓定制系统的手机厂商是魅族打造的Flyme OS,到现在已经升级到了Flyme4.0,适用于魅族旗舰机型MX4。小米手机的Android定制系统MIUI后来居上,在诞生4年之后,2014年小米公司发布了MIUI 6系统,MIUI累计拥有的用户达到了7500万户。
不过,2014年国内智能手机厂商在平台选择上慢慢显出多样化的趋势。魅族并没有全心全意用Android,而是走更加开放的路线年初推出搭载Ubuntu的魅族MX4。不仅如此,魅族还在2014年10月与阿里巴巴合作,除了推出搭载基于Android定制的Flyme4.0的MX4外,同时魅族还将推出基于YunOS 3.0开发的Flyme4.0系统的MX4。小米公司也对Android系统的开发者谷歌产生了担忧,在2014年底时有传闻小米公司正在基于FireFox OS做自己新的手机操作系统MIOS,分担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在国内外,阿里巴巴推出的YunOS 3.0和三星推出的Tizen系统是对现有手机操作系统三强格局的挑战。YunOS 3.0基于Linux内核开发,而不是Android系统,是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除了与魅族合作,YunOS 3.0还搭载在了飞利浦智能手机上。Tizen系统是基于开源代码编写的移动操作系统,采用了Linux核心,整合了LiMo和MeeGo两个操作系统,由三星和英特尔两家厂商主导。Tizen系统一直在除了手机之外的电视、智能穿戴等终端市场徘徊,2015年1月,三星在印度市场发布了首款Tizen手机Samsung Z1。
2015年,国内手机厂商仍会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Android系统上,而Android系统和iOS系统两强争霸的局面也显然不会改变,它们会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不过,预计YunOS手机将会有更多表现,同时Ubuntu、FireOS等小众平台也会在几个国内手机厂商的支持下有所行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平台多样化的趋势将缓慢上演。
2014年移动互联网进入黄金时代,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2014年中国移动电线亿户。今天,电商、社交、视频网站在移动端流量均超过50%,用户习惯向手机端迁移已成定局。移动应用APP作为拉住用户移动生活习惯的重要抓手,在2014年有了诸多新的表现。
2014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一线城市涌现了大量独有的新兴APP,吸引大批尝鲜用户,一线城市APP用户比例超过20%。
2014年,应用商店仍是APP下载的主要渠道,其他还有网站下载、朋友圈下载等。在应用商店中,第三方应用商店是中国手机网民首选下载APP的地方。最新的数据显示从第三方应用商店下载应用的手机网民占六成以上,其次还有终端生产厂商自己打造的应用商店。显然,手机应用商店因其专业性、海量的应用选择成为应用分发的重要渠道。
2014年,各家公司之间争抢应用商店市场份额的竞争更加激烈。正是因为看到应用商店的用户认知度高,各大互联网公司不遗余力争抢APP的移动分发平台市场。百度应用市场(百度手机助手、91助手、安卓市场)、360手机助手、腾讯应用宝三家合计占到了应用分发市场份额的80%以上。应用商店也在结合和集成更多手机管理和服务提供给手机用户,例如流量监控、清理垃圾和内存等功能。
2014年,最受欢迎的APP依然是即时通讯工具。艾瑞的数据显示,中国手机网民经常使用的应用类型为即时通讯与社交、新闻资讯、音乐视频、网络购物、手机游戏与图书阅读。手机网民最常用的仍是微信等社交类APP,其次对于新闻资讯类例如浏览器苹果手机怎样上whatsapp、娱乐生活类例如视频的APP也需求旺盛。
2014年,从更加细分的APP类别来看,网游、智能硬件APP、在线订餐、出行APP、金融理财、旅游等应用表现出新的特点。网络手游转向重度、精品,但是总体上看,游戏类APP上线量开始放缓,手游开发回归理性。与APP结合的智能硬件目前还没有探索出可靠的产品形态。在线订餐火了一年,但是还需要更多时间去改善线上用户体验、增强线下商家信赖以及维护最后的配送环节。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燃烧起打车出行应用的战火,随后租车、拼车、专车等差异化服务纷纷推出。金融理财APP成为各大金融公司理财产品的分销渠道。社交类应用除了微信,还有其他匿名类社交APP仍处在快速增长阶段,但是匿名社交由于无法快速建立信任关系,用户粘性并不强。移动旅游未来前景广阔,将在出游人群中成为旅游规划、产品预定的必备。
2014年,APP竞争更加激烈,适合创业的APP空间在缩小。目前应用市场上60%以上的APP都是在2年前便已经上线,这其中很多都是互联网巨头开发或者掌控的。这意味着2年前互联网巨头就已经完成APP市场布局。互联网巨头利用现有的优势和资源扩展新的应用更加容易。那么,后进入者门槛将更高,机会也更少。创业者或者选择和互联网巨头同质竞争,或者在不到40%的其他市场发力。例如,安全、地图、视频、音乐、购物类应用体量大集中度高,进入门槛较高。育儿、生活、读书、教育类的应用在手机网民中很受欢迎,但体量不大,运营者做起来的难度相对会小很多,适合创业者涉足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