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号可否注册WhatsApp
地理位置和国际化优势,让香港特区成为中国内地资金谋求全球财富和资产配置的第一站;其身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繁荣衍盛则需要创新思维,打破前期改革构思的闭环逻辑。
已在香港金融机构工作十余年的李奕突然发现,公司招聘启事多了一条:会说普通话加分,理由是便于与内地客户交流。
近几年,内地人赴港人流涌动,疫后通关更现井喷之势。香港特区政府数据显示,八天的龙年春节假期,内地赴港游客超120万人次,超过疫情前水平。微信支付的用户在香港的交易日均笔数更是同比暴涨了5倍。
2023年,香港“高才通计划”、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强劲推进,超14万宗申请递交港府,以谋求在香港工作居留。截至2023年底,香港人口已超750万人,不仅抵消了人口流出,反实现人口增加3万多人。
香港发钞行之一的汇丰集团行政总裁祈耀年此前表示,截至2023年11月,当年从内地流入(集团)香港的财富管理业务比疫情前增加了3倍-4倍。
保险业则因内地访客赴港购买保单,2023年人寿新签约保费同比增长了27倍,达到约590亿港元。
咨询公司贝恩报告显示,在大湾区,富裕家庭、(准)退休人士人均可投资资产最高。受市场波动、老龄化等因素影响,分散风险、财富传承、医疗养老成为他们投资的首要关切。为实现财富保值与升值,投资人正将目光看向更国际化也更成熟的金融市场。
在跨境理财需求推动下,财富管理业成为香港金融业的强劲风口。2023年,10余家内地基金发布在港展业计划。家族财富办公室驻港已达400家。
受美联储激进加息及地缘政治影响,2023年,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仅募集到59亿美元,创20年来最低点;香港恒生指数跌幅近14%中国手机号可否注册WhatsApp,连续第四年陷入熊市。这一度被外界解读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由盛转衰的注脚——香港或沦为“国际金融遗址”。
不过,在中投公司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富卫集团主席马时亨看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会被动摇,因为香港金融业是由五个支柱支撑——银行、保险、股市、财富管理、债券。单看股市IPO(首次公开募股)下滑,不足以得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下滑的结论,而香港也并非当年全球唯一IPO下降市场。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香港所有持牌银行总资产约为3万亿美元,是内地和国际银行在亚洲的最大枢纽;香港管理着近4万亿美元的资产,三分之二的资金来自本地区以外,是亚洲最大的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和最大的跨境私人财富管理中心;2022年,香港债券发行量突破1000亿美元,占亚洲市场30%的份额。
“未来香港财富管理市场或有较大增量,这将带动该地区银行、保险等行业共同发展,并助力香港整体金融行业发展。”2023年11月,马时亨在《财经》杂志、《香港经济日报》以及《》联合举办的“香港财经论坛2023”会议上表示。
龙年开年,香港恒生指数连涨多日。截至2月22日收盘,报16742.95点,较一个月前涨超9%。美联储有望进入降息周期、中国春节所显示的消费强劲等因素,正为市场带来曙光。
新形势下,香港正谋求新坐标。2023年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将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1月举办的亚洲金融论坛上表示,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可为亚洲及全球公司创造机遇,“一国两制”及其带来的机遇,能确保香港的金融业在面对严峻挑战时保持蓬勃发展。
香港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镜像,身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繁荣衍盛需要创新思维。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认为,应打破金融改革开放初期构思的闭环逻辑,改变折中思维——既想保留外汇管制,又想推动跨境配置。
巴曙松认为,当前全球经济、金融体系存在碎片化风险,香港可发挥“一国两制”独特优势,作为“国际试验场”。金融制度上的创新亦可先放到香港尝试,进而逐步推动金融开放。
在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称“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看来,如果香港想要保有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需要抓住三大关键词:“与内地联通”“金融科技”“绿色金融”。
2023年,恰逢香港金管局成立三十周年。余伟文在一篇网志中回忆道,在过去的日子里,曾面对惊心动魄的“大仗”,也经历有惊无险的“虾碌”。这让他和同事们学习了如何居安思危、应对危机、站高望远。
长久以来,香港这座港口城市在中国改革开放中扮演着联接国际市场的枢纽角色,不仅是联通中国内地与世界的贸易和航运中心,还是联通中外跨境资本流动的窗口。这构成了很多人对香港金融的印象——“中间人”(Middle Man)。
目前,这一窗口角色被进一步放大。中银香港数据显示,2023年,跨境客户新开立账户同比增长近4倍,跨境业务收入占个人银行业务比例已至近三成。渣打香港个人、私人及中小企业银行业务主管文伟成早前对《财经》表示,2023年前八个月,内地高端客户新开户总数同比增加两倍。
对于内地客户,威廉或许是最懂他们心思的一批人。加入在港中资银行工作后,出生自香港的他学会用微信而不是用WhatsApp交流,因为前者才是内地客户最常用的社交软件。
在威廉看来,目前在香港开户需求最旺盛的大体是两类人。其一,外贸商等海外营收比较多的从业者,开设离岸账户是他们的“刚需”;其二,内地的富裕人群及中产阶级。近年来,他们对跨境理财的需求日益激增。
内地居民赴港开户需要提供的资料大体相同。开户人需要提供内地身份证、港澳通行证、入境时过关窗口发的“小白条”(即Landing Slip)、内地居住地址等。在财务资料方面,需要提供存款资金来源,及此前在内地的投资记录。前者证明资金的合规性,后者证明客户存在真实的置业理财需求。
开户往往仅是第一步,背后还有一系列理财投资、保险等其他服务,这才是在港银行的营收大头。汇丰集团表示,截至2023年11月,2023年保险业务增长了40%。渣打香港称,全面复关后,对于需要面对面销售的保险产品,无论查询及保单销售数量均出现显著增加。这在整个行业均有体现:2023年,内地访客赴港投保的个人人寿保险新造保单保费约590亿港元,同比上升逾27倍,仅次于2016年表现。
在威廉看来,相对于内地,香港投资的优势在于可以投资全球,并有更为丰富的投资标的。“投资者不仅可以投资香港,还可以投资欧美等市场。除股债资产外,我们也会提供一些更为复杂的结构化产品。”他说。
汇丰香港区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主管伍杨玉如对《财经》表示,内地居民来港开户的主要目的是用于旅游消费、子女海外升学及家庭海外储蓄。随着财富增长,越来越多居民转向多元化投资,香港能为内地居民扮演离岸理财中心角色。
2023年,美联储加息进程贯穿全年,这带动境外金融产品收益率不断走高,成为吸引内地居民赴港存款的一大原因。截至2月初,在港银行美元存款收益率大多在4%-5%附近,少数可达5%以上。
股票和债券历来是金融市场中重要的投资标的。2023年,美国、日本、印度等境外股市接连触及几十年高点,美债收益率则至5%以上的历史高位,这均为境外投资带来丰厚回报。
即便是保险产品,高收益也是吸引内地客户购买的一大推手。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香港保险的分红实现率较高。以内地访客经常购买的储蓄寿险为例,虽然该品种保证收益率只有1%左右,但加上预期分红,长期收益率可达到6%-7%左右。
此外,内地居民赴港理财走热的另一原因在于,内地权益市场波动上升,加之银行理财破净,使得内地居民寻找海外投资标的需求增加。这可以隔离境内外资产,分散投资风险。
“我们投资的理财标的没有沪深A股,主要还是港股和美股。”一家美资驻港大行理财经理告诉《财经》,“这一方面是因为银行对产品管理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发挥我们母行配置全球资产优势。”
“目前,部分民营企业家、中高净值人群的资产保值、隔离意愿有所加强。香港保单主要受香港法律管辖,能够起到资产隔离的作用。”一位从业近十年的香港保险代理人也对《财经》表示。
中国投资者跨境投资升温,但这背后的投资风险亦不容忽视:如何将钱从内地汇到香港,以何种身份开户。这不仅是投资者,也是在港商业银行关注的重中之重。
“内地居民每年最多只可汇出5万美元到境外,这个外汇管制的红线不能越过。我们银行的开户起存金额是超过5万美元的,如何补上差额就需要客户自己想办法。对于客户身份问题,如果客户是在香港工作、读书,或者有家人在港生活,开户就比较容易。但如果客户仅是以游客身份开户,我们就会比较慎重。”威廉说道。
他进一步表示:“对于外贸企业而言,我们只接受在香港有实质业务的企业,比如在香港有办事处,或聘请员工等。早年有很多空壳公司申请开户,没有实质业务,纯粹是为了转钱。银行冒了风险而没有利润,后来索性就不干了。”
此外,对于投资者而言,汇率一直是海外投资不可忽视的风险。“目前,虽然海外存款、债券、股票收益率较高,但投资的前提都是将人民币兑换成外币。在中美利差走阔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在2023年中开始就徘徊在7.2-7.3附近。如果现在投资者仅有人民币而没有外币,将在投资中面临汇兑损失。”威廉说道。
展望2024年跨境理财市场,诸多市场人士认为,银行跨境客户开户量仍将稳健增长,但也要视市场状况而定。从投资回报来看,美联储料将开启降息进程,这虽将影响海外存款、债券收益率,但海外权益资产、黄金在降息周期中往往有较好表现,这仍将为跨境投资带来回报。此外,中国仍处于低利率环境中,且宏观经济复苏尚需时日,这或进一步带动中高净值人士的资产保值、隔离需求。
与银行、保险业的忙碌相对,香港的投行家正放慢脚步。对每周工作几十小时的分析师而言,他们终于不用以分钟计算在中环吃午餐的时间了,喝咖啡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有些投行家索性给自己放了一两年的“长假”,只不过回来后再没找到新工作。
在一位香港金融猎头的名单上,随时可以等待面试的BB行(即“Bulge Bracket”,外资九大投行)候选人,已拉长至几百位。
整个2023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仅募集到59亿美元,不及2022年一半,创20年来最低点。香港恒生指数全年下跌约2700点,已连续四年处于熊市。这让港交所市值的排名跌出全球前五,不及印度。
IPO交易的匮乏让公司资金紧张。在香港提交IPO一年后,电动车制造商威马于2023年10月申请破产。地产商也颇为苦恼,由于金融客户纷纷退租,有预测显示,香港办公空间2025年供应过剩面积,将相当于246个足球场。
这被一些人视作香港金融业由盛转衰的注脚。将时钟拨至几年前,2018年、2019年,香港交易所IPO总额均位列全球第一,募资额近3000亿港元。
2023年全年,香港IPO下滑、港股下挫,有些原因是全球性的。2022年开始,美联储利率高企,推高融资成本,风险资产吸引力下降,香港与全球市场同步降温。
受美国市场“虹吸效应”影响,在曾经全球金融三巨头——“纽伦港”中,伦敦正逐渐掉队。伦敦证券交易所的IPO收入仅占总收入的4%,筹资功能消失殆尽。在亚洲与香港争雄的另一金融中心——新加坡,其IPO市场上新上市公司和筹资额则更少。
但香港又是特殊的。香港被国际资本视为进入中国市场的桥头堡,这必然会受中国因素影响。一方面,中国的经济扩张正在放缓,完全复苏尚需时日。另一方面,地缘政治因素亦牵动着金融市场走势。
“受上述因素影响,投资者最先闻风而动。此前,在香港IPO市场,美资投资人占比很高,现在美资比例大幅下降。”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投资银行业务主管王瑞对《财经》说道。
据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测算,在二级市场,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股票(A股、港股及美国ADR)的持仓已接近历史低位,约为1万亿美元。截至2023年底,全球共同基金对中国股票的仓位占其总持仓为5.5%,而在一两年前持仓约为10%。
港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月21日,月内已有14家企业递交赴港上市申请,2024年递表企业则达28家,超去年同期的17家。港交所正处理的上市申请已达75宗。
2023年,德意志银行已招聘50多名董事总经理负责全球投行和咨询业务,其中约三分之一在亚洲。
这背后的原因在于,一旦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香港权益市场的压力将减缓。从基本面来看,春节假期数据正预示着经济复苏。综合美团等平台发布数据,2024年春节假期,中国吃喝玩乐等生活服务业日均消费规模较2019年增长超155%。
港交所也在谋变。美国达维律师事务所亚洲(日本除外)联席主管何鲤对《财经》表示,近期香港资本市场政策规划、落地的频率正逐步加快,这有望改善港股流动性,将更多优质的公司引入香港。
2023年,李家超宣布将股票印花税税率由0.13%下调至0.1%。港交所推出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在《主板上市规则》中新增章节18C章,允许无收入、无盈利的科技企业赴港上市。港交所还在改革GEM上市制度,让小公司更易筹集资金。
港交所高层换血,亦让各界期待新一轮改革。港交所董事会于2023年底任命陈翊庭为下一任集团行政总裁。据熟悉她的人士向《财经》透露,她曾参与并推动上述多项改革,是一名“改革先锋”。陈翊庭经历过香港IPO的黄金年代,不仅熟悉内地,还拥有国际背景,有望加强港交所与各界合作。
从2023年情况看,与香港毗邻的内地成为投资主力军。《华尔街日报》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在基础投资者参与的20宗香港IPO交易中,中国地方政府控制的实体认购了9宗交易的股份。2022年,香港有十几宗有基础投资者参与的IPO获得了具有国资背景实体投资。
在二级市场,拥有大量内地资源的投资者变得十分抢手。海通证券通过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和沪深港通数据发现,在截至2023年7月的九个季度中,以非沪深港通渠道为代表的海外资金净流出近9500亿港元,以沪深港通渠道为代表的内地资金净流入830亿港元。
中东、东南亚也成为资金的新来源方向。为吸引中东资金,2023年,多位香港政要不断率团出访中东。在第八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中国香港与巴林、沙特阿拉伯及阿联酋签署数份合作备忘录。
一些投行家也因此忙碌了起来。为与主权基金等大资本方会面,2023年,瑞士银行全球投资银行部副主席及亚洲企业客户部联席主管李镇国每几个月就要去中东一次。
“中东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长期展望还是比较正面的,过去他们在华投资的领域大都是私募基金或初创公司,未来持股比例也有望上升。”他对《财经》说道。
不过,受限于资金规模,在诸多市场人士看来,来自欧洲、中东、东南亚的资金尚难弥补美资投资人的撤退。
“在此背景下,资本将变得更为挑剔。过去几年企业在港上市,投资人最关注企业的增长,但现在还要讲利润、讲发展。资本在短期内就要得到回报。”王瑞称。
香港权益市场式微背景下,投行及股票分析师、交易员等热门职位开始缩编,财富管理部门成为“新贵”。
一年前,辛西娅辞掉了百万年薪的投行工作,转而投身财富管理行业。她意识到投行工作对时间和精力要求巨大,越往上爬风险越高。不仅如此,投行是与经济周期联系到一起的,在经济扩张期才可能有钱赚。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财富守护时代或将来临。
2022年,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达38.5岁,60年间老了18岁。国际比较来看,老龄化或导致本国金融资产回报下降。加之当前内地市场面临经济转型、中美利差走阔等风险。这意味着,主动进行海外配置的机构和个人更有望应对市场波动。
在在岸市场,跨境理财已呈现走热迹象。截至2023年7月末,批准的QDII额度已达1655亿美元,该值已超2022年全年的1597亿美元。另据彭博汇编数据,截至2023年上半年,QDII基金累计发行量已达26只,刷新2007年以来半年度发行数最高纪录。
不少机构想抓住跨境理财的机遇。截至2023年4月的半年间,已有八只中国内地基金赴港设立新业务,单只基金管理规模可达10亿美元。2023年全年,10余家基金计划在港展业,并准备推出第1只美元基金。
家族办公室则将目光投向了3000万美元以上的金字塔尖人群,进而成为香港私人财富管理行业的主要增长源泉。据《》估计,截至目前,香港的家办已超400家。在此背后,内地尤其是大湾区的投资人是主要推手。
自开埠以来,国际和中国内地两股力量就在这个港口城市中碰撞,中环海岸线一步步见证了金融机构的更迭起落。十几年前,中国建设银行买下老丽思卡尔顿酒店的大楼,美国银行大楼的拥有权则易手中国工商银行。现如今,从香港的各个角度都可看到坐落在中环的中银大厦——这座高315米的地标型建筑。
为提供跨境理财咨询服务,渣打香港、宏利保险正在尖沙咀、旺角等地增设理财中心。一些机构则扩充人手。2023年,汇丰香港零售银行新聘的前线员工数量同比增加近两成。
外资机构们瞄准的都是财富管理的大蛋糕。胡润的一项调查显示,2022年,中国坐拥千万元人民币可投资资产的家庭数量可达111万户。另据香港证监会数据,截至2022年底,在香港私人银行及私人财富管理业务管理的总资产中,有16%来自中国内地。
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联席主管、瑞银财富管理主席兼瑞银香港区主管及行政总裁卢彩云发现,近几年来,中国的家族企业正面临二代接替,庞大的跨代财富传承需求上升,这亦将促进财富管理行业发展。
“但这也为理财顾问带来压力,他们必须提升在财富保值和继任规划服务方面水平,并为客户提供更广泛的投资选择和工具。作为内地和国际市场之间的‘超级联系人’,香港能协助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为内地投资者带来全球机遇。”她对《财经》说道。
“北水南下”——香港人喜欢用这四个字指代与内地的互联互通机制。这形象地勾勒出了这一机制的核心目的:将香港打造成中国内地的离岸投资中心。继沪深港通、债券通后,跨境理财通成为了互联互通机制的又一延续。
1月24日,“跨境理财通”2.0版本上线。最新版本支持更多大湾区居民参与试点,将个人投资者额度提高到300万元人民币。合格投资产品范围也将作出优化,参与机构范围则由银行扩大至券商。截至2023年末,粤港澳大湾区有6.9万名个人投资者参与“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累计办理相关资金跨境汇划金额128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跨境理财通”新政推出,有望吸引更多客群。个人额度上限提升,有利于提升私行客户参与积极性。可参与机构范围扩大,代销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居民参与将更为便利。
渣打银行表示,在“跨境理财通”新政发布后,该行将合资格的“南向通”基金产品增加至超140只,从而涵盖中高风险及主要投资股票市场的基金。在“北向通”方面也将增加人民币存款及R4级产品。
除为了分享中国内地的发展机遇,中国香港金融监管机构促进个人投资领域的互联互通,与该地想巩固财富管理中心地位不无关系。
在该领域,新加坡已有追赶之势。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该地资产管理规模约为3.7万亿美元,在六年内翻了一番。其中,近八成的管理资产来自本土之外。新加坡家族办公室规模亦从2020年的400家攀升至2022年底的1100家。贝莱德等资管巨头正加大在新加坡扩张力度。
但也需注意,截至目前,“跨境理财通”资金跨境汇划总金额仍低于此前设定的南、北向各1500亿元的总额度。这意味着,如果仅通过当前制度安排,跨境理财的互联互通恐怕难以快速推进。
巴曙松认为,这是因为在推进金融开放时,大家本能地构思闭环逻辑。闭环是折中的产物,既想保留外汇管制,又想推动跨境配置。
“这就像从酒店出去,到一个封闭的天桥,走过去到那边看一眼接着又回来。它只是资产的投资配置平台,并不是跨境资金流动平台。资本市场要互联互通,就不可能要求它是闭环的。”他进一步说道。
香港交易所前总裁李小加曾将中国与国际市场的交汇比作黄河入海。在他眼里,一边是淡水,一边是咸水。两边不仅水压相差极大,水管结构也不同。如果想将这两个市场更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就需要将淡水和咸水之间的大玻璃拿掉,这块玻璃便是资本项下的管制。
但如果黄河入海过于迅猛,便有可能险象环生。香港金管局助理总裁(外事)许怀志表示,之所以“跨境理财通”2.0版本仍在闭环下操作,正是为了防范风险。“短期内,金融开放和防范风险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他在一场简报会上回应《财经》提问时说道。
巴曙松认为,未来互联互通机制可从二级市场向一级市场延伸。从业务操作流程上看,这仅是发行那一刻和已经发行之后的差距。一级市场在法律定位上与二级市场差别不大,仅做简单技术处理,便可为不少中国的企业海外上市提供一级市场支持,这也为内地投资者多一个新股选择。
中环金融街8号国际金融中心二期55楼——从这里望去,窗外是川流不息的维多利亚港和鳞次栉比的金融机构大楼,窗内是香港逾百年的国际金融史。展览的主办者——香港金管局在2023年刚过而立之年。
余伟文在一篇网志中回忆道,在过去的日子里,曾面对惊心动魄的“大仗”,也经历有惊无险的“虾碌”。这让他和同事们学习了如何居安思危、应对危机、站高望远。
巴曙松认为,当前全球经济、金融体系存在碎片化风险,香港可发挥“一国两制”独特优势。内地企业想拓展国际市场,推动科技创新,做一些高风险尝试,香港可作为“国际试验场”。金融制度上的创新亦可先放到香港尝试,进而逐步推动金融开放。
截至2023年10月,香港的人民币存款总额超过1万亿元,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全球约75%的离岸人民币支付经由香港处理。不仅如此,中国三分之二的对内和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大部分金融投资,也都是经香港进行。
伴随着以大数据、人工智能、金融云、区块链为核心的金融科技时代的降临,人民币国际化的科技含量日渐凸显,香港再度成为试验田。
在支付领域,就数字人民币(e-CNY)而言,中国香港是中国内地外的第一个跨境试点。截至目前,其相关的技术测试已进入第二阶段,测试的范围和规模均有扩大,参与的银行也从一家变为四家。
在结算领域,作为首先运用多种央行数字货币(CBDC),并为企业跨境交易进行真实结算的项目,mBridge已从实验踏入试行阶段,是目前环球最大规模的跨境CBDC试行项目。
如今,在香港街头的指定便利店、超市等零售商店,只要轻轻一扫,消费者便可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据参与该计划的中银香港透露,截至2023年末,该行可支持300多家商户门店受理数字人民币,并有累计超1.3万名香港客户成功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
中银香港还启动了企业数字人民币跨境交易试验,已完成首笔以数字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的黄金、铁矿石交易。一般而言,用货币为交易量庞大的大宗商品计价,是推行该货币国际化的常见路径。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CF40成员黄益平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认为,在金融科技领域,支付和结算正成为中国内地和香港互联互通的抓手。双方不仅尝试构建基础设施,还不断拓宽应用场景。未来,不仅要服务于中国消费者和企业走出去,更要让香港消费者和国际投资者走进来,这才能提升两地互联互通水平。
国际资本市场协会的报告显示,2022年,在香港安排发行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券总额占三成以上,84%的债券由内地实体发行。在香港发行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务总额(包括债券及贷款)同比增长逾40%,超800亿美元。截至2023年9月,香港拥有超200只获授权的可持续发展投资ESG基金,管理总资产约1600亿美元。
法国巴黎银行亚太区可持续资本市场主管黄超妮亲历了香港绿色金融行业变化。“短短几年间,可持续类型债券在全球和亚太地区的占比均迅速从2%升至20%左右。现在绿色债券供不应求,都是投资人追着发行人来买。”她对《财经》说。
主权基金、保险、资管等“长钱”是绿色债券的主要抢购者。截至2021年,香港友邦保险对包括绿色债券在内的绿色投资超520亿美元。香港金管局设立目标,外汇基金投资组合在2050年或之前达至净零排放目标。
受能源转型政策推动,在内地的新能源、低碳交通、绿色房产领域,发行人倾向发行国际债券和银团贷款,这可以广泛接触潜在投资者群体。最近一例是,作为电池领域上游重要的供应商——天齐锂业发行的一笔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可筹资4亿美元。
“另一方面,在于香港更好地适应了国际ESG规则,这使得在港发行的绿色金融产品易获国际青睐。”黄超妮进一步表示。
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发布最新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后,香港政府表示将从2025年采用该目标。这意味着,香港的可持续披露将与全球框架趋向一致。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直言,香港金融机构和它们的企业客户必须熟悉ISSB准则,否则国际资金将对企业绕行。
香港大学亚洲全球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香港证监会前主席沈联涛认为,中国香港拥有提供全球资金流动的渠道,但能否帮助南方国家实现能源转型,在于当地是否拥有合适的配套金融机构。截至2022年底,香港的国际资产总额约为6.1万亿美元,净投资头寸为1.76万亿美元。
对于如何通过与内地联动,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香港特区政府特首政策组专家组成员肖耿对《财经》称,应将香港的金融优势与内地的优势产业联合起来。既要让企业享受香港自由港制度优势和金融灵活性,也要让企业享受内地的发展空间和资源优势。
在多重乐观因素加持下,即便香港股市正受周期性因素所困,诸多机构仍肯定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看好其未来发展。
2023年9月,英国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报告显示,香港总排名维持全球第四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亦在2023年第四条磋商讨论中称,联系汇率制度继续畅顺运作,让香港金融体系发挥了国际金融中心角色。
在余伟文看来,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在金融发展上保持活力和好奇,迎接及开拓多个金融新领域,如绿色金融、粤港澳大湾区及金融科技等。如此才得以保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