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ip自动提取网站源码
3月9日晚,2025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举行第四场集中采访活动。省文联主席、省作家协会主席欧阳黔森,铜仁市委副书记、市长穆嵘坤,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主任汤越强,黔南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冉博,贵阳市南明区中曹司街道党工委书记袁姝等5位全国人大代表,围绕“奋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主题与现场记者进行交流互动,从“黄小西吃晚饭”的国际化,到贵阳如何接住“一块屏”带来的“泼天富贵”,再到“村”系列赛事如何为乡村振兴续添动力……旅游富矿越挖越深,文化自信越来越足。
3月9日,在2025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第四场集中采访上,全国人大代表,省文联主席、省作家协会主席欧阳黔森分享了贵州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四大文化工程”的最新成果。
欧阳黔森介绍,近年来,贵州构建了长征文化整体呈现的“双子星”——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和《伟大转折》剧目,推出了电视剧《伟大的转折》、电影《浴血困牛山》、歌曲《望前方》等,全面提升红色文化整体呈现水平。
同时,搭建起“中国心学与世界”等重大研究研讨平台,创作推出话剧《此心光明》、京剧《阳明悟道》、歌剧《王阳明》、舞剧《王阳明》等多种剧目联袂上演,使阳明文化深入人心。
在贵州民族文化品牌方面,持续办好民族文体活动“村超”“村BA”,引来千亿流量、形成超级IP,苗绣等非遗技艺走向米兰国际时装周,歌曲《上春山》《登高》在央视春晚火爆出圈,侗族大歌配乐为百亿票房电影《哪吒2》增添东方古韵。
为了让多彩贵州文化名片更加鲜活亮丽,贵州将安顺屯堡打造为“活态博物馆”,各类文库、文丛编纂出版有序推进,电视剧《走向大西南》等精品力作出新出彩,推出首档国际传播轻综艺系列节目《有朋自远方来》,让贵州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欧阳黔森说,下一步,贵州将沿着保护、阐发、创新、运用的路径,把“四大文化工程”不断推向深入。
同时高质量推进文化研究阐释工作,整合全国和省内一流学术资源形成强大研究团队,邀请全国文艺名家看贵州、引导全省文艺名家走基层,创作、讲好贵州故事。
“我们还将以科技创新赋能文化发展,持续构建‘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体系,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不断释放贵州文化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欧阳黔森介绍,充分运用文化发展成果,坚持市场化思路,“持续打造特色品牌游学路线,大力发展苗绣、贵银等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文化力量。”
3月9日,在2025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第四场集中采访中,全国人大代表,铜仁市委副书记、市长穆嵘坤介绍,作为“黄小西吃晚饭”的一员,梵净山2024年接待游客198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3.7万多人次,增长119%,创历史新高,“带动引领铜仁全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次、旅游总花费分别增长14.5%、15.7%,增速均排全省第一。”
不仅如此,过去一年,梵净山以其世界自然遗产地、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地球同纬度唯一遗世孤岛绿洲等多重国际身份,被IUCN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亦将梵净山命名为首批“世界旅游名山”。“这让‘黄小西吃晚饭’不仅吃上‘生态饭’,也吃出了‘国际范儿’!”穆嵘坤说。
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生态特色产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就。穆嵘坤介绍,去年梵净抹茶核心基地新增了3万亩茶园,世界抹茶超级工厂更是衍生出抹茶产业园、抹茶小镇等一二三产融合、茶文旅一体化发展的新特产品。目前,梵净抹茶的国际市场已拓展至47个国家和地区。
在保护与开发中寻求平衡,让绿色梵净山成为世界级旅游景区,这不仅是铜仁市建设世界级康养旅居目的地的重要IP,更是其旅游发展的核心目标。穆嵘坤介绍,当前铜仁正全力推进三件大事:一是围绕资源禀赋,全力守护世界级旅游品牌;二是顺应客源市场需求,精心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三是聚焦服务保障,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
“哪吒也来到了梵净山!大家请看,我手中的这幅作品,是我们的绣娘们用指尖的温度,将传统文化与非遗技艺完美融合,在纤柔的树叶上精心绣制而成,生动展现了梵山净水的绝美风光。”说罢,穆嵘坤现场展示了一幅精美的叶脉绣版“哪吒”,引得现场一片赞叹。
穆嵘坤还介绍,铜仁万山朱砂矿系列文化遗产已列入2024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万山朱砂矿系列文化遗产集中展现了中国汞工业发展历程和悠久的朱砂历史文化价值,是全球稀缺的矿业文化遗产。多年来万山持续加强遗产保护,成立万山朱砂矿系列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制《万山朱砂汞矿采冶史迹保护管理规划纲要》,实施文物修缮和恢复工程,邀请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贵州省考古研究所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分别开展价值研究和考古等工作。铜仁计划让万山汞矿联动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形成跨业态文旅共同体,构建铜仁“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双遗产双核驱动的世界级康养旅居目的地。
2024年,榕江县总接待游客人数达946万,旅游收入突破108亿元,比2023年增长了24%和28%;台江县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均增长了30%以上……
“‘村超’‘村BA’给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主任汤越强在2025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第四场集中采访中表示,接下来,黔东南州还将坚持“人民至上、人民主创、全民参与、民族团结”的原则,把“村超”“村BA”品牌赛事办得更加活力四射,让中国的乡村更加活力满满、热气腾腾。
“首先就是持续办好品牌赛事。”汤越强介绍,将坚持群众性、安全性、持续性、带动性的要求不变,保持“乡土气”和“村味”不变,持续优化贵州“村超”“村BA”品牌赛事。“‘村超’‘村BA’赛事已经迈向本地娱乐、国内公认、国外知名‘三步走’构想的第三步。”
其次,就是加快提升产品市场化,要发展贵州“村超”“村BA”+农特精品特色产业,提升产品市场化。同时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与“村超”“村BA”品牌合作,打造贵州“村超”“村BA”商标冠名产品,提升农特产品品牌效益和市场知名度,创新线上线下立体营销模式,助推黔货出山。
再次,就是持续发展“超能经济”。深入挖掘贵州“村超”“村BA”赛事的文旅价值和消费潜力,做好“村”字文章,持续发展超好吃、超好住、超好行、超好游、超好购、超好玩等“超能经济”,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同时还要强化农文旅体商融合。”汤越强说,当地将围绕贵州“村超”“村BA”文化、红色文化、美食文化、民俗故事等,打造台盘篮球小镇、三宝侗寨、忠诚牛瘪文化特色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开发农业体育旅游线路,引进有实力的旅游装备制造企业、体育装备制造企业等。
“我们还考虑组建‘村超’‘村BA’优质货盘,打造‘村’集市带货直播间和‘买世界、卖世界’的新媒体电商平台。”汤越强介绍,黔东南将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产品,用好“村”系列优质资源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要让游客满怀‘跨海越山寻世界,乘风破浪揽星河’的向往、体验‘绿野仙踪寻不尽,清风明月伴君行’的意境、感受‘一山一水一世界,一草一木一风情’的多彩、共享‘一路风光一路情、安全服务伴君行’的贴心、增添‘云端漫步观山水、数字相伴赏风光’的趣味……”
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黔南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冉博在2025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第四场集中采访中,生动诠释了黔南州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
2024年,黔南州荔波县接待游客超过2700万人次,小七孔景区年接待游客超过600万人次,单日接待量最高突破7.74万人次,旅游业持续火爆,有力引领三产融合和县域经济发展。
作为自然珍宝与文化瑰宝富集的地区,黔南州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张世界级名片,具备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独特优势。
近年来,黔南州聚焦“打造荔波世界级旅游景区”和“一流旅游城市”目标,不断提升景区服务标准化与国际化水平,让服务“品质”更加匹配景区“颜值”,努力让游客引得来、留得住、玩得好、还想来,实现“景区流量”变“经济增量”。
为了让游客游得舒心,黔南州以国际标准完善功能布局,编制国际化旅游规划,着力提升以荔波小七孔、“中国天眼”为代表的景区内外交通接驳、标识系统、多语言智能导览服务等,实现游客从机场、高铁站、客车站到景区的“最后一公里”无缝衔接,确保景区功能布局、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符合国内国际游客需求,以标准化引领景区高质量发展。小七孔景区还建立了“景区—片区—网格—点位”四级服务体系,每个网格配备志愿者、咨询员、安全员等,实现24小时响应。
为了让旅游体验更丰富,黔南州以生态之美成就发展之势,推出生态探险、文化体验、康养度假等高端旅游产品,“村马”的激情、瑶浴的神秘、茶马古道的古韵、天眼观星的静谧……再加上大力打造的各类数字化旅游体验,让游客在黔南感受世界级的旅游魅力。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代理ip自动提取网站源码,依托‘生态为核、文化铸魂、科技赋能、服务提质’发展模式,让荔波小七孔、‘中国天眼’两大世界级IP在黔南大地上熠熠生辉。”冉博最后发出邀请,“山水有情待君至、风光无限盼君来!”
当前,贵阳正迎来文旅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依托享誉全国的城市文化IP“路边音乐会”,以及《哪吒2》带火的越界影城等文旅热点,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作为基层,我们如何将泼天流量转化为城市发展的长久增量?最重要的是坚持以真诚待客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主动作为,将流量转化为口碑,将热度转化为效益,切实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贵阳市南明区中曹司街道党工委书记袁姝在2025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第四场集中采访中表示,做好旅游服务保障工作,关键在真诚。与此同时,设施和服务的精细化升级,多方协作和社会力量的参与,持续深挖文旅经济的深层潜力,这三者也是缺一不可。
“结合游客需求深挖文化内涵,通过拓展路边音乐会城市IP的品牌文化效应,我们探索‘音乐+集市’‘音乐+美食’等模式,吸引流量并拉动消费。”袁姝介绍,文旅融合对于城市的文脉挖掘,对于旅游的发展乃至城市建设都有好处,结合地方特色,贵阳也在发展符合自己定位的现代旅游业。
“为了保障大家的观影需求,除了应急保障,还有小青柠志愿团队,日均服务已达5000人次。我们还开通了公交摆渡专线,邀请侗族大歌现场开唱,联动形成观影+旅游消费链条……从影城人员到服务行业,再到每位贵阳的普通市民都在传播贵阳的温暖。”在袁姝看来,相关部门和影城联动积极作为,通过升级硬件设施,优化观影环境等花式宠粉服务吸引大量游客,最终形成了“因为一块屏奔赴一座城”的文旅新玩法。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