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whatsapp对话加载不出来
其他00后还在刚刚开始整顿职场的年纪,出身于小镇的00后女孩方菁毕业三年,跳槽三次,创业一年,已经把made in China卖到非洲,营收千万。
从乡镇小学到县城的高中,从成都读大学到北京成功入职互联网大厂。本是成功的做题家模板,但却在方菁发现自己不适合大厂毅然辞职后,人生的方向开始调转。
普遍哀叹经济下行的疲态氛围中,方菁兴致勃勃地赶上了出海这趟列车。她在非洲加纳搭建了全部由当地黑人组成的团队,从跳槽三次的职场愣头青,变身领导不服管的非洲年轻人团队的00后老板。
被合作伙伴背刺,和非洲员工磨合,从小零售商转型,在当地发展大经销商等等问题,都是今年24岁的方菁一睁眼就要面临的挑战,也是无数个像她一样在蓝海中找机会的新一代小生意人们面临的课题。
2020年,方菁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上了三年班,从学科网跳槽到新氧,最后拿到了美团的offer。
北京的工作很光鲜,在高档的CBD写字楼里工作,每天把两三百万的GMV挂在嘴边,做的APP有几亿人在用,工资很也算是年轻人中的高薪。
但是,从事互联网工作的过程中,方菁并不开心。上升空间非常狭窄,互联网行业里有很大一批像我一样的年轻人,我们已经错过了非常好的时代,她回忆,当市场高速发展的时候,有很多新业务,也会产生很多新岗位,努努力,付出60分可以得到100分回报,但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不是这样了。
从小镇到北京,方菁就跟成千上万个普通年轻人一样,按照社会对精英和世俗成功的普世定义,努力升学,努力申请到了大厂的offer,但现实世界给了方菁一击——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
北京和义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挣钱环境。在北京,有序的职场体系中,985、211的高材生们用流利的外语和专业的市场营销话术进行脑暴合作,但义乌的街头,很多不会说英语的小商家在自家档口里和外国顾客靠着翻译软件沟通,也能一年挣到几十万。
方菁还记得这样一个场景,外国顾客在档口看展出的样品,问How much?店主比划半天,最后就在计算器上输入价格,给顾客看。
很多人没有很高的认知和学历,甚至还没研究过市场,但就凭着他们的一腔热情,一个夫妻店选好一个品,老公负责上架、打包、发货,老婆每天给商品p图拍视频,就把货卖出去了。
对方菁来说,这是一片没见过的热情洋溢的市场,也是最真实的商学院。这里的成功靠机遇也靠努力靠眼光,但没有那么多高大上的壁垒,原来做生意不需要那么多专业的术语,也没有那么难。为什么她不试试呢?
基于朋友的货代经验和方菁在大厂拿到出色业绩的能力,她们开始搭建销往非洲的外贸电商体系。方菁从国内工厂拿货,非洲客户从方菁手里拿货,再卖给当地人。
而非洲,一个在外贸世界还未算新奇的土地,成为她新的职业开始的地方,也成为她遇到挫折、开始反思自己的成长之地。
方菁将过往的互联网工作经验运用到创业中,通过社群、社媒视频的传播吸引到不少客户;同时,从打工人到老板的身份转变,也让方菁发现了自己未曾显露的不足之处。
首当其冲的,是年轻创业者在团队管理上普遍会遇到的难题:如何管理一群从来没接触过996,来自不同文化环境的非洲年轻人?
平时,方菁和团队主要用WhatsApp和客户交流,建立起私域商业模式。WhatsApp的功能相当于海外版微信,所以,她不仅能和客户聊天,也能看到非洲买家的朋友圈里平时都在发什么产品,以此获取一线需求。
然而,这还不够。由于当地的信息非常不透明,方菁需要额外雇佣了当地黑人去做线下商务拓展,在当地市场观察品类的交易情况,再实时反馈给她,以确保能拿到一线市场的一线信息。
初到非洲时,只是去注册公司,同一家商标注册公司的两名员工可以在五分钟内分别给到方菁相差2000元的报价;团队招聘员工的时候,更是无从找起,她就自己走进当地的孔子学院里,或去大街上贴招聘广告,或发朋友圈请熟人推荐。
当方菁组建了非洲办公室,也拥有了10人的全当地黑人团队,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和国内差异明显的工作风格和文化差异不免让她有些头疼。
从中国到非洲加纳,直线小时。国内大厂惯用的周一例会苹果whatsapp对话加载不出来、线上文档等工作方式和不知效率为何物的非洲员工们之间,逃不开一段漫长的磨合期。
有时,周一,到了例会的时间,员工们要么因为临时有事耽搁参会,要么变成随便讲一讲就过掉的空洞形式。有时,方菁制定了一些团队战略,要在社媒上多发一些视频,增加曝光率和触达频次,但员工们无法理解团队战略的用意,效率不尽人意。
方菁招过一个刚大学毕业的黑人姑娘当助理,但所有的表格都需要她这个老板做好表头,助理才愿意一个字一个字填,也没有带手机回消息的习惯。可能我出来创业还是有点太早了,之前没有当过中层,没有管理团队的经验,她感叹道,没经历过的事情迟早都要经历一遍,以前觉得很老派的领导们,现在想想,可能也是自己少年轻狂。
一方面,这样做可以和员工现场沟通;另一方面,方菁意识到我也做小红书(@方菁(非洲创业版)),但更像做个人IP,实际上积攒不了有效客户,想往上走一步,还得自己到当地去,想要继续发展都逃不出这一步。
非洲没有电商平台,而在这里,一些国内习以为常的基础建设则是稀罕物。而做外贸,靠的就是信息差。
最开始,方菁和一位非洲货代合作,拿到了60个客户的联系方式,她将这60人全部拉到微信群里,自己则在义乌逛市场,随时随地往群里发布有意思的货品图片。
义乌有一条小商品库存街,一辆大货车拉着各种各样的货,再分散到各个档口展示出售,方菁在库存街的档口们拍了视频,发到小群里,很快引来很多客户的好奇询价。
2023年7月,她的营业额达到20多万,并持续上升,11月,亲戚给方菁牵线搭桥,接到了更多元的客户订单,平板电脑、电缆等几乎涵盖生活方方面面的东西出现在方菁的货品清单中。非洲客户甚至来到国内,由方菁领队,走访了众多电视机厂、电缆厂。
从义乌商学院毕业后,方菁的厂家名单也逐渐扩张到深圳、东莞等产业带,同时在1688上开拓更多优质厂家,从1688上把产品细节图,发给有对应需求的客户,对方对图片满意的话,就在线上给方菁下订单。
前期的线上运转模式极大地节省了方菁囤货的成本,之后,她又和广州货代公司合作,拿到新的客户,再基于当地的需求找工厂开发新品或进货,两端对接,形成闭环。
有一次,方菁发现工厂背着自己偷偷添加了客户的联系方式,越过她这个中间人,直接对客户进行报价销售;有时,其他人下的订单比方菁的更大,工厂就会把她的货期往后排,导致延期交付。
另一方面则是艰难测品。供给商越来越多的同时,方菁团队的货盘一度达到200多个,每个品都需要在非洲市场测试一遍销售成绩,当时,仓库每天都塞满了各种各样的货物,但还没做出一个优势产品。
方菁一边在1688上寻找优质的可靠工厂,筛选更适合非洲市场的产品,还不断在Ins、Tiktok上发布去工厂探厂、打包理货的视频,又给非洲的团队每人开了一个Tiktok账号,形成推广矩阵,引流到社群当中。
在不断的曝光和小生意的尝试中,方菁接触的非洲客户体量越来越大,开始有需求找到她,想要做贴牌产品,需要方菁找到对应的厂家大批量开发生产;方菁也从小单零售商家逐渐发展成非洲本地小生意的供给商,合作紧密的工厂出了新品,也会发给她,希望能帮忙推广到非洲。也有来自当地客户的真诚相助,希望她能顺利发展,只怕再也遇不到这么好的中国合作伙伴。
方菁向我们透露,目前,小单零售已经不是她的主营项目,而是作为稳定提供现金流、在非洲继续打响团队名号的存在,团队未来的经营重心将是发展线下经销商。
其实,方菁的成功经历也可以看作无数个小生意人的缩影——他们不安于现状,始终拥有对新环境的渴望,敢于正视躺赚的红利期已过的事实,敢于放弃现有的舒适圈,也敢于抓住任何一个新机会,在寻找能挣钱的兴趣的过程中,完成小资金创业,最终,迎来属于自己的个体时代。
在这个过程中,小资金创业人们可以在1688上快速筛选优质工厂,获取全面品类信息,也可以通过1688上的真实工厂电话直接联系工厂,主打省钱、省时、省力。
这也是1688在今年将商人节升级为拿货节的初衷,以超过100万源头厂商的优质商品为新兴的年轻小生意人们提供好货好服务,降低信息差以解决小B买家的采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