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ip代理获取网站
中国游戏正在通过“文以载道”于海内外深度“圈粉”,其核心的文化驱动也悄然迭代为兼容并包、百花齐放。
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当下已经成为迫切之需。游戏,作为中国文化出海的“新三样”之一,也在探索中不断迭代升级。
30年来,中国游戏产业确实已经踏平坎坷成大道,但也进入了斗罢艰险又出发的新时代。回望来时路,或许更能为未来发展找到方向。
1995年,《Game集中营》杂志(《电子游戏软件》的前身)刊载了一篇名为《乌鸦 ·乌鸦·叫——该谈大陆电子游戏业了》的文章,痛斥中国游戏厂商没有自觉挑起创造民族游戏的大梁。“乌鸦叫”这个名词,也成为此后许多年业界讨论国产游戏时的惯用梗。
随后,《家用电脑与游戏机》杂志刊载了名为《乌鸦,别叫了》的文章, 针锋相对地提出:“我国电子游戏业方兴未艾,一片热气腾腾,黄金时代正在到来,何有‘死水一潭’?”该文作者杨南征一度被称为“中国游戏第一人”。就在发文章的前一年,他研发出国内第一款原创电子游戏——《神鹰突击队》。
1994年,大宇资讯旗下经典单机角色扮演游戏《轩辕剑》系列的第二部作品《轩辕剑贰》发行,水墨画风在当时独树一帜,剧情上也对前作做了补充和延伸。1995年,大宇资讯又推出中文游戏里程碑式的作品《仙剑奇侠传》,以独特的中国风故事情节和丰富的角色设定赢得玩家的心。1997年,由金山软件旗下西山居工作室制作的《剑侠情缘》发行,该系列以武侠为题材,其后衍生出十数款游戏,涵盖端游、页游与手游。这三个游戏系列,后来被称作“国产三剑”,也开启了“中国风”游戏之路。
此时的“中国风”游戏有着鲜明的特点,其融入了流行文化元素——武侠。当时,武侠游戏火到何种程度?在2000年前后,各种武侠角色扮演类单机游戏如过江之鲫,其中就有直接从知名IP改编而来的《金庸群侠传》《天龙八部》《古龙群侠传》《流星蝴蝶剑》等。
但这样就是真正的“中国风”了吗?恐怕还不能如此认为。当时用武侠这个典型中国意象“包装”的第一批国产游戏,实际上还是在“换皮”,其内核依然是日式角色扮演游戏。
在当时的武侠游戏中,日本游戏里常出现的“物理攻击”和“魔法攻击”变成了“普通攻击”和“武技攻击”,至于日式角色扮演游戏中冷兵器、热兵器和魔法交织的战斗系统,则可借助武侠小说里武功(包括内功和外功)的概念进行转换……
《轩辕剑》《仙剑奇侠传》《剑侠情缘》的前期作品都是单机游戏。进入新世纪,网络游戏迅速崛起,对以“三剑”为代表的国产武侠单机游戏造成了冲击。当更酷、更好玩的新游戏类型出现,玩家难免会转移目光。
但是,网游时代来临也给国产游戏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创意无极限的时代里,永远不会“GAME OVER”。
2004年,依靠代理韩国经典网游《传奇》而成功的盛大游戏在纳斯达克上市,让其创始人陈天桥一跃成为最年轻的中国首富。学习“传奇” 好榜样,也包括以《剑侠情缘》系列赚到了“重生”资金的金山软件。
从2003年的《剑侠情缘网络版》开始,《剑侠情缘》系列进入网游时代。原金山软件的掌舵人求伯君很快地发现,在网游中,武侠的硬桥硬马不适用了:单机游戏可以慢慢渲染各种招式技巧,如同电影慢镜头一般;但网游里玩家时时都在“抢怪”,不能卡顿,怎么办?
此 时,一个新的选择出现了——仙侠题材。比起传统武侠,仙侠更加虚幻缥缈,风格偏于玄幻,更容易在游戏特效中得到呈现。
2005年,西山居工作室推出《剑侠情缘ⅡOnline》,打造出一个西方奇幻小说“剑与魔法”口味与中国玄幻修真概念相交融的游戏世界。国产游戏从武侠风转向仙侠风的美学转型,却意外开启了另一条歧路:在造型上大量参考西方宫廷服饰和军装设计,结果使得仙侠世界里的中国风变了味。
意识到该问题后,2009年,金山软件推出了“剑侠情缘网络版”系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剑侠情缘网络版叁》,西山居工作室开始将多种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元素融入游戏中。这种改变,带来了又一种网络文化的兴起,即国风。许多网民依据这款游戏,自发创作了大量国风音乐在论坛上发表,并开始穿起汉服进行cosplay,国产游戏自此真正迎来“国潮时代”。
只是,仙侠路线仍然难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准确而全面地呈现并传播出去。基于仙侠设定而创作的各种玄幻风格作品,从网游到网文、网剧,依然给人一种中西混搭却未能中西合璧之感。
好莱坞电影《达·芬奇密码》在2006年上映后的火爆,让国人认识到符号有着意想不到的传播价值。
属于中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符号是什么?彼时的国内游戏界给出的回答是“功夫”和“熊猫”。只是,这两个符号在当时难言被发扬光大。
2011年发生了一件趣事。在当年举办的暴雪嘉年华上,由美国著名游戏公司暴雪娱乐所制作的网游《魔兽世界》公布了新的资料片《熊猫人之谜》,宣告“中国风”种族—熊猫人已经在艾泽拉斯大陆实现“熊出没”。
随后,盛大金酷游戏首席运营官葛斌虎吐槽道:“暴雪抄袭《魔界2》的‘熊猫人’职业设定。”《魔界2》是金酷游戏开发的角色扮演类网游,于2010年上线。可是,时至今日,在人们心中影响力最大的“功夫熊猫”还是好莱坞的那只“阿宝”,以及《魔兽世界》里的“熊猫人”。造成这种情况的,恰恰是中国文化产品彼时没有具备全球影响力的精品力作诞生。
外国人在游戏领域里玩转“中国风”,在那些年并不鲜见。比如,日本光荣公司(KOEI)出品的《三国志》系列一直广受全世界玩家喜爱。2019年,光荣《三国志》系列迎来了一个强劲的对手《全面战争:三国》,这款游戏却并非来自中国,而是由英国游戏公司Creative Assembly开发并由世嘉发行。
“功夫熊猫”为何没能扛起“中国风”游戏的大旗?也许可以这样解读:“功夫”和“熊猫”本就是中国符号,为全世界所熟知;而当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将两者相结合并成功“破圈”之后,跟风而来的各种“功夫熊猫”,都很难让人眼前一亮了。
2018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其时在腾讯担任副总裁的程武反思道:“我们不应局限于‘熊猫’和‘功夫’,还可以打造出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
此后,国产游戏厂商创作出如《绘真·妙笔千山》《榫卯》《折扇》《纸境奇缘》等具有中国文化意蕴的作品,不断尝试将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游戏作品之中。在不断“试错”中,国产游戏也积累起了新经验: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游戏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促进了文化推广与创新;另一方面,游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全新的叙事方式,通过游戏这一现代媒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
进入21世纪10年代末,中国游戏产业从弯路中取直,踏上了研发具有情景交融体验的“国风”游戏之路。比如,《风之旅人》中,玩家扮演无名旅者自沙漠开始冒险,旅途终点是远方的山;《王者荣耀》中,“甄姬”角色融入了昆曲名家唱段;《尼山萨满》用音乐剧模式,展现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别样风情……
令人眼前一亮的,还有《永劫无间》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联动:联手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设计蜀绣元素的时装;探访敦煌洞窟还原唐代名将生前甲胄;与平遥文涛坊古兵器博物馆合作设计秦风皮肤;与杭州博物馆合作推出以《白蛇传》为IP的时装系列“梨园传奇”;联动浙江省博物馆让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以数字形式出现在游戏中等等。
至此,“国风”游戏跳出了早先一味强调中国元素或中国符号的硬植入打法,而是选择在内核中加入“文以载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
根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伽马数据共同发布的《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近5年来,含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游戏数量增长了近3倍。不容忽视的是,科技创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创新的重要推动力。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游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持续加大,自主研发的游戏引擎技术已与国际领先水平接轨;目前,超过70%的国内游戏开发团队采用国产或合作研发的先进游戏引擎。《报告》还显示,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已从2014年的30.76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163.66亿美元,十年间增长了4.32倍。
早先的“国风”游戏,往往给人以戴着镣铐跳舞之感,这源于其虽引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但游戏的内容、核心玩法、系统等设计还是沿用了欧美思路。而且,当时问世的一众“国风”游戏,往往偏重于轻游戏,整体风格单一,缺乏内涵,热衷于通过“国风”去吸引流量,甚至在急功近利心理的作祟下出现了打着“国风”旗号粗制滥造的产品。
2020年,米哈游的当家游戏《原神》横空出世,引领了“国风”游戏的新潮流。《原神》不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游戏设计中,还推出了非遗纪录片《流光拾遗之旅》——通过邀请非遗传承人还原游戏元素并记录过程,介绍了各式各样精美的非遗。该系列纪录片制作了15种语言字幕版本,在全球社交平台上发布,迄今海内外播放约3000万次。
《原神》风靡海外。在2020年和2021年,《原神》连续获得TGA(有“游戏界奥斯卡奖”之称)年度最佳移动端游戏等多项全球游戏行业顶级奖项。随后,米哈游把在《原神》上找到的爆红密码,运用在了又一力作《崩坏:星穹铁道》的底层架构中,让该款游戏在孕育过程中就自带“国风”基因。
《崩坏:星穹铁道》的剧情设定是开拓者乘坐星穹列车共赴银河之旅,其中的“仙舟罗浮”区域将东方美学元素融入科幻世界里,被海外媒体称为“丝绸朋克”。《崩坏:星穹铁道》剧情演出中的“饮月开海”动画,展现出海水被“龙王”一分为二的波澜壮阔景象。《水龙吟》作为米哈游旗下原创音乐团队HOYO-MiX为该游戏创作的首支国风人声单曲,于全球同步推出,被海外玩家盛赞“汉语是一门美丽的语言”。
类似这样在游戏设计的底层架构中直接融入“国风”,并以传播学思维去打开全球想象空间的“打法”,正在成为国产游戏的标配。 今年,《黑神话: 悟空》也是类似“打法”的成功鲜活例证之一——从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汲取灵感,建构宇宙观和人物谱系,以全新的科技手段、媒介形态对其作出当代表达,不断发掘传统文化IP的新面貌、新内涵。
更多的积极探索,正在中国游戏领域里全面展开。比如,当你走入游戏世界,时而仰头看到地铁急速从头上掠过,听到街巷里传来地道的四川话;或者身穿一身精致的旗袍,讲一口正宗流利的沪语,穿梭在极具海派 文化特色的大街小巷之中……这不是幻想,而是手游《归龙潮》里的真实场景。
这样饱含中国地域文化特色的人间烟火味,让《归龙潮》在9月国内上线万预约量,在海外也收获了不少玩家的关注,各国玩家都在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去理解游戏内的“东方风潮”元素。
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必然要经历一个被海外受众从模糊认识到熟悉了解的过程,而游戏作为一种数字媒体,可以让玩家在强互动过程中达成沉浸式体验,从而拥有更强的文化代入感。以游戏作为新时代文化传播的载体,更容易被海外各种年龄层次、教育水平和文化习惯不同的受众所接受,更容易达成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当下,中国游戏正在通过“文以载道”于海内外深度“圈粉”,其核心的文化驱动也悄然迭代为兼容并包、百花齐放。这种“文以载道”的方式,目前大致有三种表现形式:
一是角色融创。例如《原神》里的“云堇”角色,融入了花木兰、穆桂英、梁红玉等活跃于传统戏曲舞台的女性角色扮相,在游戏角色的动作设计中也融入了许多京剧的表演动作。一些海外玩家因此而考据京剧,甚至成了票友。
二是玩法融入。一些在海外备受好评的经营类游戏,开始尝试在游戏中加入中国特色道具,如算盘、算筹,并充分利用游戏载体的互动性特征,将皮影戏、剪窗花、投壶等活动嵌入游戏操作中。这种完全中国风的游戏玩法,既原汁原味又寓教于乐,让海外玩家很容易达成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此外,一些游戏还会在中国的传统节日期间推出各种游戏活动,力求达到文化破壁的效果。尽管这些玩法体验不乏碎片化,但能聚沙成塔,多侧面、细节化地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让海外玩家慢慢建立起对中国文化越来越全面的认识。
三是场景融合。例如,在蒸汽朋克风格的《归龙潮》中,就没有按照西方蒸汽朋克风格作品那样设计得满目都是蒸汽机驱动的机器人,而是把游戏背景放在了上海,用海派文化的魔幻风格进行处理,处处展现中国的文化特征,再搭配海外玩家热衷的蒸汽朋克质感,这种融合让玩家在玩游戏过程中总能偶遇特别的惊喜。
“国风”游戏的迭代升级正在于,一方面通过独有的中国风形成了区别于海外游戏的风格差异,让国外玩家有耳目一新之感;另一方面也十分注重拥抱市场,在保持中式玄幻、武侠等独有特色的基础上,适当加入海外 玩家熟悉的奇幻、科幻内容,又或者将蒸汽朋克、赛博朋克等海外潮流文化和中国元素作巧妙融合。
中国游戏正在成为一股颠覆全球游戏产业格局的力量:技术上,惊艳世人,是一种颠覆;文化上,触动灵魂,也是一种颠覆。“国风”游戏于过去走向世界所缺失的拼图,而今开始补全。与此同时国外ip代理获取网站,中国故事也借助游戏,成为一种所有人能看得见、玩得爽、想了解、更倾心的快乐体验。如此一来,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扬,也就自然而然、愈加深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