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单个程序代理ip
说明:执行这个命令不需要docker守护进程已经启动,但其它docker命令基本上都需要docker守护进程已经启动。
2、命令:docker version上述命令返回安装的docker的版本详细信息,分客户端和服务器。如:
说明:执行这个命令时,如果docker守护进程没有启动,则只会返回client的信息。server信息不会显示,会提示无法连接到docker daemon。
命令:sudo status docker如果docker守护进程已经启动,则可能显示的信息如下:
命令:docker info执行该命令,前提需要docker守护进程已经启动。如果一切正常,会返回如下的信息(这里只提供前面一部分)
注意:每个容器都有一个唯一的ID,作为容器的标识。每个容器也有个唯一的名称,在用docker run命令创建时可以通过 --name 名称 来指定,如果不指定,系统会自动产生一个名称。
如果一个容器已经停止,可以执行如下docker start命令重新启动容器,参数可以是容器的ID 或容器的名称。
如果要停止一个运行的容器,可以用docker stop命令,kill命令也可停止容器,但这命令时强制立即停止容器。
当重新启动容器时,会沿用创建容器(docker run)命令时指定的参数来运行。如果创建容器时,指定了shell。
重启容器时,可以用docker attach命令附着到容器上,当执行docker attach命令时(可能需要敲下回车键),就回到了容器的bash提示符,
这时就已经相当于在容器内部了的shell操作了。如果操作过程中,退出了shell。容器也会随之停止。
这种容器指容器可以长期一直运行,没有交互式会话,非常适合容器中运行后台应用程序和服务(如数据库服务、web服务器等)。
上述语句利用-d标识创建了一个守护式容器,该容器启动了一个shell,循环打印一个信息,保证shell不退出。
可以通过docker logs命令来获取容器的日志 ,还可以通过docker top 命令来查看容器内当前运行的进程信息。
则会出现一个shell会话(容器内的,不是主机的),这样就可以和容器进行交互了,可以完成自己想要的操作。
利用docker inspect 命令可以查看容器更多的信息。 如ip地址等,这对守护容器还是很有意义的。
上面命令表示在容器内打开一个shell交互式会话,参数 -i -t 是让这个shell能被主机捕捉到,可以在主机上操作该shell。通过这个命令,就可以对容器进行相关的操作了,如进行容器的配置、应用程序的配置等。
注意:这个方式和attach不同。attach绑定的shell退出后容器会退出。这种方式不会。
注意:在利用docker run创建容器时,可以加上标识 --rm,会在容器运行完毕后,自动删除容器,相当于创建的是一个一次性容器。如:
docker run --rm ....... 这个尤其在练习容器的操作使用时非常使用,省去了留下一堆垃圾容器需要人工清理的工作。
创建一个容器,会在容器的对应的镜像上增加一个可写层,镜像部分是只读的。通过 diff命令可以看出改变的信息。如:
说明:每行代表一个变动的文件或目录。其中 A 表示新增、C表示被修改、D表示被删除(这个例子没有体现)。
很多场景下,我们需要从主机将文件拷贝到容器中,或从容器拷贝文件都主机。利用 cp命令即可,语法格式如下:
还有另外一个docker create命令,该命令使用格式同run命令,但它只创建容器,不会立即启动。要想运行容器,需要单独再执行启动命令。
实际上无论是 run ,还是create命令,都有大量可选的参数,我们这里只是介绍最基本的使用方式(也就是说使用尽量少的参数)。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往往会更加复杂。
每个一个容器除了ID外,都有一个name(可以在创建时指定,也可以不指定,由系统自动分配)。
当容器创建后,也可以通过rename命令给容器重命名。重命名时,容器处于运行或停止状态都允许修改。
只有下载后,镜像才会保存在本地(docker环境所在的主机),通过如下命令可以查看本地已经存在的镜像。
本地的镜像是从远程镜像中心(Registry)下载到本地的,默认的镜像中心是docker公司负责运营的docker hub中心。
在远程镜像中心,镜像是保存在仓库(Repository)中,仓库存在镜像中心(Registry)中。
每个镜像都有一个唯一的ID号。 一个仓库(如上面的ubuntu)中有多个镜像,通过tag标识来区分不同镜像,一个仓库中的镜像通常是同一种类型的镜像,只是不同版本的区别。换句话说,镜像时由仓库名和tag标识来共同决定的。
用户仓库的命名由用户名和仓库名两部分组成(中间用/分隔);而顶层仓库只有仓库名,如ubuntu仓库。
总结一下,镜像名称的标准格式是:用户名/仓库名:Tag名,对于顶层的则没有用户名,如果省略tag名,默认为latest.
含义:如果只指定仓库名,会下载该仓库下的所有镜像。如果还指定了TAG值,则会下载指定的镜像。
对于dokcer run命令,只指定仓库名,不指定tag时,默认下载的是 latest标识的镜像。
在某些场景下,可能需要把一个已有的镜像 加入(也就是复制)到别的仓库中。这时可以用tag命令。具体的语法格式是:
这个还是挺有用的,比如当创建一个镜像,命名不适合(仓库名和TAg标识),这样相当于改个名,但实际是拷贝一份。
docker hub上有官方的mysql镜像,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创建mysql容器,作为一个服务容器使用。
创建镜像有两种方法,一是用commit命令,二是用dockerfile方法(这个更常用,在下面文章介绍)。本章介绍commit方法。
在介绍commit命令前,我们先回顾下对代码的版本控制,当修改代码后,我们会commit变更到版本服务器上。
对于容器类似的概念,当创建容器后,如果后面对容器做了修改,就可以利用commit命令将修改提交为一个新的镜像。
这时就在本地创建了一个仓库名为newnewcontent2,tag值为默认为latest的镜像。
注意:如果需要把该镜像提交到dokcer hub中心,则必须规范命名(必须是用户名/仓库名,tag可以缺省),前面的用户名是在dokcer hub上注册的用户名。
上面命令在当前用户(xxx)的主目录下创建了一个myweb目录,并在该目录下建立了一个空的文件名为Dockerfile文件。
Dockerfile文件中,是一系列的指令组成。每条指令,包括指令名(必须大写)和指令所需的参数。看一个例子:
1、从基础镜像运行一个容器(第一条FROM指令的参数用于指定一个已经存在的基础镜像,每个dockerfile文件的第一条指令都是FROM)
2、在上面创建的容器中,执行一条指令,对容器做出修改(一般指令总会对容器进行一些改变,否则该指令就不需要了)
3、执行类似docker commit命令,提交一个新的镜像层(该层的内容就是上面指令造成的变化内容)
看到这里大家可以有个疑问,为何每条指令都要创建镜像和容器呢,而不是只在开始创建一次容器,然后基于该容器执行所有指令,完成所有修改后,再提交生成一个镜像呢?
这正是docker镜像分层特点的优势。可以想象一下,采用这种放的好处是,即使因为某种原因导致某条指令失败,但我们还是可以得到一个可用的镜像,然后我们就可以通过该镜像运行一个容器,在该容器中执行失败的指令,从而方便的进行调试,找到失败原因。
2、第二行FROM指令,用于指定基础镜像。是所有dockerfile的第一条命令。因为所有新的镜像都会基于该基础镜像基础上变化来的。
3、第三行 MAINTAINER指令,是标识镜像的作者和联系方式(这里是电子邮件),以方便镜像使用者和作者联系。
4、第四~六行RUN指令,用于在容器中执行参数指定的命令。上面的例子第4行是更新已经安装的APT仓库,第5行是下载安装nginx包,第6行是生成一个html文件,文件中只包含简单的一句线、
参数-t指定生成镜像的所属用户名和仓库名,也可以有tag标识(这个例子没写设置单个程序代理ip,默认为latest)
命令的最后点 不是结束符,而是表示Dockerfile文件在当前路径下。也可以指定一个git仓库的地址(只要该地址下有Dockerfile),则会利用git仓库中的dockerfile文件来构建镜像。执行的过程会详细 输出每条指令执行的详细信息。
docker images命令查看新构建的镜像,也可以用docker history命令查看新构建镜像的构建历史。
上面命令除 -p参数外,其它参数前面文章都介绍过了。-d表示是 容器。 --name指定容器名,这里是myweb。 后面的是镜像名。以及要执行的命令(这里是启动nginx服务)。 -p参数我们下面详细介绍。
打开一个端口(可利用docker port命令查看,或者docker ps也能看到,这里是32768)映射到容器中的80端口上。方法二:指定映射
这样指定的方式有好有怀,坏处是,第一无法运行多个同样的容器,第二容易与主机上的应用冲突。好处是端口是已知的。需要小心使用。
在docker run命令中通过 -p标记暴露的容器端口,并不一定需要在dockerfile文件中用EXPOSE指令配置
镜像创建好后,很重要的一个操作就是共享和发布。可以将自己创建的镜像发布到docker hub上,也可以发布到自己的私有docker hub上。
要想发布镜像到dokcer hub上,首先要在dokcer hub上注册账户,并且在本机(准备提交镜像到docker hub的机器上)上进行注册。具体过程如下:
这里的 用户名/仓库名[:tag名] 代表的镜像必须是本机存在的,tag名不写的话默认就是latest。 也就是说在创建镜像时的命名必须是规范的格式(加用户名)。
我们知道,通过docker run 创建并启动一个容器时,命令的最后可以指定容器启动后在容器内立即要执行的指令,如:
除了这种方式外,我们可以在dockerfile文件中通过CMD指令指定容器启动时要执行的命令。如:
我们仍然可以在docker run命令中带上容器启动时执行的命令,这会覆盖dockerfile中的CMD指令指定的命令
无法打开交互式shell界面。3、需要注意的是,dockerfile中可以有多条cmd命令,
虽然也可写成CMD echo hello word 方式,但这样docker会在指定的命令前加 /bin/sh -c 执行,有时有可能会出问题。 所以推荐采用数据结构的方式来存放命令。
docker 学习笔记20:docker守护进程的配置与启动安装好docker后,需要启动docker守护进程。有多种启动方式。
因为docker守护进程被安装成服务。所以,可以通过服务的方式启停docker守护进程,包括查看状态。
在linux下,可以通过curl工具访问url,因为返回的是json串,非格式化的。可以结合python命令,转为格式化的json,让看起来比较清楚。如:
则docker的相关命令(如docker search)或docker容器与网络相关的操作都可以正常进行,不需要特殊设置。
3、当docker主机 是通过代理才能连接外网时,让docker守护进程可连接外网,非服务启动方式
注意,这并不需要docker主机自己设置代理上网(也就是docker进程没有利用主机设置的代理上网)。
容器本身是一个轻量级的linux系统,我们可以通让主机上网一样设置让其上网。容器上网和让docker守护进程联网没有关系。
注意:容器设置代理 和 docker主机设置代理以及docker守护进程设置代理无关,也就是容器只会使用自己的代理信息上网。
docker学习笔记:容器的网络设置创建一个docker容器,docker系统会自动为该容器分配一个ip地址,通常是172.17开头。
假设某个容器(假设容器的名称为myweb)被分配的地址是 172.17.0.2,该容器上启动了一个web服务,其端口号是80(注意这是容器中的端口号)。
这时我们用docker port命令可以查看该web服务在容器的端口对应到主机端口的信息,如:
这样docker主机局域网内的机器就可以通过主机的地址和绑定的ip来访问到docker容器上的服务了。不过这存在的问题是,需要将容器端口与主机上端口的映射关系变成固定的。否则一旦容器重启,绑定端口就会变了。
说明:这么做是可以的,但问题是容器的ip地址是自动分配的,一旦提供该web服务的容器重启后,其ip可能发生变化。这就导致原来指定的ip有问题了。
总结下,如果某个容器提供了对外的服务(如web服务),则统一的访问方式可以利用docker主机的ip地址和容器映射到主机上的端口来统一访问。
--link,其参数部分的myweb表示要连接的容器,web是要连接的容器的别名。容器创建后,我们用 ping web命令发现能连接到myweb容器,这样因为用的不是ip地址,而是别名。这样即使myweb1容器重启后,上面创建的test1容器对其连接的代码或脚本也不用修改。
注意:需要注意的是,如果myweb容器未启动,但有别的容器启动,test1容器利用别名web可能会关联到别的容器上,这是个问题。
Dockfile是一种被程序解释的脚本,Dockerfile由一条一条的指令组成,每条指令对应下面的一条命令。Docker程序将这些Dockerfile指令翻译真正的Linux命令。Dockerfile有自己书写格式和支持的命令,Docker程序解决这些命令间的依赖关系,类似于Makefile。Docker程序将读取Dockerfile,根据指令生成定制的image。相比image这种黑盒子,Dockerfile这种显而易见的脚本更容易被使用者接受,它明确的表明image是怎么产生的。有了Dockerfile,当我们需要定制自己额外的需求时,只需在Dockerfile上添加或者修改指令,重新生成image即可,省去了敲命令的麻烦。
Dockerfile的指令是忽略大小写的,建议使用大写,使用 # 作为注释,每一行只支持一条指令,每条指令可以携带多个参数。Dockerfile的指令根据作用可以分为两种,构建指令和设置指令。构建指令用于构建image,其指定的操作不会在运行image的容器上执行;设置指令用于设置image的属性,其指定的操作将在运行image的容器中执行。
(1)FROM(指定基础image)构建指令,必须指定且需要在Dockerfile其他指令的前面。后续的指令都依赖于该指令指定的image。FROM指令指定的基础image可以是官方远程仓库中的,也可以位于本地仓库。该指令有两种格式:
(2)MAINTAINER(用来指定镜像创建者信息)构建指令,用于将image的制作者相关的信息写入到image中。当我们对该image执行docker inspect命令时,输出中有相应的字段记录该信息。格式:
(3)RUN(安装软件用)构建指令,RUN可以运行任何被基础image支持的命令。如基础image选择了ubuntu,那么软件管理部分只能使用ubuntu的命令。该指令有两种格式:
(4)CMD(设置container启动时执行的操作)设置指令,用于container启动时指定的操作。该操作可以是执行自定义脚本,也可以是执行系统命令。该指令只能在文件中存在一次,如果有多个,则只执行最后一条。该指令有三种格式:
(5)ENTRYPOINT(设置container启动时执行的操作)设置指令,指定容器启动时执行的命令,可以多次设置,但是只有最后一个有效。两种格式:
(6)USER(设置container容器的用户)设置指令,设置启动容器的用户,默认是root用户。
(7)EXPOSE(指定容器需要映射到宿主机器的端口)设置指令,该指令会将容器中的端口映射成宿主机器中的某个端口。当你需要访问容器的时候,可以不是用容器的IP地址而是使用宿主机器的IP地址和映射后的端口。要完成整个操作需要两个步骤,首先在Dockerfile使用EXPOSE设置需要映射的容器端口,然后在运行容器的时候指定-p选项加上EXPOSE设置的端口,这样EXPOSE设置的端口号会被随机映射成宿主机器中的一个端口号。也可以指定需要映射到宿主机器的那个端口,这时要确保宿主机器上的端口号没有被使用。EXPOSE指令可以一次设置多个端口号,相应的运行容器的时候,可以配套的多次使用-p选项。格式:
dockerrun-phost_port1:port1-phost_port2:port2-phost_port3:port3image
端口映射是docker比较重要的一个功能,原因在于我们每次运行容器的时候容器的IP地址不能指定而是在桥接网卡的地址范围内随机生成的。宿主机器的IP地址是固定的,我们可以将容器的端口的映射到宿主机器上的一个端口,免去每次访问容器中的某个服务时都要查看容器的IP的地址。对于一个运行的容器,可以使用docker port加上容器中需要映射的端口和容器的ID来查看该端口号在宿主机器上的映射端口。
(9)ADD(从src复制文件到container的dest路径)构建指令,所有拷贝到container中的文件和文件夹权限为0755,uid和gid为0;如果是一个目录,那么会将该目录下的所有文件添加到container中,不包括目录;如果文件是可识别的压缩格式,则docker会帮忙解压缩(注意压缩格式);如果是文件且中不使用斜杠结束,则会将视为文件,的内容会写入;如果是文件且中使用斜杠结束,则会文件拷贝到目录下。格式:
(10)VOLUME(指定挂载点))设置指令,使容器中的一个目录具有持久化存储数据的功能,该目录可以被容器本身使用,也可以共享给其他容器使用。我们知道容器使用的是AUFS,这种文件系统不能持久化数据,当容器关闭后,所有的更改都会丢失。当容器中的应用有持久化数据的需求时可以在Dockerfile中使用该指令。格式:
Docker的英文本意是“搬运工”,在程序员的世界里,Docker搬运的是集装箱(Container),集装箱里装的是任意类型的App,开发者通过Docker可以将App变成一种标准化的、可移植的、自管理的组件,可以在任何主流系统中开发、调试和运行。2. 前提(1) 由于现在的docker的局限性,现在只能使用在64位的服务器上;(2) 由于linux容器的bug,docker在linux的kernel3.8上运行最佳,同时需要支持AU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