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过代理服务器 获取ip
并且 WiiU 的处理器,也是任天堂沿用了 11 年的 PowerPC 750 系列的最后一代,其他硬件配置上,GPU 好歹还算用上了新型架构,但 CPU 瓶颈严重,所以机器运行游戏的性能表现,基本只够和几年前的 XBOX360 比比,很多地方还不如。
略显抽象的双屏设计( 手里有个 Pad 掌机,主机还得连电视 ),也让第三方厂商向 WiiU 移植游戏时十分难受,不但要考虑优化,还得兼顾一下第二块屏幕如何利用。
无论怎么看,这台主机都有点拉跨,尤其是前后对比一下 Wii 和 Switch 这俩过亿销量的怪物,就像个臭弟弟。
比如天下第一的《 旷野之息 》、永远有人在买的《 马车 8 》、五大 ACT 之一的《 贝优妮塔 》等等,开始都是在 WiiU 上首发。
说它是三坟机,却也有《 看门狗 》、《 极品飞车 》、《 使命召唤 》这种当时的标准 3A 游戏登陆,其实该有的都有了。
而且这块 Pad 屏幕看过的都知道显示效果有多蛋疼,色彩寡淡,480P 的清晰度还不是全贴合,所以反光也相当严重。
这样就显得这块屏幕相当鸡肋,以至于最后《 旷野之息 》发售,任天堂自己都放弃了,只搞了个电视和 Pad 屏幕切换功能。
像是《 塞尔达黄昏公主 HD 》、《 异度之刃 X 》、《 幻影异闻录 》、《 新超马兄弟 》等等,就算是《 喷射战士 》前阵子也依然有人匹配,说白了,游戏质量过硬确实能弥补一部分硬件的不足,只要玩进去了,就啥都忘了。
其实 WiiU 就在停止线上服务的前一刻,还有很多人正在玩,直到那个网络服务中断的提示出现。
要说 WiiU 最大的意义,可能就是承前启后,造就了 Switch 这个可以完美切换形态的主掌机。
但无论如何,属于 WiiU 的时代正式过去,乃至于它的接任者 Switch,不久过后都要退居二线,真是轮轮又换换,终究要面对新旧更替的法则。
小发对这款掌机的喜爱无以言表,前前后后买了大概七八台,最后留了一台新大三,以及一台 2DS。
什么老小三、老大三、老小二、新大三、新大二,光是看这些名字都让人眼晕,更别提还有数不清的限定机。
3DS 的整个生涯,共售出 7594 万台、软件 3 亿 8648 万份。成绩虽不敌 NDS,但也足够辉煌了( 尤其是跟索尼的 PSV 对比 ),算是从 2012 年一直服役到如今。
尤其是在小红书上,这玩意甚至已经变成了某种时尚单品。也正由于热度实在有点高,所以二手商贩才敢一直抬价。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现在一台成色好的限定新大三,价格随随便便 2000+,而二手 Switch 也才 1000 左右,直接倒反天罡。
刚刚好可以揣进口袋的机身大小、便携的折叠双屏幕、不错的续航,还有放到现在玩也挺新鲜的 3D 景深效果。
任天堂招牌 IP 塞尔达,在 3DS 上有《 时之笛/假面重制 》,《 众神的三角力量 2 》,分别包含了 3D、2D 塞尔达的经典玩法。
更别提还有马车 7、路易吉鬼屋、纸片马里奥、马里奥 RPG、马里奥派对、毛线耀西、马里奥网球等等等相关作品。
这还没完,宝可梦 XY-究极日月、动森、新光神话、任天堂全明星大乱斗、银河战士、火焰纹章、星之卡比、节奏天国。。。
总之只要是能叫的上名的厂商,几乎都在这台小小的 3DS 上发售过游戏,游戏类型全面又广泛,同时覆盖全年龄段。
要是还想继续联网对战,就只能加入或自行搭建一个民间服务器了( 但是要花钱,一个月还挺贵的 )。
不知道 3DS 陪伴了多少人的学生时代,这种小时候只有富哥才能玩到的玩具,总能让无数得不到的少年魂牵梦绕。
前几天,游研社在 3DS 正式停止在线服务前,还搞了场线 多号人,又一次开始用 3DS 擦肩、交流、游玩。
不过也许是体积太大不好携带,又或是玩家量级不够,同样一起退场的 WiiU,却只能孤零零的看着大家热闹绕过代理服务器 获取ip,多少有点可怜了。
过段时间,NS 可能会出个新机,再过几年,说不准 PS5 都成了复古主机,也没人知道微软以后又会不会出个 XBOX 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