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app国内收不着消息
仅有160来户人口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乡边麻沟村,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直至进入21世纪初,全村人依然徘徊在贫困边缘。
然而,就在这个穷得叮当响的小山沟,出了一个致富能人——李培东。从2000年开始,他走南闯北,做苗木生意、花卉生意,种植中藏药材、开办汽车驾校,带领着村民,走出大山,寻求发展。
2011年3月,新一届“两委”换届选举,填写村委会主任选举票时,全村人心照不宣地都在候选人李培东的名字下面画上了对勾,时年44岁的李培东被乡亲们缺席选举为了边麻沟村委会主任,2014年4月,接任村党支部书记。在他和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建设美丽家园,打造花海景观,带领村民过上了殷实而富足的生活。
在青海高原群山环抱的沟谷间,掩藏着许多不起眼的小山村。细心的人会发现,它们的名字当中都带有一个“山”字或“沟”字。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边麻沟村便是其中之一。
仅有160来户人口的边麻沟村,祖祖辈辈靠天吃饭。落后的生存环境,使他们从来没享过一次像样的“清福”。直至进入21世纪初,全村人依然徘徊在贫困边缘。
而此时,山外一些村庄已经建了屋舍一新的院落,有的人家还盖上了二层小楼。每到腊月正月,外村人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里办起了喜事,娶进了一个个新媳妇。而边麻沟村异常孤寂,一个个光棍汉遥望着山外的世界,摇头叹息。
2000年4月,仅揣着2000元钱的李培东在一位朋友引荐下,走南闯北,尝试做起了苗木生意。如他所说,因怯于自己没经验,非常担心买卖做不成反赔了2000元本钱。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的苗木生意做得很顺利,一年下来除去本钱,整整挣了4万元。一下子,家人高兴得合不拢嘴,他自己更是喜笑颜开,心中早早谋划起了来年的生意。
第二年暮春,当李培东喜滋滋去找的合作伙伴时,伙伴阴郁着脸,十分沮丧地告诉他,今年的苗木销售价非常低,一株3米高的松树苗不到10元。伙伴的话,如同浇了一盆冷水,但李培东不顾朋友的劝解,依然走乡串村,到各苗圃基地动员苗农以适中价格卖给他苗种。但费尽了周折,就是没有一个苗农答应低价出售给他苗种。有的不耐烦地说,价格太便宜划不来,宁可地里长着也不卖。
第三年,有了一点经验的李培东,经过一番苗木市场调查后,调整了自己的苗木生意计划。他发现,大多苗木贩子瞄准的是松树苗、柏树苗等针叶苗木,而很少问津花灌苗木。
而此时,正逢高原大地建设新农村,一些发展迅速的村子纷纷修建村文化广场,有的村子正规划着修建村休闲公园。
广场绿化,公园美化,急需大量的花卉苗木。于是,李培东又试着做起了花卉苗木生意。如他所愿,这一年下来,他和几位伙伴又获得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看着李培东家越来越幸福的生活,左邻右舍有些沉不住气了。不能成天待在家里啊!他们瞅准李培东回家的时间,三三两两结伙搭伴,登门央求李培东带领他们一块到山外去闯一闯,给家里挣几个够花的钱。
听着乡邻的诉求,望着一个个无助的眼神,李培东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是啊,自己是一天天过上了期盼已久的好日子,可朝夕相处的乡亲们日子依然过得紧巴巴,有的人家甚至还在为吃不饱肚子发愁。
又一个春天来临之时,李培东带领着村里13名青壮年,来到曾联系过业务的花卉苗圃,寻求新的生意。李培东诙谐地冲着苗圃主们说,“老板们,这次可不是我一个寻光阴来了,而是带来了一大家子人,都是乡里乡亲,你们可得好好照顾照顾我们哩!”
李培东将带出来的乡亲分成几拨,分散到商定好的苗圃基地去挖苗木。他每天早出晚归,一边帮着运输苗木,一边联系新的生意。尽管每天非常劳累,但看着自己和乡亲们有一份可靠的活干,觉得心里很踏实。
一部分有心眼的乡亲,慢慢地学会了苗圃栽植技术,逐渐变为了苗圃承包人。望着一天天鼓起来的腰包,他们脸上的皱纹展开了,笑容多了起来。看到自己带出来的乡亲一个个找到了挣钱的门路,李培东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2008年,正当人们干劲十足地发展苗木生产、做着苗木生意时,意想不到的境遇又来了。一度紧俏看好的苗木生意骤然间陷入了低谷,山里山外的苗木都滞销了,闲置在地里无人问津。
显然,大面积的生产供给量和日益萎缩的市场需求量形成反比,需要苗木种植户转变思路,尽快调整种植结构。
尽管边麻沟有的是土地,但李培东知道,由于气候原因,这里根本不适宜种植药材。只有租赁外乡条件好的田地“借地生财”了。2008年4月,李培东从外村流转了近13.3公顷土地,大胆从事起了中藏药材种植。
盛夏时节,正是大片药田锄草之时。就在别的种植户四处奔波雇用拔草劳力时,李培东以每天100元的高额工资,从本村雇用40多名妇女集中开展药田锄草治理。20多天下来,每名妇女挣到了2000多元。
与此同时,一些有胆识的村里人,在李培东的影响下也纷纷租赁外村土地,种起了中藏药材。虽然,他们的种植规模相对较小,但都能获得一笔稳定的收入。
2010年,在中藏药材种植产业还十分看好时,李培东又一次转变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他将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收入投到了开办汽车驾校之中。后来,随着驾校培训行业的日益看好,他又壮大规模,从一个驾校发展到了两个驾校。
虽说驾校不需大量劳力,但管理好两个驾校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值班、看门、打扫汽车练习场地,需要安排一批人去操心。于是,李培东从老家招聘常年闲散在家的中老年人,安置到两个驾校辅助性岗位中,让他们一边挣钱,一边帮着打理生意。
2011年3月,新一届“两委”换届选举开始了。填写村委会主任选举票时,全村人都在候选人李培东的名字下面画上了对勾。而正在省城商谈生意的李培东对此毫不知晓。
就这样,时年44岁的李培东被乡亲们缺席选举为了边麻沟村委会主任。李培东知道,大家把自己推选到这个位置上,只有一个希望,就是带领大家尽快过上殷实而富足的生活。
面对一穷二白的村子境况,李培东从邻村听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县上计划在公路沿线的村子实施“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项目,每年集中改造一批贫困村。
这一消息让李培东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着实兴奋了一阵子。兴奋之余,大家又惴惴不安地望着村委会主任李培东,试探着问,但不知道我们边麻沟村啥时候才能轮到?一阵沉思后,李培东站起来对大伙儿说,明天我就去县上争取一下,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不能轻易放过。
2012年5月,在李培东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的积极争取下,边麻沟村162户人家拉开了建设新家园的序幕。就在家家户户兴致勃勃建新房,安装新大门,硬化门前巷道时,安尕娃和郑生明两户村民却迟迟不见动工,经了解,得知他两家根本拿不出一分钱,无法跟大家一起实施工程。李培东二话没说,为他俩各自垫付一万元,解决燃眉之急。
虽说近几年在他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的齐心努力下,边麻沟村较以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子美观了,巷道整洁了,村民的脸上笑容多了.但每当过完春节,看到村口年轻人扛着行李出去打工的身影时,李培东的心里总会涌起一种难言的苦涩和伤感。
正是基于这一愿望,从2014年开始,李培东借助多次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对家乡重新经过一番审视,一个大胆新颖的想法跃上心头:何不利用村里的生态环境资源,发展观光旅游业?如再把北面山湾里的那些山地统一流转过来,种植花卉草木,打造一处乡村花海,何愁乡亲们没钱可挣呢?
在一次村两委班子会上,他把这个大胆的想法提了出来。大家听完他的思路设想后,纷纷点头赞许,认为这是个好想法,都表示赞同,但从何处筹措建设资金?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出了疑问。
其实,对于花海建设资金的问题,李培东在产生想法的那一刻,就认真考虑过了。他从椅子上站起来,斩钉截铁地说:“钱我来想办法,只要大家相信我!”
虽说争取到了一定的项目资金,但建设一个偌大的观光花海,还需要大量后续资金来做支撑。再说,省上县上争取来的资金毕竟有限,怎么办呢?自己已经在村干部面前打了保票,绝不能反悔啊!无奈之下,李培东苦口婆心地做家人的思想动员工作,把自己多年积累的800万元“家当”投入了花海建设之中。
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也纷纷带头,引导村民有钱出钱,有地出地。不到一个月时间,村民自愿入股达60万元,流转土地40公顷。同时,村“两委”紧紧抓住精准扶贫的良好契机,将贫困户人均5400元的产业扶贫资金引入到花海建设中,为花海景区顺利建成注入了动力。
村民的信任和家人的支持whatsapp国内收不着消息,给了李培东极大动力和信心。从此,他带领村上凡能干活的村民,平整土地、购置花苗、挖树坑、搬树苗、浇地洒水……饿了,啃几口馍馍。渴了,畅饮几口山泉水。村民们更是深受感染和鼓舞,一个个信心十足地跟着他忙前忙后。
2016年7月,花海景区正式开张迎客。当年,游客数量达到30多万人次,仅景点门票收入就突破100万元。同时带动村里农家乐、小超市等收入400多万元。家家通过花海受益,户均年增收5万元以上。
为了让更多村民参与进来,李培东和村“两委”班子积极引导已发展成长起来的农户成立专业合作社。到2019年底,全村合作社已由最初的5户增加到目前的133户,开办农家院56家、家庭宾馆10家,15户村民还在通往花海景区道路两侧摆起了特色小吃摊。
一天天富裕起来的边麻沟村,在吸引外地客人目光的同时,也让周边的村社刮目相看。过去不愿把姑娘嫁到边麻沟村的外乡人,不再持任何偏见地将姑娘嫁给了边麻沟村的年轻人。2018年春节期间,边麻沟村迎娶新媳妇12个。就连单身了40多年的老光棍安全来也娶上了漂亮的媳妇。
2019年,边麻沟村积极响应“移风易俗”号召,在大通县第一个提出了“万里挑一”的彩礼新风尚。据村委会主任李存德介绍,一户村民办婚礼时,女方家只要了一万零一元的彩礼钱,赢得了广大村民的赞誉。从此以后,村里有了结婚“万里挑一”的说法。
边麻沟花海景区入口处有一面呈扇形状的花塑。上面用鲜花点缀着一行醒目的字:幸福像花儿一样。的确,每到夏秋季节,当你徜徉在边麻沟村方圆53多公顷的花海景区曲径小道时,黄色的三色槿、玫红色的垂吊牵牛、紫红色的荷兰菊,还有吐露芬芳的鲁冰花和大片怒放的金盏菊,一定会让你痴迷心醉。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当日,西藏日喀则迎来农家新年。在位于萨迦县扯休乡,毗邻318国道的嘎吉林村安置点,村民们欢度搬迁新居后的第一个新年。[详细]
西藏自治区气象局1月17日发布消息,1月18日至24日,西藏中东部有降雪过程,雪后有较明显降温。[详细]
预计,16日夜间至17日白天西藏那曲和昌都北部有8至15℃降温,其他地区有6至12℃降温;那曲东部、昌都和林芝有小雪(雨),高海拔部分地方有中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