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app头像历史
无论是杀毒软件、PC即时通讯还是视频播放器,它们都承载了那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时期所特有的形态和底蕴,它们的衰败是技术发展的必然,其所肩负过的使命,也必然被新的事物所延续下去,“
前段时间勒索病毒WannaCry带来的影响还没完全消除,其变种Petya病毒又突然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尽管本次病毒作者试图锁住整个硬盘的数据,并且气急败坏般的索要更多赎金,来势汹汹妄图再兴波澜,但其简陋的赎金“支付”系统和弱鸡的邮件确认方式直接导致其将用户数据被动“撕票”,至今其传播脚步也被限制在了东欧局部地区。
不过相比于“前任”勒索病毒WannaCry,Petya的传播手段有过之而无不及。该变种在传播途径上采取了邮件、下载器和蠕虫等多种组合传播方式。其中使用了WMIC、PsExec等管理工具加以传播,使其在局域网等环境下具有更强的传播能力。好在多亏了众多互联网公司的安全软件,中国用户所受波及较小,毕竟遍地都是免费的杀毒软件,随便上上网“不知不觉”就有了安全卫士的体验不是每个国家都有的!
相比现在基于网络和云概念的安全软件对病毒更精准和迅速的反应,在那个曾经操作电脑只能用键盘、互相拷贝文件还在用软盘的时代,杀毒软件不光是面对今天的病毒不堪一击,甚至在当时都不是绝大多数病毒的对手。没错,即使当时中国还没有多少电脑接入过互联网,我们的PC依然得不到有效的保护,面对那个还没有被商业利益“侵蚀”、制作病毒就是用来“炫技”的黑客圈子,少数刚刚起步的安全软件公司以一己之力应对着病毒红海,诞生于中关村的瑞星就是其中之一。
随着PC和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不仅传统病毒库式杀毒软件越来越强大,基于病毒特征判断的主动防御技术也逐渐浮出水面。而国内研发主动防御技术的鼻祖,就是与瑞星相爱相杀的原创始人刘旭所研发的微点主动防御软件,在经过了前期被打压的低谷后,在06年熊猫烧香泛滥中一战成名,凭借一个05年不带病毒库的测试版本,通杀后来熊猫烧香所有变种,并成功赢得08年北京奥运会的订单。这种放弃“存量”专注消灭“增量”病毒的思路深受轻量化安全软件的欢迎,不但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入该领域,就连Windows内置的Defender的建设也出于这种理念。
得益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消费级安全软件在从“增值服务”到“流量变现”的盈利模式转变中逐渐适应了免费旋风,当然其技术发展的推手也由专业安全厂商变为互联网公司,使用模式由被动查杀转向主动防御,甚至“提醒”用户杀毒或升级系统。多数用户都已经告别专门“安装”杀毒软件的阶段,因为喜欢“关心”我们的各种“安全中心”们迟早会替我们照料这一切的,如果不是勒索病毒泛滥,很多小伙伴恐怕根本就不会想起来“部署”所谓的安全软件,很多时候光win10升级就够用了嘛!
WannaCry与Petya等勒索病毒以及变种的相继出现和爆发,表明目前对抗勒索病毒的形式严峻,任重道远。尽管系统级防护的提升和互联网公司对用户安全习惯的培养让我们没有必要把太多精力放在病毒防护上,但和平时代也要警钟长鸣,平时做好系统升级,装上一个安全软件“看门”就好,然后及时备份数据,即便真的被病毒找上麻烦,我们也能微微一笑,绝对不抽!
除了杀毒软件,我们PC上逐渐消失的软件还承载着更多的记忆。在一个什么事都能用手机做的年代,如果说你在非工作时间需要打开电脑干点什么,用QQ接收个大文件什么的应该是个大概率事件。没错,要不是笔者在这里提起,恐怕好多80、90后都快忘了很久没有登录过的QQ了,尽管手机QQ依然在和微信争夺着移动入口之王的称号,但从聊天室和OICQ时代过来的“老同志”们心里都很清楚,桌面版的IM之王跟手机QQ和桌面版微信之流绝对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
与后来能偷菜抢车位炫QQ秀的企鹅相比,早期的网络聊天甚至连个本地载体都没有,“即时”通讯基本靠BBS和网页聊天室,直到ICQ、QQ和MSN几位元老级选手进入市场,网友们才得以摆脱每次都要输入网址的苦恼,“快捷”的进入聊天状态。由于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和在线时长的不断延长,基于QQ秀、会员等增值服务的“经营”模式逐渐开始在聊天软件中展开,这吸引了刚刚崛起的互联网资本迅速抢占这片产业“荒地”,同时也催生了众多可玩性高的周边“服务”。
先是网易开始发力,在北京推出了新版的即时通讯软件网易泡泡2004;然后是新浪花3600万美元收购已有巨大用户群的UC,加上搜狐在2004年初推出的即时通讯软件“搜Q”的奋力一搏,以及微软的MSN也进入中国插一脚。门户网站们显然希望能够通过自己长久以来累积的用户忠诚度在该领域有所作为。一时之间,即时通讯与搜索引擎一起,成了最热门的互联网领域。以至于在即时通讯软件上做一些插件的增值服务公司也层出不穷。
当然了尽管聊天软件的花样再多,也满足不了当时“宅男”心中对窥视隐私的需求,哪怕只能多知道一点点呢whatsapp头像历史。珊瑚虫和彩虹QQ作为QQ最受欢迎的两个改版外挂,最重要的功能当然就是显隐身和显IP,一时间让想安静一会儿的“女神”无处可藏,一定程度上打破了QQ为用户打造的异步沟通屏障,更重要的是“截胡”了腾讯最为看重的QQ流量入口,这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日益庞大的企鹅的底线年的“黑屏”事件,腾讯正式对外挂出手,从此结束了QQ好友间“诛心”的斗争。值得一提的是,为彩虹显IP提供技术协助的,正是2010年与腾讯“联手”逼用户做出“艰难决定”的360安全卫士。
说到2010的3Q大战,当时还在有部分颇具“逼格”的网友对腾讯嗤之以鼻,呼吁大家转战MSN好饿死企鹅,说实话当时还没有变成Skype的MSN凭借着从QQ那里抄来的少部分功能还在“坚强”的活着。当初凭借洋血统和简洁的UI着实吸引了一大批商务用户转向MSN,他们曾经高傲的认为用QQ的都是小学生,不过由于市场定位的不同和微软在MSN本地化方面的“执着”,MSN不管从功能还是体验上都跟国内主流IM软件差上一大截,就更不用说小学生用的QQ了,不管变身Live Messenger还是Skpye,都再也没有在国内市场翻身。
尽管今天使用微信+微信电脑版的组合已经足以应付绝大多数用户的基本即时通讯需求,但腾讯依然凭借其垄断地位完善着已经被极度细分的IM市场,RTX、TIM、企业微信 单单办公领域就有丰富的选择,但属于用户自己的时间里,即使是我们电脑上都还安装着QQ或者阿里旺旺,我们真的还会在下班的时候为了跟朋友聊天专门打开电脑吗,即使这些IM软件今后功能会变得更强大,我们也只不过会拿它们当做传输文件或者查询信息的工具用一下,用完之后,该被那个时代带走的记忆,终究还是会被带走。
作为那个还只有少数电脑才能接入互联网、U盘还死贵的信息“匮乏”时代,除了能去网吧上一会儿QQ打一会儿网游之外,能用电脑获取外界娱乐休闲资源的唯一途径就是光盘了,不过更被我们这些当时还在上学的孩子们熟知的,多数还是盗版盘中的破解单机游戏和枪版电影了,说起来买盗版电影真正的刺激在于能够以极少的代价(4块钱一张10块钱3张)和通用设备(电脑)打造一个“私密”的观影空间,当然了,这也是我们最早接触到电脑病毒的途径
抛开那些不光彩的获取途径和非法内容,能用电脑观看VCD/DVD光盘对于我们这些被家长管的很严的孩子来说已经是相当奢侈的体验了,毕竟在当时来说清晰度完爆印象中的录像店。而被我们用来播放这些光盘的,自然少不了超级解霸。超级解霸只是豪杰公司一款软件的名字,但却成了那个时代视频播放器的代名词,简便的操作和“炫酷”的UI时刻加深着私下里偷看影碟的刺激感,跟简陋的VCD机和系统自带Windows Media Player(简称为WMP)相比堪称高大上。
尽管Windows自带软件在大多数网友眼里形同废柴,但说到WMP还是颇有赞许之词的,毕竟后来成为播放器界“Chrome内核”的Media Player Classic(简称为MPC),就是模仿经典的Windows Media Player 6.4而开发。由于MPC基于GPL协议,所以此后诞生了一大批基于MPC内核的免费播放器,包括国内用户熟知的暴风影音、超级兔子,搭配先进的分离器和硬件解码器,MPC还作为优秀的高清甚至4K视频播放器被整合在完美解码、终极解码等软件当中,老当益壮。
当我们开始习惯用播放器观看视频文件而不是光盘的时候,超级解霸之流也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而基于MPC开发的一系列优秀本地播放软件,也开始走向了低估。没错,相比费劲又耗时的搜索、下载、点开播放,大多数人其实更愿意直接点击网上的视频直接观看。随着电信宽带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成本的大幅降低,传统的发烧友们继续将P2P、GPU硬解等“高端技术”发扬光大,而普通用户则一窝蜂的扎进视频网站,挤爆了一个又一个久未升级的网络节点,而网络视频客户端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拯救了这些视频网站和网络运营商。
相比于每次打开还要加载的网页版播放器,视频客户端一方面摆脱了为了通用而效率低下的浏览器外挂解码器,另一方面得以更好的利用P2P技术来节省网站带宽消耗,利用P2P“杠杆”让更多人同时观看高质量视频的目标得以实现,更长的驻留时间也让视频网站的广告收入得以大幅增加。好了,事情一旦发展到流量营收这个阶段,就意味着有人会用更低成本的流量来获取超额利润,接下来爆火的一个播放器软件的戛然而死让很多人明白了技术也要为其导致的后果负责,尽管还有很多人为其喊冤,但这个互联网、这个行业,终究还是需要一个底线。
视频客户端的下一个形态无疑是在移动平台上更绚烂的绽放,但这也意味着PC端消费级视频播放软件的衰落,尽管海外市场还存在着类似于CyberLink PowerDVD这种“小众”付费软件,尽管我们观看的高清视频都翻录于有版权的蓝光碟片,但被中国这个最先进的移动互联网市场抛弃的事物终究也只有小众的命运。无论是杀毒软件、PC即时通讯还是视频播放器,它们都承载了那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时期所特有的形态和底蕴,它们的衰败是技术发展的必然,其所肩负过的使命,也必然被新的事物所延续下去,“老铁”不死,只是渐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