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app信息删除对方就看不到了吗
【新智元导读】中学时期热爱AI,大学便在YC支持下开发出AI助手Martin的首个版本。19岁辍学创业的Dawson Chen和Ethan Hou,刚刚拿下了200万融资,剑指爆火AI智能体市场。
他们是Dawson Chen和Ethan Hou,分别从耶鲁大学和伯克利大学退学,共同创办了Martin AI,致力于开发AI助手。
据介绍,与依赖语音命令的传统AI助手不同,Martin采用Chen所说的「自定义记忆架构」,能够随着时间推移更好地理解用户偏好和上下文。
以前需要打开日程表、点个加号、输入事件内容、输入时间等等的繁琐操作,现在给Martin发个短信就行。
同样地,我们还可以在WhatsApp上和Martin进行对话,一句话就能查询到喜欢的歌手的巡演日期。
甚至,我们都不必亲自点开链接确认具体的演出信息,直接让Martin把链接发email,到了时间提醒我们抢票就好了。
要是公司发来邮件,通知一天的工作安排,我们可以直接把这封邮件转发给Martin,让他帮我们把工作安排加入到日程表里,还能让它自动附带上地点和链接,不用我们亲自动手操作。
放在之前,都要我们自己先手动删减日程表里的安排,再添加新的安排,还要自己发信息跟朋友说一声。现在,跟Martin说一声,就能一条龙全部搞定。
网页版,则是一个集日历管理、邮件处理和任务规划等功能于一体的控制面板,附带AI智能简报服务,提醒你每天的重要事务。
在各大科技巨头纷纷布局AI智能体市场之际(比如OpenAI的Operator),Martin迎来此次重要融资。
Martin AI首席执行官Dawson Chen表示,公司对用户体验和快速迭代的专注将成为制胜关键。
「尽管OpenAI和谷歌资源雄厚,但他们行动保守、顾虑重重,」Chen说,「相比之下,我们精干高效,决策迅速,能够快速推出产品,始终将消费者需求放在首位。」
Chen进一步解释道,打造像谷歌Jarvis这样的个人AI智能体需要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执行直接指令,第二阶段是处理持续性指令,第三阶段是主动推断用户需求。
他对AI智能体的未来充满信心:「预计五年内,每个人生活中都会有五到十个AI智能体,而我们的目标是让Martin成为最贴近消费者日常生活的那个。」
Dawson Chen最初接触人工智能是在Harker中学创立人工智能俱乐部时。他与俱乐部成员一起探讨从AlphaGo到自动驾驶等AI领域的最新发展。
在高中时期,他进一步深入编程领域,学习了高级计算机科学主题:神经网络,并创立了学生运营的应用程序开发社团HarkerDev。
到了大学时,他更是掌握了如何构建最小可行产品(MVP)——不需要在大公司工作,就能够将想法转化为现实。
Dawson Chen发现,苹果的智能助手Siri常常会误解用户的请求,或无法访问苹果生态圈之外的应用程序。
于是,在创业加速器YCombinator的支持下,他与之前同学Harsh Deep和Arjun Dixit合作,于2023年夏天开发出了首个支持语音交互的AI版本。
「我对提升效率的各种技巧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Dawson Chen说,「我习惯在手机上设置各种快捷方式whatsapp信息删除对方就看不到了吗,或使用Siri的隐藏功能来提高工作效率。Martin的使命就是帮助用户实现极致的生产力提升。」
随着Martin功能的快速扩展,他们发现在某些场景下,基于屏幕的界面比语音交互更适合用户操作。
比如,你想详细说明诸如「下周的目标规划」这类事情,语音界面是最理想的选择。但如果是为外卖订单指定配送地址时,你就需要文字和视觉界面。这种场景下,文字界面比语音操作要高效得多。
因此,Dawson Chen增强了Martin的功能,使其能够通过文本和电子邮件与用户交流,并代替用户处理相关事务。
在最新版本中,团队已经实现了Martin与Gmail、Slack、Google Drive以及各类日历等职场必备工具的无缝对接。
「苹果的Siri团队在技术创新上一向比较保守。而我们的愿景是,借助如今这些重大的突破,实现Siri最初的设想。」
与那些已经拥有庞大用户基础的科技巨头相比,Dawson Chen和他的小团队在产品推广方面面临着独特的挑战。
在Dawson Chen看来,想要让普通用户的体量达到数万名之多,就必须先确保几百个核心用户非常非常满意。因此,他们的团队直到2024年5月,都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与数千名用户的深度产品测试上。
除了推广方面的挑战,Dawson Chen的团队还要不断应对新功能集成带来的技术难题,同时持续收集用户反馈。
「创业公司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那些在头六个月就能顺风顺水、迅速成功的;第二类是想要成为第一类但失败了的,他们通常在一两年后就选择放弃;第三类则是那些即使经过一两年仍然坚持不懈的人。」
尽管Martin创立以来面临重重挑战和风险,Dawson Chen始终坚持走在第三类创业者的道路上,他深信这正是通向成功的关键。
从早晨的工作规划到晚间的日程复盘,Dawson Chen期望Martin能够成为未来最理想的效率提升工具和贴心智能助手。
对此,Dawson Chen表示:「千万不要把目标定得太低。在大学里,人们很容易随大流,试图和周围的同学保持一致,选择最普遍的发展道路。」
「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些有远大抱负的事情,比如创业或成为一名独立艺术家,做自己的主人,开创属于自己的道路,那么唯一能够击败你的,就是主动放弃。只要你持之以恒,终有一天一定能实现目标。」
他有过两次在YC相关公司的软件工程师实习经历。此外,他在Bruno Olshausen实验室担任过3个月的神经科学/机器学习研究员。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