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app有动态的
Bootloader 是一家全球化的 AI 增长公司,专注于帮助国内企业制定出海策略并实施落地,以迅速打开国际市场。
过去半年,团队已经成功协助超过 50 个出海团队发布产品,其中 90% 以上的产品成功进入了日榜前三,12 个产品更是获得了日榜第一。
本文来自 Bootloader CGO Jennifer(VX:jenniferliu98)及其团队的实战经验总结。如果你是出海小白,通读全文后你会对于 PH 有全面的了解。
如果你对 PH 有基础认知,也可以直接从本文的第二部分读起,其中包含 PH 发布的前、中、后期详细的实操建议。
Product Hunt是一个可以发布、发现和点评新产品的社区,其月流量有百万级,聚集了大量的早期用户。
Notion、Loom、Zapier、Robinhood 和 Front 等公司都通过Product Hunt找到了第一批用户。与此同时,产品投资方、科技产品爱好者、科技大V和产品导航站都会持续关注这个平台上更新的产品,以此来了解近期的产品趋势和寻找产品创意。
总的来说,PH是一个海外科技发烧友都会关注的平台,因此也是最适合中国团队出海首选的平台。它不仅能为产品带来初期曝光,更能激发连锁反应,撬动更广泛的流量资源,同时在PH取得好的名次后还是投资人和用户的认可的产品背书。
PH会在每天太平洋时间0点(冬令时北京时间16:00,夏令时北京时间15:00)更新一轮产品,用户可以给感兴趣的产品点赞(upvote)和评论。点赞数越多,点赞账号的权重越高,产品排名越靠前。
在24h后,被平台精选(Feature)且排名前五的产品,可以获得平台发放的日榜徽章(badge),第六名及之后的产品没有徽章。
除了日榜外,还有周榜、月榜和年榜的排名。大部分拿到badge的产品都会把它挂在自己的产品官网首页,作为日后营销以及合作的信任背书。
PH首页的页面设计暗含潜在的曝光位。PH首页会从上至下陈列四个榜单:当日新产品 - 昨日日榜前5 - 上周周榜前5 - 上月月榜前5,从前两个榜单可以看出,如果产品在当日拿到了前5名,就可以收获当天和第二天的首页曝光。
无论是日榜、周榜还是月榜,获得前5名得到的曝光量是最大的。通常情况下,工作日日榜第一大概需要600-800票,竞争激烈时有可能需要1000+票才能拿第一;周榜第一需要1500+票;月榜第一则需要2000+票,更有甚者可以达到6000+票,直接预定了年榜前十,比如八月份横空出世的Wordware,月初打榜就跟第二名拉开了至少4000票的差距,稳稳预定年榜第一。我们帮忙冲榜的团队之一也在今年的年榜前十里,还获得了PH的CEO的点赞。
通过在Product Hunt上取得高排名,你的产品将被大量科技爱好者、早期用户和潜在客户看到。这种曝光度可以带来注册、下载量和销售额的增长。
在Product Hunt上赢得平台bagde的产品可以获得媒体报道、社交媒体提及和口碑传播。有很多导航站、科技媒体、Newsletter会长期关注PH上的新产品,尤其是高名次的产品。
他们会自发收录和宣传PH上的新产品,带来二次三次乃至多次的长尾流量曝光。比如一些推特大v会定期发布一些PH上值得关注的产品listing。
Product Hunt的排名可以间接提高SEO,通过增加可见性和流量,生成高质量的外链,增强社交信号,鼓励用户生成内容,建立品牌权威和信任。被关注PH的科技媒体报道或是被导航站收录,这些因素都可以提升网站的搜索引擎表现。
成功的Product Hunt发布可能吸引天使投资人、风险投资家和其他融资渠道的注意。高排名能够作为一种背书,显示你的产品具有创新性和市场潜力。
Product Hunt活跃的社区能够为你的产品提供无价的反馈,帮助你识别产品的优点、缺点以及改进空间。这种热度也能证明你的产品受到了用户和行业专家的认可,提供了产品价值主张和PMF的验证。
可以在官网上添加Product Hunt的徽章,展示你的排名,从而让潜在用户对你的产品更加信任。
PH平均每天更新100+产品,但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产品可以脱颖而出,真正吃到PH的红利,绝大多数产品只是淹没在茫茫产品海中。
想要在众多产品中拿到高名次,需要团队先根据目标确定打榜的准备工作,然后全程跟进打榜,紧盯票数波动趋势,灵活调度拉票渠道等等,需要消耗较高精力和时间,还要靠一些运气。
一次成功的打榜需要涉及到非常多的环节和因素,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一份完整的checklist非常重要,可以辅助准备PH打榜的相关事项。为此我们专门开发了一款纯免费的PH Checklist产品,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们,静待产品上线。
但一些创新的硬件产品也会选择在Product Hunt上发布,尤其是那些带有智能化、可穿戴设备等前沿科技元素的产品,比如一款穿戴设备Rabbit也曾经在PH上拿过日榜第四。对于硬件产品来说,PH打榜起到的品宣作用更强一些。
如前文提到的,PH聚集了大量early adopters,这类人群对产品的包容度很高,即使是不成熟的产品也愿意尝试;而且大部分人是科技发烧友,这类人给到的反馈是优质的,对于之后产品功能的迭代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我们有两个产品早期流量的高峰都出现在了打榜当天。除了高名次给产品带来大量的UV,我们还从评论区里获得了很多对产品功能迭代的建议。
其中拿到榜一的一个产品,因为没有找到具体应用场景,且团队有其他产品在做,所以后续没有做其他运营动作,但只是因为拿到榜一被科技类newsletter反复提及,时至今日依然有付费用户的转化。
这类产品需要一定的前期北美本土用户和品牌背书以及营销推广,在构建一定品牌认知的基础上,促成针对海外用户画像的产品功能优化或转型。
我们一个客户的产品,在国内已经获得了几十万用户,前期的产品idea以及各种功能已经得到验证,现在想往海外走,在积累海外用户的同时,探一探海外用户的口味,以此来优化产品的功能迭代路线,所以也会选择打榜PH。
同一产品有功能更新时,也可以在PH上再次打榜,可以针对产品的不同功能收集用户反馈,验证不同方向的市场反响。PH的CEO也曾在推特表示支持产品多次上传Product Hunt。
PH的受众是开发者、early adopters、startup founders、投资人和科技媒体等。如果你产品的用户画像正好match PH的用户,那么PH确实是非常好的发布平台。
我们自己团队的产品PHdeck曾经在PH上拿到日榜第一,还获得了PH CEO的点赞。 PHdeck用5个经典维度分析每个在PH上发布的产品,让关注PH的用户可以更高效的浏览每天新发布的产品,它与PH的受众画像十分契合。
如果你的产品和PH的受众不匹配,比如产品是面向学英语的人群的,那么在PH上打榜不一定能获得很好的直接转化,不过会有机会吸引科技媒体,通过二次传播扩散产品从而提高转化。
对于不同团队和产品来说,不一定目标永远都是勇夺第一,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和需求,有选择性地制定PH打榜策略。通常来说,我们可以结合自己团队的预算和时间精力,根据不同日期的流量曝光和竞争强度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打榜时间和目标名次。
如果对于流量和转化没有很高的要求,但是需要好的名次,这时可以选择周末打榜。周末竞争没有那么激烈,更容易取得高名次。工作日拿榜一需要的票数可以达到1000+票,常规情况下也要在700-800票;而如果是在周末,拿榜一的竞争会小很多,一般400-600票就比较稳了。
如果对于名次和徽章没有强烈的需求,但是需要尽可能的为产品引流,带来流量曝光和转化,这时建议选择周二~周四打榜。工作日PH流量最好,通过下图可以看到,周二到周四时用户总共发出的评论和点赞数量是一周中最多的,这三天平台的日活是最高的,但也最难拿到TOP名次。日榜TOP1~3的当日UV一般在1000-3000左右。
如果想要通过PH撬动流量杠杆,对于自己的产品非常有信心可以吸引到更多媒体的主动收录,这时可以冲TOP名次,周榜前十可以进入PH 的Newsletter,也可以获得很多导航站收录,还会被其他关注PH的推特大V、科技媒体等提及,能带来更长尾的曝光。
如果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预算想要冲刺周榜/月榜/年榜,那么就是越早发布越好,越早排名靠前越好;比如想冲周榜可以选择在周一周二发布,想冲月榜可以在月初发布。越早发布有越多时间拉票,越早获得排名靠前的位置更容易被看到,在首页的曝光也就越久,从而获得更多自然流量。
在打榜PH前,产品本身也要做好准备,因为打榜引流只是第一步,最终实现转化并验证产品才可以将打榜目标形成闭环。
在发布产品前务必确保该埋的数据埋点都埋了,方便用于监测各节点转化,包括官网转化率、注册率、付费率等,可以使用GA和Plausible等数据分析工具。
流量来了之后到底能不能转化的关键要素就是Landing Page的设计了。这里面包含tagline,call to action,产品demo等等。这部分细节非常多,以后可以单独再分享。
对于一些不能直接转化的用户来说,也可以设计一些免费的钩子,用于后期慢慢转化。可以通过一些免费福利,引导用户填写邮箱等。
Hunter是发现并向Product Hunt平台提交新产品的用户。一般我们会找金牌账号或是在PH有影响力的Hunter来发布产品。好的Hunter可以影响被feature的概率。
在Product Hunt的发布过程中,Maker通常会与社区互动,回答问题、处理反馈并提供产品的最新动态。
在产品正式发布之前可以先生成coming soon页面,这样就可以提前获得曝光,在coming soon的界面就可以看到你的产品了。
你也可以提前拉票,让愿意为你投票的人staying notified,在发布当日就会收到通知,可以回来点赞,相当于提前锁定一部分票仓。需要注意的是,在生成coming soon页面的时候就需要确定打榜日期并且提交所有的相关物料,但是都可以再修改。
2.5 需要准备哪些物料?具体的物料清单也可以私信我们分享给大家, 这边主要列举一些优秀案例可以作为参考。
添加一句话的简短的产品描述。好的tagline既能吸引眼球,同时还能阐明产品的价值主张,可以正中痛点,让用户轻易记住。
PH允许在产品展示页上传图片和视频。如果有预算和能力的话最好可以制作产品展示视频。好的视频会比图片生动许多,更能清晰展示产品的使用场景和功能,好的视频剪辑也能提升产品质感。
图片和视频一定都要使用清晰、简洁的视觉效果,快速传达产品的价值主张,避免设计杂乱。有一个建议是,你可以尽可能的展示产品的好处,而不是功能。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很多PH用户也会在移动端查看图片,所以也需要确保你的图片在小屏幕上也清晰可辨。
70%获得“当天、当周或当月最佳产品”的项目,都是由Maker发布了首条评论。开发者可以通过首条评论进一步描述产品历程、创作者的初心、目标人群等,你还可以征求反馈、询问潜在用户的想法或问题。
可以提前加入国内外创业者和PH相关社区和群进行预热拉票,在打榜当天也可以再次拉票。我们梳理了一系列的相关社群,实测下来国内的微信群和国外的LinkedIn最为活跃,X其次,然后就是Reddit的一些子社群和Facebook群组也都可以拉票。
如果有预算要做KOL营销也可以配合PH打榜一起,利用influencer的IP建立站外影响力。但是因为influencer的粉丝不一定都是有PH账号的,所以给PH拉票的转化不一定很直接,可以当做是多一个渠道给产品带来曝光。
我们实测下来有的influencer也比较水,鉴别和沟通influencer也会占用时间成本,如果预算有限这一步是非必需。
Product Hunt是个只有一个小办公室的小团队,很多规则和算法不是完全的标准化,确实有点草台班子的感觉。所以在实际打榜的过程中我们有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许多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只能从经验中总结选择最佳实践。这里分享一些关注度最高和最具争议需要注意的点。3.1 关于Feature
“Feature”可以理解为“精选”,被PH官方feature才能出现在首页推荐榜上,并有机会拿到badge。如果产品没被feature,就算进了前五也拿不到badge。
如果launch当天在日榜上看不到自己的产品,就可以判断为没有被feature。这个时候需要做两件事。
立刻联系客服询问没有被feature的原因,争取让客服人工审核一下,如果审核通过就可以继续战斗,不行的话就只能让客服下架自己的产品,优化客服提出的建议然后择日再launch。
哪怕没有被feature第一个小时还是可以继续快速冲票且最好是高权重的票,如果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很多upvote有几率还能被feature。
PH的客服真的很随意,回复很慢,尤其周末有可能找不到人。我们尝试过很多方式,最快的就是发邮件。PH官方邮箱一般回复比较快的有三个:
这部分比较黑盒,官方不会给出具体原因。而且最近据我们观察,被feature的难度越来越大,每天能够被feature的产品数量越来越少。不过根据我们数十次的打榜经验总结,大概有三个原因。
虽然PH鼓励多次打榜,但是每次都需要有大的功能更新,打榜的物料和文案要能看出明显的区别,url也要换新的,不然会被认定为重复打榜,而重复打榜是不允许的。在我们的实战经验中,二次打榜不被feature的概率最高whatsapp有动态的。
打榜的产品要完成度较高,说白了就是能拿得出手的好产品,不能仅是个小功能,或是纯娱乐性质的小界面等。
如果上票速度过快,或是有大量低权重的账号投票,即使一开始被feature了也有可能会被移除feature。
据我们观察测算,被feature的概率是15-20%。每天大概有130+产品上传到PH,但只有约20几个产品被feature。所以越是这样我们越需要尽可能的在launch day之前做好准备,尽力提升被feature的概率。
PH的日榜、周榜、月榜和年榜都是按照票的数量+票的权重两个维度结合决定名次的。所以有时候会出现票数更高但是排名靠后的情况,这种现象一般会被理解为票的权重较低。
不是所有投票都会被计算,如果是新账号、权重低的账号、大量来源于同一IP地址的账号都容易被认为是无效票,最终被砍票。
在打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工具实时监控票数的增长情况,类似图中下行的曲线就可以理解为被砍票,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到被砍了多少票。
市面上说法很多,甚至官方文件说PH CEO每天早上5点起床手动清票但实际操作下来有效的有4种。
提高投票账号的权重,也就是积累更多的points。100 points即是铜牌账号,一般铜牌账号被砍的概率就很低了。所以让亲戚朋友帮忙注册一堆新账号是没用的,投了也会被砍。
账号使用真人头像,绑定LinkedIn和email并注册7天以上可以降低被识别为机器人账号的概率。
控制投票速度,如果投票速度过快也会触发砍票,一般控制在20-30票/小时比较安全。但是日榜开始的前4个小时除外,前4个小时还是要尽可能多的上票,才能保持领先优势。
如果upvote的IP地址都比较集中也会比较可疑。所以可以通过多渠道多来源多地区去分散投票IP。
在产品发布的前4小时,feature列表的排名是打乱的,在feature页也不会显示票数。这个时间段的upvote数量十分关键,一定要在前4小时内为产品拿到尽可能多的票数,才能在4小时后的放榜时间占据前列最显眼的位置,帮助产品后续吸引自然流量。
在产品发布的前4小时,可以先用权重高的账号点赞,并且要让点赞的IP尽量混合而不是都来自一个地区。
冲刺日榜的24小时是非常惊心动魄的24小时,你需要尽可能的确保所有能提前做的事情都提前做,尽量不要浪费产品已经launch之后的时间。
你需要持续的密切关注票数变化和排名情况,根据不断动态变化的战况去有针对性的选择处理方式。这里推荐两个PH监测工具 :
一般PH每两个小时就会清票一次,通过观察增长曲线就可以了解清票情况,需要尽量平滑增长曲线和投票速度,否则就会被监测怀疑投票的真实性。所以需要灵活调整投票策略和启动或暂停投票渠道。
前文有提到,一定要在打榜开始前就提前加入国内外创业者和PH相关社区和群进行预热拉票,而到了打榜当天,这些渠道也是非常有力的投票来源,一定要在打榜当天再次拉票。
通常来说,除了在社区和群的主板块发布产品信息鼓励大家投票之外,还可以通过DM私信的方式去逐一触达个人用户,因为群消息大家不一定看,但是私信看的几率会大很多。
我们的做法是,在打榜当天,顺着我们提前梳理的一系列各平台创业和PH相关社区的列表,逐一发布社区帖子和发送DM信息,邀请对方给产品投票并提出产品反馈。
通常LinkedIn的回复率最高,一般能有100-200upvotes。X,Whatsapp和Facebook都可以大批量的发DM,因为PH相关的用户基数大,但是回复率低。Reddit和Telegram都可以在对应的子社群或社群公开发贴。
DM拉票这一套操作最大的难点是封号和人力。各平台的账号限制都非常多,一定要提前解决账号问题,确保打榜当天可以大量发私信。另外就是大量发DM是个体力活,要安排专门的人力去持续执行。
打榜过程中,也要注意全程积极回应用户评论和反馈。产品发布之后,PH的用户除了给你upvote也会comment你的产品,一定要注意及时回复comments。
活跃的评论区和较多的评论数量都可以提高产品的可信度和好感度。传闻说评论的数量也是排名算法的一部分,这一点暂时无从考证,不过活跃评论区肯定是好的。
另外,也需要注意自己的产品在PH站外的影响力,包括influencer推广和你自己的IP(如果有的话)。
如果你有预约influencer的产品推广,产品launch之后就需要跟进influencer的发布情况。如果你有自己的IP,也有在build in public,那么整个的打榜过程也是比较好的素材,可以在社交媒体更新打榜情况,进一步扩大IP和产品的影响力。
不论在PH拿到什么名次,给产品带来的仅是起始流量,是成功的第一步,后续的付费转化靠的还是产品本身。所以打榜结束后,对于产品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恭喜终于拿到日榜名次!!日榜结束后就会发放给你产品徽章。你可以在你的网站和营销材料中添加Product Hunt的徽章,来展示产品的成功和可信度。
如果产品是在周初发布并且已经成功获得了第一的badge,或是打完日榜后产品在周榜的排名已经进前十了,这个时候可以进一步考虑是否还要继续冲刺周榜。
一般获得周榜第一需要至少1000+upvotes,通常是在1000-2000upvotes之间。而进了周榜通常可以再额外带来1000-2000UV。可以根据团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选择是否想要冲刺周榜的名次。
从我们的实际经验来看,进入周榜的实际收益不算很高,其实比起冲刺周榜,更建议可以在PH多次发布。一般同一个产品是不允许在6个月内再次发布的,不过如果有大的功能更新,换新的产品url就有几率可以在PH多次发布并被成功feature。
Heygen,Miro,Notion,Figma等产品都是采用的多次发布的策略,每一次都会主打不同的产品功能。这样做也有助于验证不同的产品方向。而且多次发布有助于撬动更多二次传播,获得更多曝光。
打榜结束后最重要的就是查看实际的付费转化和二次传播。如果打榜的名次不错,但是实际的产品转化和二次传播不好,就还是要重点反思自己的产品出了什么问题。
好的产品通过自媒体自发传播带来的流量可能是PH流量的两倍。我们服务过的产品在打榜了一次PH之后就明显观察到产品在日本市场的传播不错,所以就进一步在日本市场推广并在日本实现了PMF。
PH用户的反馈对于开发者来说也十分关键。开发者可以利用用户的反馈来不断迭代和改进自己的产品。
另外,也会有很多人通过社交媒体和其他渠道联系你,这些人可能有些是你的用户,有些会因为这次打榜了解到你从而成为你的长期connection。我们有许多朋友和关系都是通过打榜PH结识的,这些都是脱离PH的宝贵资源。
在很多社媒平台都充斥着各种各样对于Product Hunt的负面评价,所以现在到底还有冲Product Hunt的必要吗?
有人说PH是小作坊,背后是几个印度哥在运营;也有人说PH刷票问题严重,平台清票的算法机制也不明确,导致榜单越来越水。这些问题确实都存在,但是一直以来也没有出现能够取代PH的平台,early adopters、科技媒体和投资人们依然会关注PH上的产品。
对于开发者和创业团队来说,其实我们只要讨论自身的实际需求和打榜的目的就够了,只要上述文章内提到的打榜PH的收益对于开发者来说依然成立,就依然有必要重视PH这个平台。
最后,还要感谢在我们刚刚开始摸索Product Hunt这个平台的时候给我们提供了咨询和帮助的每个人。我们看了无数个前人的经验贴,最后结合自己团队几十次的打榜经验形成这样一篇文章,希望可以传递经验,帮助所有的产品出海团队少踩一些坑。